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所谓广告,就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广告本身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宣传产品信息,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特点、用途、性能等,此外广告还要通过宣传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开发产品的潜在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2011年10月11日,国家广电总局颁布"限广令",针对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的时间长度以及广告类型做出进一步规定,强调要规范影视剧和新闻节目中间插播广告的行为,禁止在片头之后、剧情开始之前插播任何广告,允许在电视剧、电影中植入广告。  相似文献   

2.
本刊观察     
"限广令"下的电视生存法事由:2011年11月28日,广电总局正式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从2012年1月1日开始,禁止各级电视台在播放电视剧过程中插播广告。  相似文献   

3.
报业集团广告经营和单一报纸媒体广告经营的区别在于前不仅包括各子媒体自身如何开展广告经营,还涉及各子媒体之间广告经营如何协调的问题。广告经营整合,带来的不仅仅是广告操作模式的调整,同时它带来了集团管理机制、发展观念、利益重新分配的变化,是实现开展资本动作和多元化扩张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林日东 《声屏世界》2006,(12):54-55
随着各种媒体的竞争加剧,市级广电媒体广告经营显得日趋困难。本文从市级广电媒体广告经营的现状入手谈点看法。市级广电媒体广告经营的现状从广告客户对象来看,品牌广告客户少,广告经营后劲不足。目前市级广电媒体的品牌广告只占广告总量的20%左右,绝大多数的广告仅仅维持在医疗、药品广告以及少许的房地产板块广告和企业开张的临时广告。随着国家对医疗、药品广告监管的进一步强化,市级广电媒体广告经营势必面临严峻挑战。从广告时段与广告价值来看,目前不少市级广电媒体以贱卖广告时段吸引广告客户的现象较为普遍。如一条广告在一集电视…  相似文献   

5.
宋玉冰 《视听界》2000,(1):58-58
近日,某卫视台由于在播放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时频繁插播大量广告,引起观众强烈不满,一观众愤然将该电视台告上法庭。这件事情引起了我对媒体在广告操作中,正确对待自身形象的思考。广告,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手段。媒体广告以其覆盖面广、可信度高、广告收益大等特点,倍受商家青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广告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有些媒体广告收入开始停滞不前甚至滑坡。为了急于改变这种现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12,(1):60
2011年11月25日,广电总局发布"66号令"规定,播出电视剧时,不得在每集中间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本期专栏文章对这一"限广令"的合法性、正当性与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认为"限广令"的合法性毋庸置疑,但正当性与有效性却值得进一步探究。会不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  相似文献   

7.
2011年11月底,"限广令"正式出台。限广令出台是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历程的。究其出台原因,在于电视的特性有其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电视广告泛滥,尤其是一些劣质广告横行,危害观众和消费者的利益,再加上之前对于限制广告的相关政策执行度不高,最终促使"限广令"的正式出台。  相似文献   

8.
2011年11月28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在净化荧屏的同时,"限广令"也让电视台广告收益受损,网络则成为事件中的大赢家,以微博广告和微电影广告的形式截流了相当部分的电视广告客源。未来广告发展的趋势是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融合联动式的发展。而在广告内容方面,随着限广令的颁布和实施,关注消费者的情感体验和感受的感性广告会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
不管是"限广令"还是"限娱令",净化荧幕环境,给受众更好的收看体验,更好的精神享受才是根本。"限广"只是手段,内容才是目的。2012年伊始,限广令的绝对威力成为现实,电视媒体必然进入不变革无法创新的时代。可预见的是,电视会因为广告环境的变化,逐渐加大内容对观众的吸引力,影视剧的受众关注度还会是媒体传播的主流。于  相似文献   

10.
张月 《声屏世界》2016,(4):46-47
本文通过观察梳理2016年电视广告经营环境和发展趋势,对电视媒体广告经营提出三点建议院一、进一步打造现象级节目,增强平台优势;二、加强广告策划,创新广告形态;三、打好多媒体营销组合拳,拓展全产业链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1.
王红霞 《今传媒》2016,(6):92-93
2015年我国传统媒体广告市场全部下滑,其中广播下滑幅度最小,是整体市场最为稳定的媒体,但相比电视媒体广告价值,广播媒体广告价值并未被广泛认可,本文将从媒体广告价值影响因素入手寻找提升广播媒体广告价值的对策,以实现广播广告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2012年,随着"限广令"的出台,电视的广告空间被压缩。加之媒体运营成本的提升,2012年传统媒体投放费用普遍看涨,个别优势栏目涨幅超过100%。企业的投放压力明显提升,市场的发展又要求企业加大传播力度,加强传播攻势。广告主的广告投放策略,围绕着"贵"字进行着调整。列车媒体的传播效能日益彰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列车媒体作为广告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金诚 《传媒》2004,(8):54-55
广告对于媒体来说,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时下,媒体的广告经营已纳入媒介的整体发展战略,处于十分显著和重要的地位.媒体广告经营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媒体本身的定位、发行量、传播的影响力等;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媒体自身素质、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当今媒体广告,特别是同城媒体广告竞争日益加剧的时候,媒体广告人需要有冷静的头脑,有过人的本领,才能在竞争中胜人一筹,领先一步.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除媒体广告经营的"常规动作"外,我们必须还有更多的"自选动作".售前服务,一个积极的、主动的、超前的意识,就是一个较好的"自选动作"之一.  相似文献   

14.
汤晓芳 《传媒观察》2013,(11):45-47
媒介融合对媒体广告代理公司的经营模式产生了裂变式的影响,本文从媒体广告代理经营模式的资源配置、经营战略、运营方式三个核心要素进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旧媒体投放、价格优势、广告组合方式和媒体广告代理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以佐证媒介融合对媒体广告代理经营模式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唐山电视媒体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广告经营工作,不断深化媒体内部创收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了电视广告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逐步摆脱媒体创收徘徊不前的同时,使一个普通城市的电视媒体广告创收总额在2007年超过了6000万元,与全市财政总收入330亿元相比,接近总值比重的2‰.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月1日,我国电视媒体上电视剧禁止插播广告的规定执行后,各家电视台的电视剧播出中插播广告的现象明显改观。观众享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所承诺的“畅快观赏”的收视环境。与此同时,各家媒体报道发现各电视台广告播出方式发生变化,报道引用网友语言调侃电视媒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相似文献   

17.
媒体融合乃大势所趋,各类新兴音频平台正在抢占广播媒体的广告市场份额.如何在融合转型阶段发挥广播媒体优势,重新获得更高的广告流量收益,成为当前广播媒体广告经营的重要课题.为此,结合广播媒体广告经营特点,探讨融合时代下广播媒体广告经营困局,同时提出了融合转型下广播广告经营增收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陈娜  鲍立泉 《视听》2018,(11):25-26
电视媒体正面临二维困境:电视媒体的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份额萎缩;受众对于电视媒体广告的防御心理增强。本文从这个问题入手,提出电视节目创新要兼顾内容创新与广告承载力创新两个方面。"生活场"真人秀节目是指在节目的内容创意上将电视节目的场景营造与受众的日常生活场景相匹配,以真人参与的形式,在构建的生活场景中展示真人日常生活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生活场"真人秀节目的广告模式是:通过消费场景带入、"真人"需求,将节目现场与受众的日常生活相匹配,营造消费场景;通过传统广告的间歇强化和社交媒体传播的保温,强化广告传播效果;最终通过传统销售渠道和电商平台的铺货和推广,触发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9.
高涵 《新闻界》2005,(3):36-37,35
近几年,在多数媒体的资产运作中,广告经营业务被作为一项特许经营权性质的无形资产被剥离,成为媒体的投融资工具。自2003年起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将广告经营权进行市场化交易或者资产置换。成为较多报刊媒体转企及股份制改组的路径选择。在媒体广告经营权交易中,资产评估是核心环节。但现实中,交易各方往往对媒体广告经营权评估的客观性表示担心,对评估结果很难达成一致认可。本文认为,厘清媒体广告经营权的价值形成过程从而理解其无形资产内涵不仅是对其进行客观评估计价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作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媒体广告市场保持了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总体增长的同时,各种媒体也都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和问题,如电视媒体在61号令推动下的积极调整,报纸在重重压力下的"全媒体"探索,互联网搜索、视频、社区呼应广告主营销传播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360与腾讯之争凸显的媒体文化与媒体规则的缺失.本文总结2010年媒体广告市场发展现状,为业界把握2011中国媒体广告市场走势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