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志文 《新闻界》2001,(4):24-25
前不久,四川省委宣传部组织考察组,对广东、湖北的期刊业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期间,考察组先后重点走访了广东和湖北的八刊一报,即广东的《支部生活》、《家庭》、《家庭医生》、《人之初》、《少男少女》、《深圳青年》、《羊城晚报》和湖北省的《党员生活》、《知音》杂志。广东、湖北期刊业的蓬勃发展态势给我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其突出特点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发行数量大。广东不仅是报业大省,而且是期刊大省。全国发行量超过100万的杂志21家,广东占了7家,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广东《支部生活》杂志目前发行量147万…  相似文献   

2.
《档案与史学》2009,(12):64-64
由市档案局馆档案宣传部所属的《档案春秋》和《上海档案》两刊编辑部,于日前在广东举行了今年第二次通联考察活动,受到了广东省档案局的热情接待:  相似文献   

3.
明代的刻书业甚为蓬勃。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府到私坊,刻家星罗棋布,刻书蔚然成风。广东的刻书业虽不及江浙、福建、四川等地,但刻书家不少。现将明代广东刻书家及其所刻之书辑录如下:方献夫初名献科,字叔贤,南海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社部尚书。著有《周易传义的说》、《西樵遗稿》。刻书:《通典》二百卷(唐)杜佑撰嘉靖十九年(1540)刊。(见:①、②、③、④)  相似文献   

4.
《北京日报郊区版》自一九八○年十月出刊至今,已经整整三年了。在三年时间里,由于市委的关怀和领导,市各有关部门、各县区和广大通讯员的支持、协作,报纸的宣传质量逐步提高,发行数量从一万多份上升到二十六万份。从一九八四年起,《北京日报郊区版》就要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了,借增刊的机会,我们向广大通讯员和读者将《郊区版》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北京日报郊区版》是一张综合性四开四版的报纸。它以农民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兼顾郊区各  相似文献   

5.
全国青年报刊首届“十佳”记者评选7月揭晓,马年华(《中国青年报》)、王建敏(上海《青年报》)、卢程(贵州《青年时代》杂志)、刘健(《中国青年报》)、张延平(《北京青年报》)、李国伟(广东《少男少女》杂志)、范庆锋(河南《青年导报》)、郑勇(《中国青年》杂志)、赵彬(宁夏《青年生活导报》)、温眉眉(广东《黄金时代》杂志)当选。他们是从40名候选人中产生出来的,代表了全国愈百家青年报刊的1000多名记者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6.
前些时候,人们对号召农民订报刊,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号召农民订报刊是加重农民的负担;另一种则完全相反,认为农民订报刊也是一种智力投资。哪一种看法对呢?最近我翻阅《致富报》一些读者来信,来信提供的信息反馈,帮助我作出了答案:后一种看法是对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的《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第一册(分上、下两册),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分《大顺农民军及其余部的联明抗清斗争》、《大西农民军及其余部的联明抗清斗争》、《各省农民起义与抗清斗争》、《清廷与南明相互勾结企图共同镇压农民军的主要文件》四部分内容,共收集档案589件。档案文件产生时间,从顺治元年五月至康熙五年七月。文件涉及农民起义活动范围很广,包括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青  相似文献   

8.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年2月25日报道,在著名侨乡广东台山县办有29种侨刊,去年共出版78期,平均4天多就有一期侨刊出版,全年共印制了18万本,其中有13万本寄送到国外和港澳地区。这29种侨刊有的为县办,有的是地方办的,还有姓氏宗亲办的,形式多种多样。这些侨刊为家  相似文献   

9.
《环球时报》创刊于1993年,最初是周报,2000年改为周二刊,2003年改为周三刊,2006年改为周五刊,2011年改为周六刊(仅周日不出报)。回首审示《环球时报》从周报变  相似文献   

10.
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共广东省委批准,我国首家省级党委机关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5月18日成立。它标志着南方日报各项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与共和国同龄的南方日报社,拥有《南方日报》及《南方周末》、《南方农村报》、《南方都市报》、《花鸟世界报》、《广东画报》五报一刊,还拥有印刷厂、南美彩印公司等一批实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南  相似文献   

11.
《青年周刊》是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出版的第一个刊物.它和《先驱》(北京—上海)、《少年》(巴黎)、《人声》(四川)一起,是我国最早一批青年团刊物之一种.一九二○年八月,广州开始建立青年团组织.但由于内部思想分歧,于次年三、四月间停止活动.一九二一年十二月,由谭平山着手重建青年团组织.一九二二年二月末,在三月十四日举行该团成立大会前夕,在广州创办了这个周刊.这个刊物,刊有大量有关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活动情况、有关广东工人运动历史和我国早期工人运动情况、有关广东马克思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斗争情况以及有关湖南劳工会的情况等等方面重要材料.特别是,它对广东青年团的历史、早期广东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研究,具有  相似文献   

12.
范以锦 《传媒》2013,(2):37
没有多少人会留意到"农"字类报纸的生存状况,也没有多少人很清楚在城市化进程比较快的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广东,还有一家一直坚持为"农"服务,且有较大发行量和较好效益的《南方农村报》. 《南方农村报》源自1963年1月1日创办的《南方日报(农村版)》."文革"期间《南方日报(农村版)》停办,1980年2月2日复办后更名为《广东农民报》,并进入到极盛时期.1994年将《广东农民报》更名为《南方农村报》后,虽然适应了新形势,但更名并非意味着成功.各地纷纷办起的地市报纸大举进军农村,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农"字类报纸的生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挑战并非意味着放弃.坚守自有坚守的理由……  相似文献   

13.
蒙雪明 《大观周刊》2010,(39):24-24
日前,云南省科技出版社主办的专业茶刊《云南普洱茶·春夏秋冬》在崴盛茶业普洱府举办了冬季品鉴会。本此茶会在广东纯干仓仓储茶品品鉴为主题,  相似文献   

14.
我对征集广东地方文献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对征集广东地方文献的体会张耀年(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东地方文献工作是我馆众多业务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这项工作发端于抗日战争期间的1941年,我馆在粤北韶关复办时出版的《广东省立图书馆馆刊》创刊号的专论中,馆长杜定友先生率先提出了“省图书馆是地方史料...  相似文献   

15.
八十年代——阅读饥渴时代 20世纪70年代末,思想解放的思潮推动期刊的发展,文学期刊、青年期刊,如春雨滋润着年轻人干涸的大脑。《十月》、《收获》、《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国青年》、《山西青年》、《辽宁青年》、《青年一代》、《广东青年》(后改名《黄金时代》)等独领风骚。这些期刊思想开放、立意新颖,发行量都在100万-500万之间。《山西青年》还创办了刊函大学经营模式,既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又获得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京华周末》是不单独发行的。而且出报时,正刊、周末一外一里,叠在一块儿。然而,我们不止一次发现,有的报摊单独卖《京华周末》。摊主把“周末”从正刊里抽出来,把正刊甩下,高声吆喝:“看《京华周末》啦,新出的《京华周末》!”还不止一次听朋友、读者对我讲,在他们单位,星期六的北京日报一来,许多人都找《京华周末》看。常常是拿来北京日报一瞅,嘿!就剩下正刊了,《京华周末》不知让谁抽走了。这并非是《京华周末》的“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17.
成功:把握和满足读者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广东教育杂志杜,原来只办一个杂志叫《广东教育》。到了1984年,各省的教育期刊杜都从小到大,有的省的教育期刊数增加到了七八种,总发行数超过100万,而我们当时的《广东教育》杂志从原来曾经达到的20多万份下降到七八万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增办了一个杂志叫《第二课堂》。后来因为另有一个同样刊名的杂志,我们就加上“广东”二字,叫《广东第二课堂》。从1985年到1989年这5年中,《广东第二课堂》一直只有二三万的发行数,两个杂志加起来的月发行量才10万份左右,处境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18.
民族学院学报是我国高等教育、民族研究和编辑出版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发展,各民族学院几乎都创办了自己的学报。据粗略统计,虽然在全国不下六七百种之多的学报中,目前仅有《中央民族学院学报》、《中南民族学院学报》、《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和《广东民族学院学报》、《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贵州民族学院学报》、《青海民族学院学报》、《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等10家民族学院学报,以固定的刊期出版发  相似文献   

19.
《觉悟》、《学灯》、《晨报付刊》和《京报付刊》被称为五四时期的四大付刊,在新文化运动和现代思想史上都有很大影响,兹将四大付刊的创刊、终刊等情况作一简单介绍:《觉悟》是民国日报付刊,已见最早一期是1919年6月16日,该刊从创刊时起就在思想文化战线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由恽代英等同志担任主编后,表现了高度的战斗性.但1926年起,《民间日报》为国民党右派控制,《觉悟》付刊的内容也跟着超变化.该刊1931年12月31日终刊.《学灯》是时事新报付刊,创刊于1918年3月4日.  相似文献   

20.
刊于5月14日《新疆日报》一版的《重庆市开办夜宿农村班车》稿,连标点一百六十字,可谓短而精。这则新闻只有四句话:第一句说每天凌晨有三百多班客车,从重庆四面八方的夜宿点奔向市区;第二句写车里坐着卖货的农民,车顶大竹筐里装着活蹦乱跳的鸡鸭和新鲜的鱼肉、蔬菜,鸡鸭的欢叫和汽车马达声交响于耳;第三句写市民天一亮就可买到鲜活产品;第四句则点出交通部门和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