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江评论》、《新湖南》和《新时代》三种进步刊物是毛泽东早期编辑实践的代表作品。青年毛泽东的报刊编辑活动与其他形式的革命活动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在丰富的编辑宴践中逐步形成了其独具一格的编辑思想。  相似文献   

2.
论毛泽东的编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不但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 ,也是卓越的宣传家、编辑学家。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 ,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都十分重视宣传工作 ,亲手创办报刊 ,经常为报刊、通讯社、电台撰写新闻、评论 ,并就新闻工作(包含编辑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一早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前 ,毛泽东就先后积极领导出版了《湘江评论》、《新湖南》、《湖南通俗报》。毛泽东创办并主编的《湘江评论》 ,是一张四开四版的小型政论报纸 ,主要宣传“世界革命 ,人类解放”的新思想。报上的文章和评论大多数是毛…  相似文献   

3.
随感杂谈是一种务虚式富有文采的短论。广义地讲,也可称之为杂文。在毛泽东光辉战斗的一生中,他一向十分重视这类评论文体的应用与写作。早在青年时期,为了从事革命运动,宣传革命思想,在他主编出版的《湘江评论》、《政治周报》等报刊上曾经辟设了“湘江杂评”、“放言”、“反攻”等引人瞩目的短论专栏,不断发表由他撰写的杂谈、随感式的精悍短小的言论,或针砭社会锢弊,或倡导妇女解放,或揭露帝国主义阴谋诡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青年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积极报名参加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认真聆听了蔡元培、徐宝璜、邵飘萍的新闻学讲座,系统学习了新闻学知识和办报经验。在五四运动的革命风潮中,他学以致用,将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学习的新闻学知识和办报经验相结合,先后创办《湘江评论》,改组《新湖南》,指导《女界钟》出版,创办平民通讯社,发动和参与政治运动,成为新闻舆论工作的行家里手。青年毛泽东在五四时期学新闻干新闻的这段学以致用实践活动,奠定了他在一生革命生涯中娴熟地借助新闻舆论宣传革命、发动群众、组织斗争、指导工作的能力,成为当代青年新闻学子的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是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开创人和奠基者,是党和人民宣传工作的卓越典范和光辉旗帜。 每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毛泽东都留下闪烁着真理光辉的精品华章 早在1919年7月,年仅26岁的毛泽东亲自主编的具有新颖战斗风貌的《湘江评论》问世了 《湘江评论》发表的最重要最有分量的佳作,就是在第二、三、四期上连载的长达7000余字的《民众的大联合》。这是毛泽东开始以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写的政论文章、高屋建瓴的革命魂魄,高瞻远瞩的科学预见,铸就了毛泽东这篇精品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神采之笔,使人久读不衰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代伟人,不但是革命领袖,实际上也是卓越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他青年时在北京大学就参加了“新闻学研究会”。他26岁就创办《湘江评论》“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此后,他担任过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编辑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出版物要有明确的出版宗旨、依靠群众办报办刊、要加强对编辑人员的培养、刊物要同时兼顾形式与内容等。毛泽东的这些编辑思想,在其主编的《湘江评论》、《新湖南》、《政治周报》和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中得到了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就投身于创办报刊的革命活动。从1919年到1926年,他先后主编了《湘江评论》、《新湖南》、《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湘潭教育促进会报》、《新时代》、《政治周刊》共六种刊物,这段办刊经历虽然短哲,却极大地推动了当时湖南以至全国的反帝、反封、反军阀群众运动,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探讨毛泽东早期办刊特色,对于我们全面深刻领会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的新闻宣传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宣传事业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湖南有个蔡和森,湖北有个黄负生!"——这是1922年毛泽东对黄负生的亲切评语.毛泽东的评价,主要是基于蔡和森是《湘江评论》的创办人之一,而黄负生则是湖北早期党刊《武汉星期评论》的主编,两个刊物都积极宣传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堪称"盛开在长江中游的并蒂莲".黄负生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以致后人在编写革...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以后,全国出现了一个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新高潮.新的刊物如雨后春笋,一年之内,全国达到400种之多.在众多进步期刊中,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虽然只发行了五期,却以其卓绝的战斗思想、反的革命精神、新颖辛辣的文笔而著称.  相似文献   

11.
红色档案     
《湘江评论》五四新文化动动时期,长沙以及湖南学生刊物中影响最大的首推《湘江评论》。它以湖南学生会联合会的名义发行,由联合会文牍股干事毛泽东任主编,于1919年7月14日出版创刊号, 《湘江评论》出版后,在湖南极受欢迎,并引起了全国其他报刊的注意。《每周评论》赞扬它是"观念的重要文字";《晨报》称它"魄力非常充足";上海的《湖南月刊》介绍它"著述选材,皆及精粹,诚吾湘前所未有之佳报,欲知世界趋势及湘中曙光者,不可不阅。  相似文献   

12.
一走进北京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综合馆”,人们就被几张已经发黄了的报纸吸引住了,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19年主办的《湘江评论》。《湘江评论》是湖南学生联合会的会刊,1919年7月14日创刊于湖南长沙,四开版一张,每期约有一万多字。这个刊物虽然只出版了五期就被反动派查封了,但它对  相似文献   

13.
陈邵桂 《当代传播》2012,(5):92-93,102
《湘江评论》是毛泽东在五四运动时期创办的湖南省学生联合会机关报,传播先进文化引导一批知识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总结先进文化在近代中国传播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如何传播"的问题,是先进文化在近代中国传播第三阶段的重要媒体。因此,《湘江评论》在中国近代文化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确凿的事业论证指明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毛泽东传(1893-1949)中将《湘江评论》报认为是“杂志”的错误,这些证据有《辞海》,《毛泽东生平纪事》,《毛泽东早期文稿》及其中由毛泽东亲笔撰写的《(湘江评论)启事》等,并指出此种严肃出版物不应出现这种硬伤,希望重印或再版时予以纠正,以免继续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15.
报刊活动在毛泽东同志早期的革命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同志和其他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一样,从开始参加革命活动起,就十分重视做革命的宣传工作,和进步的报刊发生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直接主办过《湘江评论》《政治周报》这样一些我国革命初期的重要刊物。毛泽东同志在主办这些刊物的活动中,那种高度的政治思想原则、战斗的风格和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因此,我们今天探讨毛泽东同志的早期报刊活动,对于研究我们党的报刊发展,继承和发扬党的报刊的优良传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玉 《今传媒》2003,(3):4-6
在中国革命斗争过程中;毛泽东不仅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且,他也是卓越的报刊活动家。 1919年五四运动后,毛泽东的报刊活动有;创办和主编湖南学生联合会报《湘江评论》,承编了湖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学生自治会会刊《新湖南》;帮助改革了湖南通俗教育馆的《湖南通俗报》;发起创办了《湘潭教育促进会会报》等。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同志不但是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诗人,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评论家。毛泽东同志生前多次讲他是一个新闻记者,晚年还说愿做报纸的专栏作家。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旗手,在每个关键的时刻,都运用自如地拿起自己手中的笔,写下了大量的政论、评论,在报刊和电台上发表,真正起到了报台的旗帜、灵魂的作用。仅《毛泽东选集》第四卷(解放战争时期)70篇文章中,由他撰写的以新华社名义发表的新闻评论就有15篇。“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同志开始他的初期革命活动是与他撰写新闻评论同步的。1919年毛泽东同志创办并主编《湘江评论》,就是以评论为主  相似文献   

18.
《湘江文艺》是湖南省文联主办的综合性文艺刊物,以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评论为主。它的前身是五十年代的《新苗》,稍后是《湖南文学》,文化革命中停刊,一九七三年复刊后改名《湘江文艺》双月刊,一九七八年改为月刊。由于湖南省委的关怀和重视,刊物在省文联党组织的直接领导和全体编辑人员的努力下,一九七九年刊物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工作有了很大改进,获得了省內外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唐燕  舒竞 《新闻知识》2023,(6):33-39+94
《青年呼声》是《新中华报》的常设副刊,也是全面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青年的唯一“喉舌”。为了顺应抗战形势新变化,配合党的青年工作的开展,打破青年宣传舆论“真空”,《青年呼声》应运而生,并在宣传动员的内容主题、编辑策略、传播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为广泛动员边区青年乃至全国青年投身革命、积极抗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展现了党的青年宣传工作的另一个面相,对当前党的青年宣传工作仍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恽代英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政治家、宣传家,又是成绩卓著的报刊编辑工作者。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曾负责编辑“少年中国学会丛书”,创办或主编过《光华学报》、《学生周刊》、《武汉星期评论》、《中国青年》、《新建设》、《红旗》等十多种颇有影响的报刊,积累了大量的报刊编辑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