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实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如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识字,及早进入利用汉字阅读的阶段。要达到“多识字”的目标.须构建开放的识宁体系,将知识与阅读、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一、背景 入学儿童用什么方法识字最有效,一直是语文教学界长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开展的集中识字、随课文分散识字、注音识字、韵语识字等多项实验,极大地丰富了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作出了贡献。然而,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学龄前儿童受教育年限和力度不断加大。2000年以后,我们连续3年对学龄前儿童的识字量进行测试,发现儿童学龄前的识字量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识字教学被列为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教师应创设情境,把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正确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  相似文献   

4.
机械,零碎,烦琐的识字教学不利于儿童识字的系统化和序列化,不受儿童喜爱也不符合儿童学习汉字的特点,因此,打造智趣识字课堂就显得尤为必要;教师可以从"教材编者意图,识字文体特质,汉字本身特点以及儿童心理特点"等方面展开教学,以使学生能够兴趣盎然地识字,提升识字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生活化识字”这一教学实践是在陶行知思想引领下的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种新尝试。所谓“生活化识字”是指将识字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儿童有意识地从生活中发掘识字资源,积极地进行识字活动,从而在识用结合中提升儿童识字兴趣,扩大儿童识字数量的识字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学习汉字有“三多三难”:字多难记,形多难写,音多难读。这样给识字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顺口溜”是一种通俗易懂的韵文,特别便于儿童诵读和记忆。教师搜集或引导学生自编一些优秀的“顺口溜”进行识字教学,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识字效率。一、字形教学中“顺口溜”的运用汉字是方块形的表意文字,由不同的基本笔画按一定数量、度量和空间配置组合而成的图形符号。…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实用结合。大家都知道,低年级是小学阶段学习的起步,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识字。识字量的多少是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因此,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新课标地实施,低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学生识记生字变成了教学的难点。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应用不同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中国的独特文化,认识汉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回顾我国语文课程的发展历程,识字一直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这就决定了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由此可见,低年级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良好的识字氛围,开辟广阔的识字途径,激发浓厚的识字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高效识字。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苏教版第二册“识字教学8”采用形声字母归类的方法识字,可很好地体现以上理念。下面是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相似文献   

10.
<正>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识字教学不仅仅是单纯地教学生认字,更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所谓的联系性识字。联系性识字在儿童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儿童建立汉字音、形、义的多维联系,从而培养儿童主动识字的兴趣,提高儿童识字的效率,增强儿童热爱汉字的情感。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展开联系性识字教学呢?1.建立识字与儿童认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识字教学是教师最头疼的问题,教学过程繁琐,分析乏味单调,且耗时低效。研究识字教学,探索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更科学、更艺术、更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识  相似文献   

12.
识字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由此可见,培养识字能力,就要充分结合儿童身心规律培养的识字习惯,采用多种教学措施指导识字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识字,以此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首先要注意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其次,要重视教给学生有效的识记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结合教学体会谈谈几种识字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古燕 《小学生》2011,(4):18-19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汉字的造字特点,汉字的形声规律.汉字组成的丰富词汇,使学生学习汉字形成了一种独特而有益的思维模式,有助于儿童的智力开发。我们知道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与写字教学,要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这三个维度考虑。  相似文献   

14.
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为了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养成自主识字的能力,在生字学习中时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本文遵循儿童的识字规律、汉字的规律,结合笔者的教学课例,有理有据地阐述了识字课堂的识字策略和方法。教师有意识地把生字从"纵向演变—横向联系—回归文本"进行识字教学,让识字教学富有儿童情趣,把识字教学变得生动鲜活。  相似文献   

15.
低年级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代,是打好语言基础的关键。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一阶段,学生识字如何、养成怎样的识字习惯和能力,对今后的识字及整个语文学习影响很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本文认为,识字过程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识字和用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识字教学。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识字教学提出了这样的理念: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利用儿童的认识规律,注重教给识字方法,逐步形成识字能力,运用多种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其特点是以象形为基础,以表意为主体而达到音形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就应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识字教学过程中,力求把握汉字的字象特征,遵循小学识字的规律,遵循儿童学习的心理规律,“外引内联,字象识字”教学,能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文章提出了“外引内联,字象识字”的小学识字教学新主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开展实证研究,借助课堂观察和数据的采集分析,探求"随文识字"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随文识字是顺应儿童认知心理和发展的最重要识字方法,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