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意深刻、生动感人的《从乡村走向辉煌的名人》南京师大附中赵徐这是一本写农村孩子的书,这是一本写后来成为名人的农村孩子的书。一提到农村,我就不禁联想到古老的水井、破旧的瓦房、简陋的校舍。在这样的环境中成才,不易呀,那需要付出比城里孩子多几倍的辛勤和汗水...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书。子女,是父母的希望,独生子女,则是希望之中的主要希望了。然而不少家长虽有爱心,却并不懂得怎样去爱孩子,怎样才算爱孩子,这本《教育子女的艺术》就是教父母如何去达到真正地爱孩子的艺术境界。这本书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伦理学的角度,结合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实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本由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4个孩子写的,关于孩子、送给孩子的书。打开书,小读者能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人文地理,还能建立起对不同文明的清晰认识,感受多元文化,培养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4.
这本书是父子共同书写的心灵篇章,是一位父亲因孩子、为孩子而抒发的爱的心声。各式各样的笔中,唯有孩子这枝笔永远纯真、浑然天成。作者说这是一本写给父亲和将要成为父亲的人读的书,我作为五岁男孩的母亲,同样被书中的亲情和爱深深地感动着。父亲细腻的真情感动着我,父亲在儿子成长中倾注的爱和关怀感动着我,为人子对父母的恩情感动着我,作者对家庭  相似文献   

5.
邵挺  高博 《新闻窗》2008,(3):42-43
2007年6月1日,深圳卫视大型益智类电视竞技栏目《谁比谁聪明》开播。这档节目让成年人重回小学课堂,勾起童年的美好回忆;让观众们重温小学课程,拾起几乎遗忘的知识,该节目的主要受众为六岁以上五年级以下的小朋友及成年人。深圳卫视制作的这档《谁比谁聪明》,是国内卫视首家推出的小学生与成年人同台竞技的大型益智类电视栏目。  相似文献   

6.
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童年.一次青春.而能真实地记录童年、青春的办法就是让成长的足迹能及时地被收藏.得以保存.成长是快乐的.是匆忙的.在成长的岁月中为孩子们留下看得到、摸得着的痕迹.感受成长的乐趣,回忆学习的时光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他的著作中曾经写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生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们。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  相似文献   

7.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爸妈就要我记日记了,开始的时候天天写,写完了还要呈送给爸爸妈妈过目。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小时候记下的十几本日记依然被他们仔细收好,每次回家,翻开童年的日记本,看着泛黄的纸张,童年又会点滴浮现。当我知道自己要成为《小屁妞日记》的责任编辑的时候,心里忍不住一阵窃喜,多么珍贵的童年日记啊!这肯定会是一本很好玩很有趣的书!  相似文献   

8.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爸妈就要我记日记了,开始的时候天天写,写完了还要呈送给爸爸妈妈过目。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小时候记下的十几本日记依然被他们仔细收好,每次回家,翻开童年的日记本,看着泛黄的纸张,童年又会点滴浮现。当我知道自己要成为《小屁妞日记》的责任编辑的时候,心里忍不住一阵窃喜,多么珍贵的童年日记啊!这肯定会是一本很好玩很有趣的书!  相似文献   

9.
王翠华 《出版参考》2010,(14):34-34
罗大佑的一首《童年》不知唤起了多少人的儿时回忆,而《诸葛四郎》是20世纪60年代红极一时的连载漫画作品,也成了那一代台湾孩子的共同记忆。在物资匮乏、信息封闭的年代,一部作品、一本好书所能产生的影响实在是超乎你我的想象。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参考》2012,(24):36
本刊讯(记者缪立平)吴淡如是台湾家喻户晓的电视台、电台节目主持人,她的作品连续5年获金石堂最佳畅销女作家第一名,被誉为"台湾畅销书天后"。吴淡如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家教书《亲爱的孩子》近日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为吴淡如的真情释放,巅峰之作。它不仅是写给孩子的"小情书",更是深谙儿童教育心理学,具备现代教育理念的家教书和儿童成长励志书。全书由吴淡如写给孩子的几十篇书信组成,书中内容不仅充满了对孩子的爱与期待,还闪烁着对当前各种教育方式的深切反思和真知灼见。吴淡如本人从决定要怀孩子开始,就吃了很多苦。生产之后,受了更多的皮肉之痛,产后两个礼拜还在病床上发着高烧,意志力几乎耗尽,走到了绝望  相似文献   

11.
罗大佑的一首<童年>不知唤起了多少人的儿时回忆,而<诸葛四郎>是20世纪60年代红极一时的连载漫画作品,也成了那一代台湾孩子的共同记忆.在物资匮乏、信息封闭的年代,一部作品、一本好书所能产生的影响实在是超乎你我的想象.  相似文献   

12.
有的青年作者来信说,经常在报刊上读到的散文,“多是身边琐事,不是写邻居便是写家庭,读起来很有雷同之感,这是不是作者的视野太窄了一些?像我们学习写作的青年,应该多读哪类散文为好?”我想了想,的确是这样,不少散文是雷同的,不仅仅是题材雷同,就散文中的某些情节与所发抒的感怀也有雷同之处。就我读过的散文中,觉得雷同的有这样一些: 想起了我小时候和三姑一块在田野上追兔子,割羊草,可是现在她忽然是一位有孩子的母亲了……(通过儿时的回忆写自己感叹的散文,比较常见,可说是大同小异); 说起过生日我就忘不了在二姨家那天,玩得好极啦……(也是通过回忆写童年乐趣的散文,也比较  相似文献   

13.
《信息系统工程》2007,(7):99-99
这是一本主要写给员工和中层管理人员看的书。所谓“终极期望”.就是教你如何成为企业最终所期望和需要的重要人才。  相似文献   

14.
捍卫儿童     
童年是灰色的,管教之树常青。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回首童年时光并不觉得很美?为什么如今越来越多的儿童过得不像儿童?当年鲁迅先生大呼救救孩子,今天我们仍不得不疾呼:捍卫儿童!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近日,爱与友谊的大自然绘本《树叶和毛虫》由线装书局出版发行。这个看似简单的绘本具有很丰富的可读性。整本书的创作出版历时四年之久。故事文字凝练、明亮,如诗歌般浓缩;而画家徐冬青把她多年对自然的感悟全部倾入其中,以中国传统的工笔画的形式呈现出一个宽广的世界。这是一个写给孩子,也写给父母的睡前故事。爸爸妈妈可以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回眸2008年的中国图书业界,有两个出版现象值得关注:一个是独木成林的<沉思录>现象,一本老书出了十几个版本,史上鲜见;再一个是回忆、描述、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书籍汗牛充栋,可见这30年改革史的饱满丰富,真的有写不完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无论托尔金还是罗琳,他们的写作最初都是出于写给孩子的目的,奇幻文学因此具有相当的童话色彩。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成年人在奇幻迷中同样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是因为在当今社会中,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奇幻文学为生活在压力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完全架空的世界,这个广  相似文献   

18.
本书是作者回忆童年之作。作为出生于青海的土族,作者的童年时代既富有少数民族的特色,又与大多数农村孩子的童年共鸣,她热爱文学与艺术,内心纯真,朝着自己理想的艺术世界奔跑。全书共分三个篇章,书写了作者在不同时空的心情,分别为童年风景、在黄河与泰晤士河之间、世界依然阳光。  相似文献   

19.
捍卫儿童     
《青年记者》2008,(13):8
“童年是灰色的,管教之树常青。”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回首童年时光并不觉得“很美”?为什么如今越来越多的儿童过得不像“儿童”?当年鲁迅先生大呼“救救孩子”。今天我们仍不得不疾呼:捍卫儿童!  相似文献   

20.
最近收到刘崇善先生寄来他主编的“100名作家教你写作文”丛书,四大本:(100名作家教你写作文秘诀》、《100名作家童年怎样写作文》、《100名作家为范文点评》、《100名作家教你这样写作文》。粗粗一翻,我便为其精美的装帧、活泼的版式和鲜艳的色彩所吸引;细细品读,我更为其新颖的设计和十分帖近作文教学实际的内容而叹服。青年评论家谭旭东博士认为这套书是2005年少儿读物出版的九大亮点之一.我深以为然.我还要说,这是一套令我感动的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