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择校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极为引人注目的教育改革之一,90年代布什政府提出了“择校就读”的思想。1990年,教育部长卡瓦佐斯在《推行选择制,改革美国教育》的报告中强调“选择的机会是我国进行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基础。”《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则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择校制度。择校对美国以公立教育为基础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也出现了一系列择校现象,尤其90年代以后,择校已成为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引发了一系列教育问题,而目前对择校的研究与择校本身的激烈程度和意义是不相称的。对两国择校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我国的择校问题。  相似文献   

2.
择校是西方教育市场化改革的主题之一。在我国,择校现象存在已久,但作为问题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最初在小学、中学范围内的择校,发展到今天对于高等院校的选择。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了以钱择校的情形,并且愈演愈烈。择校问题的凸显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并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甚至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择校现象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3.
学校选择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影响力最大的一项教育改革,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教育改革。在中国,一方面教育部门明令禁止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禁止以权钱为基础的择校行为,另一方面教育领域中违反规定的择校现象屡禁不止。借鉴美国学校选择的实践和评价框架,对推进我国择校问题解决、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美国学者Levin提出的学校选择评价框架基础上,重新明晰了自由选择、生产效率、公平和社会凝聚四个评价维度及其博弈,并对各维度的指标选取和实践困境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择校”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最具争议性的话题。其现行政策主要有开放入学、特许学校、教育券、教育税减免、家庭学校教育等表现形式。上述择校政策大致可分为公立学校选择和私立学校选择两大类。美国国内对私立学校选择的质疑远远大于对公立学校选择的质疑;公立学校选择实施的范围和力度也远远大于私立学校选择。总的来说,由于择校政策推行的范围和力度相当有限,其是非得失有待进一步的检验与确证。  相似文献   

5.
择校是西方教育市场化改革的主题之一。在我国,择校现象存在已久,但作为问题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最初在小学、中学范围内的择校,发展到今天对于高等院校的选择。20世纪90年代初发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美国家的教育经费总的来讲未见增长,但是学生数却在增加。为此,英美国家推行教育改革。其中之一,就是推行家长择校制度,旨在通过家长择校影响学校的招生数,进而影响学校获得的教育经费,促进学校提高办学效益英国早在《1944年教育法》中就有关于择校的规定,“学生应根据家长的意愿来接受教育。”《1980年教育法》对家长择校的规定有了扩展:家长有权得到关于被选择学校的资料;除非学校已经人满为患或有其他理由,否则家长的选择一般应得到满足;家长对地方教育当局的决定有权上诉;家长有权进入学校董事会。《…  相似文献   

7.
西方发达国家择校制度改革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基础教育阶段以择校为核心的改革层出不穷。例如,英国1980年的“资助学位方案”(Assisted Place Scheme),1986年后“城市科技大学”(CTCS)的发展,美国学券制(school vouchers)的试验和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s)的发展,新西兰1989年开始的“明日之校”改革(Tomorrow’s Schools reform),澳大利亚1993年启动的“未来学校”项目(Schools of the Fu-ture program),法国和德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公立学校体系内开展的一系列改革,等等。虽然各国的择校改革各有特色,在政府对市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新自由主义理念成为英国缓解财政危机的出路;1984年,日本成就临时教育审议会,他们的一系列咨询报告也是这些理念的产物;美国里根政府提出减少政府管制,推行自负盈亏政策等。值得注意的一种观点是,择校制成为19世纪以后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还有三个背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美国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尤其是80年代以来,美国的教育改革对世界教育的发展影响很大,对我国现行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美、英等西方国家“择校政策”作为公立学校的改革政策得以推行,我国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择校”现象,但由于往往与高收费挂钩,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出台了一些禁止择校的政策。面对同样的问题,中美两国的政策大不相同,这的确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比较分析中美两国的择校政策,从中得到相关启示,对我国今后择校政策的制定有所裨益。择校行为产生的原因“择校政策”是近几年来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措施。“美国择校行为的产生,在20世纪60年代是作为大多数家长响应联邦政府取消种族隔离要求而…  相似文献   

11.
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展基础教育择校运动。择校运动的开展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基础教育所存在的公平与质量问题。美国政府为确保择校运动的顺利开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本文将从择校运动的背景、政府举措及其影响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提高美国教育质量和兑现教育平等,美国联邦政府在教育改革中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有提高学生学业标准、提供择校机会和弱势群体的教育补偿政策。对教育平等的追求从机会平等转向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补偿发展到经济补偿和提供额外教育辅助并行的补偿政策。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的美国基础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90年代的基础教育改革既是80年代基础教育改革的继续与发展,也是在本世纪最后10年里面向21世纪的战略思考与规划,其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与政策走向集中体现在前总统布什1991年4月18日签发的《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和现任总结克林顿于1994年3月颁布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及1997年2月4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一、布什总统的基础教育改革1989年1月,以“教育总统”自诩的布什上台后,恢复并进一步加强了联邦政府对教育的直接干预和控制,是年9月27—28日,他与50个州的州长在弗吉尼亚大学举行了史无前例的教育高峰会议。与会者强调:美国要想…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一直处于摇摆多变之中,其重大改革就有3次。20世纪50年代末的“新数学运动”,基本上着眼于课程的改革,旨在加强数学课程的现代化,培养高技术人才。70年代出现了“恢复基础运动”教育热潮,强调数学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恢复了传统主义的一系列做法。80年代后掀起的数学教育改革,着眼于数学课程系统、综合性的改革(“标准运动”)。经过十年的实践改革探索,美国又于2000年3月颁布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它的出现代表着提高数学教育质量,已成为美国近期数学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新自由主义理念成为英国缓解财政危机的出路;1984年,日本成立临时教育审议会,他们的一系列咨询报告也是这些理念的产物;美国里根政府提出减少政府管制,推行自负盈亏政策等。值得注意的一种观点是,择校制成为19世纪以后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还有三个背景:第一,父母(家庭)拥有让孩子接受何种教育的权利;第二,即使是同类型的学校,也应该让父母能够选择最能满足孩子具体要求的学校;第三,择校制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和学校之间的竞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学校教育效率。这三种观点逐渐成为主流之后,各种择校计划不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新自由主义理念成为英国缓解财政危机的出路;1984年,日本成立临时教育审议会,他们的一系列咨询报告也是这些理念的产物;美国里根政府提出减少政府管制,推行自负盈亏政策等。值得注意的一种观点是,择校制成为19世纪以后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还有三个背景:第一,父母(家庭)拥有让孩子接受何种教育的权利;第二,即使是同类型的学校,也应该让父母能够选择最能满足孩子具体要求的学校;第三,择校制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和学校之间的竞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标与实践的差距——美国教育改革成效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续的教育改革工程美国国会《1965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简称ESEA)及其后的几次修订确立了联邦政府在美国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阐明了“为教育低收入家庭的儿童给地方教育机构提供财政援助”的联邦政策,这一政策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教育改革侧重提高教育质量一起,构成美国政府教育政策方面的两大目标,即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和提高教育质量。这两大目标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历届政  相似文献   

18.
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教师专业化是20世纪70至80年代国际教育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报告相继出台,如20世纪80年代霍姆斯小组的《霍姆斯报告:明天的教师》和卡内基基金会的《为国家做准备:21世纪的教师》;90年代美国教师教育院校协会的《美国教师教育院校协会———评估标准2000》、全美科学促进协会的《科学教师的教育改革建议》和全美幼教协会1993年发表的《早期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概念体系》等。专业不同于职业,可称之为“专业”的职业应该具有社会功能的不可替代性: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强大的职…  相似文献   

19.
“择校”制度是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议题。在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教育改革法和《2002 ̄2007年美国教育战略规划》实施后,美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特许学校、磁石学校、学费券、家庭学校等多种教育形式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特征。根据美国政府目前的政策,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改革将进一步市场化,以达到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提高。与美国的择校制相比,中国的择校在含义、产生基础及对于教育公平的影响方面都有所不同。美国的择校制改革对于中国的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出台后,中小学生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渐次推行。在不需要“以分择校”的情况下,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相当一部分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以钱择校”的暗箱操作便开始萌芽、发展。一些重点学校开始招收择校生和收取择校费,加之,90年代后期确立了学校转制制度和捐资助学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