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教育寓于生活实际。《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也指出:“数学教学要联系实际”,中重度弱智学生的数学教学更应该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实际人手,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学习内容“生活化”新课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之一是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数学课堂学习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之上的,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的体验,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知识,进而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地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加…  相似文献   

3.
窦子梅 《甘肃教育》2014,(15):108-108
正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新课标也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如何使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一个值得教师们深入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一、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1.善于利用生活原型进行数学教学。新课标要求:"从学有价值的数学到学有用的数学,要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不仅来自课堂,它也源于实际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在这提出几点具体做法,希望能为数学今后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一、联系实际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人说:传授数学知识就是传授社会经验.从这句  相似文献   

5.
正知识来源生活,数学知识也是生活现象的反应.通过高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熟悉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课下互动、课后练习等各个方面,利用问题、案例,引入生活化元素,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感悟生活.一、中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涵义中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指通过生活现象引入数学概念,让学生在认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方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很少关注所教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哪些联系,以致学生学会了知识却无法去解决与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运用的脱节,使学生无法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如此的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极为不利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由此可见,数学知识生活化的教学日益重要。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让学生切实…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一门学科,而不是枯燥的数学游戏,学起来才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生活的兴趣中提高学习数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都能找到其原型.教师应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联系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与实际相联系,贴近生活,走进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到活生生的富有活力的数学.  相似文献   

9.
"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各种知识与技巧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这种"学以致用"的目的性让学习者认识到,它更能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的途径有两方面:一是让学生通过已积累的生活实际中的人、事、物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或验证所学的知识;二是应用数学知识、概念、思维、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如何让数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呢?  相似文献   

10.
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教学课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教学问题,体会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采撷生活中的实例,弓I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自然引出数学知识,能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在教学“年、月、日的认识“时,我根据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都是源自于生活,所以数学教学也应联系实际,回归生活本身。小学数学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成绩,本文全面地对生活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做详细的分析研究,从而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一、导入方式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梁慧 《教师》2010,(19)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引出数学知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教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本身就是和数学知识融为一体的,这样学生学起来也会感到自然亲切和真实.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我们的数学知识相联系,把生活情境和数学问题相结合,让我们的教学生活化,让我们的生活数学化.  相似文献   

14.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作用于生活。在教学时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活生生的数学。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应在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善于选择适合的数学问题来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实验和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与理解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6.
数学与客观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的联系,即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教师要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就需要使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探究数学,应用数学。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深刻体会自己身边有数学,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趣味性。一、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理念提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数学课堂的教学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数学活动更离不开实际生活.因此,数学教学就应该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注意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作用,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与生活密切联系,是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工具.每一个人每一天都会运用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解答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应充分引起教师的重视.它是学生内化数学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提高数学能力的源泉.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的掌握直接反映到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运用数学知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一、应用性问题教学的重要性初中数学大纲中指出:"要学生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适应社会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基本需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曾有人提出,"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数学应用性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应用性问题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去认识数学,然后又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因此解决数学应用性的问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