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对2种质量规范在睾酮、皮质醇精密度和正确度验证中的应用进行比较,选择适合运动生化实验室中睾酮、皮质醇分析性能验证的评价标准.方法 参照WS/T 492-2016、CLSI EP15-A3方案,使用Cen-taur X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睾酮、皮质醇的精密度、正确度进行验证,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88(C...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集同时同人指血与静脉血并分别用3种生化分析仪测定BUN、CK进行结果比较和相关分析.采集40例自行车运动员同时同人指血和静脉血,并在MD-10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Reflotron. sprint干式生化仪测定指血和在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静脉血BUN和CK,并做两种比较实验,即指血、半自动生化仪与静脉血、全自动生化仪测定比较BUN/CK,指血、干式生化仪与静脉血、全自动生化仪测定比较BUN/CK,统计测试结果的差异并做回归方程.结果一,指血、半自动生化仪与静脉血、全自动生化仅测定BUN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系统误差,但这种差异在临床意义上尚处于可接受范围,而且两者BUN、CK测试结果高度相关,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0. 9716X+0.0309和Y=0.9586X+ 10. 49.结果二,指血、干式生化仪与静脉血、全自动生化仪测定BUN、CK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上的系统误差,但两者测试结果高度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1. 0408X+0.2549和Y=0.9229X-0.24(当CK<500 U/L时),Y=a bX Xc(当CK500 U/L时).建议对运动员用不同仪器进行上述指标分析时可适当参考各回归方程,以便做出统一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不同性别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生理生化的监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不同性别优秀游泳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生理机能变化特点的研究,总结各生理指标变化规律,制定出运动员生理机能的评定方法,监控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的身体机能状况,保证教练员在高原训练期间训练计划的顺利实施。方法:通过血液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对运动员的基本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控。每周测定一次运动员安静时红细胞计数、血球压积、血红蛋白、肌酸激酶、尿素氮和睾酮值。结果:高原训练期间血液成分RBC、Hb、Hct明显升高,女性增高幅度大于男性;下高原后与上高原前相比,血液成分男性无显著性差异,女性明显高于上高原前;男性在整个高原训练期肌酸激酶(CK)和睾酮(T)均无显著性差异,尿素氮(BUN)仅在高原训练第4周和下高原后有差异;女性CK值在高原训练第3周、第4周和下高原后存在差异,BUN均存在显著性差异,T下高原后存在差异。结论:高原训练对提高血液成分RBC、Hb、Hct效果显著,且对女性的持续效应要高于男性。BUN可作为高原训练期间评价女性机能状态和训练负荷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男子皮艇运动员周期训练时Hb、CK、BUN的变化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皮艇运动训练周期内的训练特点与运动员生化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方法:在皮艇运动训练周,对12名某队男子皮艇运动员的常规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氮(BUN)进行测试。结果:男子皮艇运动员BUN、Hb周期训练前的值处于正常人的范围,但个体差异较大;CK值高于正常人的范围;在整个训练周期,BUN,CK、Hb等指标随着训练周期训练方法的变化有周期性变化。结论与建议:BUN、CK和Hb各指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个体差异,纵向和横向综合比较BUN、CK、Hb指标对皮艇训练监控更有意义,不能以单一指标作为增加运动量或增加运动强度的标准;周期性训练模式既可以提高运动负荷能力又可以避免由于运动负荷对机体刺激过深产生过度疲劳。  相似文献   

5.
篮球运动员比赛前后生化指标的监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血液等生化指标对篮球运动员赛前1周到赛后3周这一阶段进行监控。结果发现:利用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和肌酸激酶(CK)能准确地反映出篮球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比赛强度、运动量以及恢复能力,可为教练员制定比赛期间的运动负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补气补血类中药对女子赛艇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燕  周志勇  朱政 《体育科研》2010,31(2):86-88
目的:观察补气补血类中药对女子赛艇运动员冬训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的作用。方法:选择14名17~19岁上海水上运动中心专业赛艇女运动员,随机分为服药组与对照组2组,在冬训开始前休整结束时测的安静指标,服药组在整个冬训期服用补气补血类中药,同时对两组进行与运动训练相关的血生化指标血常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酸激酶(CK)、血睾酮(T)、皮质醇(C)的跟踪监测。结果:冬训期后对照组BUN、CK较前都增高,以CK明显(P〈0.05),而服药组BUN、CK却表现为降低;服药组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较冬训前均有升高,以HCT及HB升高显著(P〈0.05);T值服药组较冬训前略升高,而对照组是下降的,C值变化较小,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补气补血类中药可对女子赛艇运动员冬训期身体机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可明显增加其血红蛋白,提高血液携氧能力,从而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广州市田径队短跑运动员(2男、1女)为研究对象,采用SySmex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K*21N、Rayto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201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对训练后一小时内和隔日晨空腹静脉血样进行全血分析和血清分析,测得运动员连续三周末的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肌酸激酶、血睾酮四项生化指标对运动负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法,选取测定了与运动负荷和身体机能有关的血红蛋白(Hb)、血尿素(BNU)、血清肌酸激酶(CK)等生化指标,对浙江男子赛艇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运动负荷及机能状态进行监测和评定。结果:高原训练期间Hb值高于高原前,高原第3周与高原前1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BUN高原训练期间显著高于高原前(P〈0.05)。CK高原期间显著低于高原前(P〈0.05)。结论:HB、BUN、CK是高原训练身体机能的监测指标的有效指标。高原训练期间应有效调控训练负荷,避免训练量过大。  相似文献   

9.
王军 《辽宁体育科技》2010,32(3):34-34,37
目的:探索辽宁省部分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全运会赛前训练期间机能变化规律,为运动员在全运会期间取得好成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血红蛋白(HB)、血尿素(BUN)、血清肌酸激酶(CK)、睾酮(T)对辽宁省部分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6人进行身体机能状况的监控。结果显示:HB在131g/l-138g/L之间,赛前接近140g/l;BUN在5.9mmol/l以下;CK在正常范围内;T在34.6ng/d-42.5ng/d之间。结论: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状况良好,能够按照教练的训练计划将身体机能状态调整到最佳,为比赛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
张俊华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12):104-105,126
为研究螺旋藻对高中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的影响,以17名准备参加体育高考的高三男生为受试对象,进行四周运动训练,并服用螺旋藻,在训练期间对血清睾酮(T)、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等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服用"螺旋藻"后实验组受试血清T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螺旋藻能抑制大强度运动引起血清CK活性升高的趋势;实验组受试的血BUN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趋势;实验组受试的Hb明显提高(P〈0.01)。提示服用螺旋藻能促进高中生新陈代谢,调节身体生理机能从而提高运动能力,是高中生良好的运动补剂。  相似文献   

11.
邓振 《精武》2012,(20):8-10
研究目的:长期以来,对我国篮球运动员科学化训练中生化指标监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和监控不足是制约和影响我国篮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华北科技学院男篮代表对的十五名运动员对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一下研究:(1)分析其在一次比赛前后心率(HR)和肺活量(VC)的变化及其特点;(2)分析比赛前后血乳酸、Hb、血尿素及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及其原因;(3)判定比赛中的运动强度和供能特点;(4)分析比赛后指标变化对运动员的影响。血红蛋白研究方法:(1)在比赛当天早晨测心率、肺活量和血压,在比赛后即刻测心率、肺活量和血压;(2)在比赛当天清晨空腹,赛后即刻,分别测其Hb(Hb),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酸激酶(CK)和血乳酸。结果表明:(1)赛后运动员的心率明显增高,肺活量却有所下降;(2)运动后BUN、血清CK值明显升高,Hb的值下降。结论:(1)心率、肺活量生理指能反映篮球运动员的机能状况,可以客观地监控有氧训练水平、运动量和强度;(2)利用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和血乳酸(LA)4个指标能准确反映篮球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比赛强度、运动量以及机体的恢复能力;(3)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监控运动训练中的运动负荷,强度,及运动员的是否适应,对避免过度训练和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非常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体育科技》2023,(6):1-4+7
通过对河北3名女子中长距离主力速度滑冰运动员备战年度联赛赛前乳酸阈水平及生理机能相关指标的测量、分析以及变化规律的研究,为赛前竞技能力诊断与成绩的准确预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赛前两个月备战初期使用便携式气体代谢分析仪Cortex Meta Max 3B直接测试,生理机能指标使用LH750血细胞分析仪、AU4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ACCESS2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分析,血乳酸采用EKF便携式血乳酸仪直接采集指血测试。结果:(1)陈某某在1000米和1500米项目上发挥更为出色,适合中短距离项目,黄某某和周某某在3000米项目上更具优势,在今后训练中,应进一步加强乳酸阈水平的训练。(2)赛前乳酸阈水平和生理机能状态对比赛成绩有重要影响,可进行赛前竞技能力诊断与成绩预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冬训期大负荷训练对网球运动员机体免疫功能和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对10名备战第15届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的优秀男网球运动员进行为期4周的大负荷训练,观察运动训练对其部分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负荷训练4周后,运动员CK、LDH和C均极显著升高(P〈0.01),BU显著升高(P〈0.05),而IgM、IgA、CD4^+、CD4^+/CD8^+、T/C比值均极显著下降(P〈0.01),Hb、T和IgG显著下降(P〈0.05)。本文对生化及免疫学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评定了运动员的机能状态,选择最佳的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充糖饮料、支链氨基酸和乳清蛋白等能量物质对阶段性大运动量训练维持或提高运动员身体机能和疲劳恢复的影响。方法:根据冬训阶段性训练计划安排,对10名散打运动员在30d的体能训练阶段,按营养补充方案进行能量补充,观察能量补充对机体无氧能力的输出总功、最大功率、疲劳指数,有氧能力的拉桨时间、功率、桨频,生化指标血乳酸(LA)尿素氮(BUN)、血糖(GL)、肌酸激酶(CK)的影响,另选10名队友作空白组,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和空白对照。结果:观察组经过阶段性能量补充前后运动员的输出总功、最大功率、疲劳指数和桨频均显著提高(P〈0.01),与空白组相比也有明显提高(P〈0.05),训练课后血糖水平也明显提高(P〈0.05),补充支链氨基酸和乳清蛋白后血BUN的恢复与空白组比有极显著好转(P〈0.001)。结论:训练期间补充糖、支链氨基酸和乳清蛋白等能量物质,能明显改善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和无氧运动能力,明显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加速运动性疲劳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核糖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影响的机理.为核糖作为运动补剂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训练组和核糖加药组,训练组与训练加药组参照洪平等的训练模型进行3周的训练,最后一次训练进行一次性力竭运动,力竭后取血并进行样本处理。内容:利用AC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通过测定与运动训练相关的血清酶,血清尿素(BU)、血糖(Glu)浓度和肌肝糖原含量,研究了核糖对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以及对糖、蛋白质代谢、大鼠跑台至力竭时间的影响。结论:核糖可保护重要器官免受运动的损伤;可促进运动中糖异生作用.有利于维持运动过程中血糖水平的稳定:可明显延缓大鼠运动疲劳的发生,使大鼠运动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测试高原训练前和高原训练后Rbc、Wbc、Hgb、Hct、Mcv、Mch、Mchc、Ck、Bun、Sf、T、C、T/C指标,分析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15名游泳运动员在昆明海埂训练基地进行5周的高原训练,出发高原前2天及高原训练第1周、第3周及回到平原1周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BC6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指标,Dimension RxL MaxT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仪器检测Ck、Bun, ADVIA Centaur X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Sf、T、C的含量。结果:高原第1周、高原第3周和高原后1周的Rbc明显低于高原出发前,而Rbc含量显著高于高原出发前;高原第3周和高原后1周的Hgb显著高于高原前;高原第1周、第3周的Hct、Mcv、Mch显著低于高原前,而高原后1周的Hct、Hct、Mcv、Mch显著增加;高原第1周、第3周的Mchc显著高于高原前,而高原后1周的Mchc显著增加;高原后1周的Sf显著高于高原前;男运动员的T、T/C值高原训练第1周高于高原前,女运动员的T、T/C值高原第1周、第3周、高原后1周明显高于高原前。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亚高原训练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文系统观察了6名国家男子举重队优秀运动员进行4周亚高原(847m)训练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RBC)、白细胞数(WBC)、红细胞压积(HCT)、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N)血清睾酮(T)、皮质醇(C)的变化,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白细胞水平呈先下降再升高现象;(2)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并在亚高原训练期间维持较高水平;而红细胞数目和红细胞压积未见明显提高;(3)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并持高值;血尿素水平总体趋势呈现低-高-低;(4)睾酮水平与血清皮质醇呈先下降再升高现象。结论:亚高原训练能明显提高举重运动员血红蛋白水平,提高训练负荷刺激强度,提高运动员机能能力;不利方面是疲劳恢复较慢,睡眠较差,免疫力降低,精神兴奋性也有所下降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中年亚健康人群的血清生化指标特点。方法:以筛选出的中年(35~55岁)亚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203例,其中男性131例,女性72例),以中年健康人群作为对照(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检测其空腹血尿酸(UA)、血糖(GLU)、血脂及肝功能相关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生化指标,并分析各生化指标的特点。结果:中年亚健康人群的UA、TC、TG、TC/HDL-C和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亚健康男性高于同年龄段的亚健康女性(P〈0.05),HDL-C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且亚健康男性低于同年龄段的亚健康女性(P〈0.05);GLU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亚健康男性的TG水平达1.86±0.94 mmol/L,明显高出正常血脂上限水平1.7 mmol/L,表现出边缘性升高;亚健康组与健康组的ALT、AST、ALT/AST等肝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亚健康男性的ALT、AST、ALT/AST和ALP显著高于亚健康女性;亚健康男性三个年龄段的UA水平均高于正常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亚健康人群的TG及TC/HDL-C水平均有增高的趋势,HDL-C则呈下降的走势。结论:中年亚健康男性的血尿酸和血脂等生化指标表现出异常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王晨  任雪  侯彬  王贝 《体育科研》2019,(6):87-92
目的:通过追踪一名自愿进行生酮饮食的运动爱好者7个月后身体成分及部分健康指标的变化情况,来观察长期生酮饮食对其身体成分及健康状况造成的影响。方法:以崔某为研究对象,对其7个月生酮饮食前后身体成分、血脂水平、炎症状态、血糖稳态及肾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7个月生酮饮食后,崔某(1)体重基本维持不变,骨骼肌增加1.3 kg,体脂肪减少2.3 kg,体脂率下降2.8%;(2)脂代谢各项指标水平均有所上升,尤其是TCH、LDL、Apo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范围,TCH水平达到10.6 mmol/L,LDL水平达到8.29 mmol/L,ApoB值为2.47g/L;(3)炎症状态相关指标均处于正常参考范围内;(4)空腹胰岛素为4.25 mIU/L,葡萄糖为5.1 mmol/L、HOMA-IR值为0.96,HOMA-β指数为53.13;(5)肾功能相关指标均有所上升,其中BUN水平为6.5 mmol/L,Cr水平为112 μmol/L,UA水平升高显著且明显高于正常范围,达到576 μmol/L。结论:(1)长期生酮饮食结合力量训练有保持体重和增肌减脂的作用;(2)长期生酮饮食可导致血脂异常及高血尿酸;(3)长期生酮饮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更多研究数据积累来确定。  相似文献   

20.
一次性大运动量训练对散手运动员生化指标的监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散手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期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采用血尿素、肌酸激酶、血睾酮、皮质醇、血睾酮/皮质醇等生化指标.监控散手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水平。结果:在一次性大运动量训练后,运动后即刻CK值、BU值、T值和C值都有较大幅度升高.与集训前安静时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Hb小于安静时值,但无显著差异;次日晨CK值和BU值与安静时相比虽然均高于安静值,但无统计学意义;次日晨CK值、BU值、T值和C值仍高于集训前安静时值,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次日晨恢复值与运动后即刻相比CK、T值、C值有显著性下降(P〈0.05).次日晨的BU值比运动后即刻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生物化学手段能客观、准确地评定运动负荷和身体机能的变化.为教练员及时调整运动训练.避免运动损伤,尽早诊断运动疲劳,保证训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