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蓟县方言概况,描写出了蓟县方言音系,归纳出其语音特点。地处北京附近的方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朝阳处于北京官话和东北官话的过渡地带,与临近的其他东北官话区比较,方言更加接近普通话。词汇同普通话相比,具有形同义别和义同形别的特点。仔细研究朝阳方言词汇特点,对于进一步明确北京话的渊源,以及北京城区话不是与华北方言更接近,而是与东北方言更接近这一语言事实,给予理论上的解释与支持,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天水方言作为北方方言西北次方言中甘肃方言的一种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声母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在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四个方面阐述天水方言发音的特点,并指出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其中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和已有定论的发音规律尽量罗列,以展现天水方音的全貌,给本地区操方言的人学习普通话纠正方音以及语音教学提供参考,对一些比较特殊的个别的语音现象提出个人看法以期争论.一些与发音规律相关的方言词汇亦随文予以音释.记音符号一般用汉语拼音字母,汉语拼音字母无  相似文献   

5.
池州市长期以来有江淮官话、赣语、宣州吴语和微语等多种方言交错共存,互相影响,因而各地方言差异明显.但长期的共存必定带来相互的融合,因此池州方言在整体上必然会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对池州方言词汇的一些共同的、显著的特点加以描述并探讨一下其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乐亭人民的日常用语被人们称为"老呔儿话"。该方言是唐山方言的一个分支,在语音方面、词汇方面、语法方面都有独特特点。乐亭方言语调婉转,像唱歌儿一样,普通话中好多标准音在乐亭话中是读不准的,儿化音是常见的,词汇幽默诙谐,动词后缀很多,乃至特有的组合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岳阳市方言老派与新派差异较大的现状,对新派岳阳方言的语音特点进行了描写,主要内容包括新派岳阳方言的声韵调及其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8.
雅安位于四川的西南方向,是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距成都120公里,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雅安话属于四川方言但由于各种原因在语言语音、词汇方面和四川方言是存在者一些差异,本篇主要研究雅安方言的声韵母特点、词汇特点,以及雅安方言和四川方言区别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袁庆珍 《池州学院学报》2013,(1):111-112,153
本文列出桐城方言中主要的亲属称谓词,并讨论其相较于普通话亲属称谓词的特点,如泛化现象和从子现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观察桐城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可以从语言的共时变异中找到正在进行中的语言变化。  相似文献   

10.
云南话与普通话比较,在语法方面,大体上是相同的,但也存在不少差异。我们以昆明话为代表,把云南方言的特点略述如下。(云南方言可分为滇中、滇东北、滇南、滇西等四片,各片有共同的语法规律。有些昆明话中没有的特殊的语法现象,我们将在文中说明。)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化是我党在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先进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蕴存在于社会中。庆阳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其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庆阳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来改变以往的中小学生德育课程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实现教学途径的多样性,深化教育者对庆阳红色文化资源的认识,让庆阳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在树立青少年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上发挥其重要的育人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方言虽然表面上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而实际上很多方言却濒临消亡。方言和普通话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它具有自身的价值。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给予方言一定的话语空间,实现方言与普通话协调的共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搜集河南商丘地区人们口头使用的一些词语,并与普通话加以比较,筛选出该方言所特有的词语以及在该方言中语义发生变化的一些词语,并加以举例、解释,从而得出两个观点:地处中原的商丘人们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较深;直观性、具体形象性仍是该地区人民惯用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临沧方言是现代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云南次方言的一个分支。临沧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系统上既有内在的广泛联系,又在某些方面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别。对临沧方言的词汇系统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拓展汉语方言大家族的研究领域,而且对于分析临沧方言成因,探索临沧方言规律以及促进该地区的普通话教学与测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语言迁移一直是语言界专家关注的对象。这是因为人类通过迁移性学习加速发展提高人的学习能力,同时,迁移又是一种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动态的认知过程。在中国研究语言迁移现象时,必须考虑到丰富的方言对语言迁移的影响。虽然方言和英语是两种性质的语言系统,但是方言对英语具有可迁移性。因此,方言在英语中的迁移现象比比皆是。正因为方言对英语具有可迁移性,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发挥方言在英语教学中的正迁移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崇琛 《职大学报》2013,(3):35-39,82
方言是区域文化的载体和活化石,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某些方言已面临消亡的危险,本文认为,保护方言就是保护中华文化的“生物多样性”,并以山东诸城方言为例.深入探讨方言中所蕴合的丰富文化信息,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游汝杰、周振鹤所著的《方言与中国文化》一书着重对方言和文化史上的种种问题进行讨论,探索方言形成和发展的文化背景的同时用方言解决文化史上的课题。角度新颖,见解独特,在中国语言学的发展道路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浅谈读书后的一些愚见及对东北地区方言部分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辽宁铁岭方言语法二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岭方言从属于北方方言,虽接近于普通话,但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都存在着独特之处。本文仅着眼于铁岭方言语法,在实地调查和作者本人对家乡方言掌握的基础上,从词类、词缀两个方面讨论了铁岭方言语法与普通话语法的一些不同之处,并从中指出铁岭方言具有较为轻松随意的口语化特点。  相似文献   

19.
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在柳林方言中依据声调平仄分化为送气清音和不送气清音:平声大部分读为送气音,少数读为不送气音;仄声大部分读为不送气音,一部分读为送气音。这也是晋语吕梁片方言声母音变现象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20.
方言电视节目纷纷在各地电视台上演,它是中国电视节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色组成部分.方言电视频道通过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目内容与特定的受众进行交流,而广播电视媒介本身并不具有与受众直接交流的能力,与受众面对面的互动与沟通必须由主持人来实现.如何看待方言电视节目发展中存在的矛盾,方言电视节目如何继续生存,更需要我们冷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