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哲 《内江科技》2008,29(3):20-21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体现了某一民族在信仰、价值和规范体系中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影响着该民族语言的形成与发展。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是语言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过程不仅是原语向译入语的表层转换,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移植。因此,研究英汉习语翻译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便让读者更为准确地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栽体,语言和文化二者关系密切.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翻译中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论述了文化对翻译的制约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也涉及两种文化,在翻译中我们不能回避文化因素而单纯谈论翻译.而是应该正确辨析英汉文化的具体差异,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翻译时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英汉两民族的宗教信仰、东西方文化背景、民族文化色彩等等.  相似文献   

4.
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式的,英汉隐喻存在着共性同时又相异.隐喻的翻译与语境因素、文化因素等密不可分.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视角来探讨隐喻的翻译,提出翻译时,应考虑到不同民族的文化习惯和隐喻特点.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二者关系密切。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翻译中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论述了文化对翻译的制约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语言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但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思维方式、语言心理、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所以翻译问题不仅仅是个语言的问题,还受到文化的制约。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在数字问题,比喻性词语问题,日常生活中的称呼和问候问题,颜色的偏好问题等四个方面的差异来阐述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小玲  张晓敏 《科教文汇》2007,(10Z):190-190
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式的,英汉隐喻存在着共性同时又相异。隐喻的翻译与语境因素、文化因素等密不可分。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视角来探讨隐喻的翻译,提出翻译时,应考虑到不同民族的文化习惯和隐喻特点。  相似文献   

8.
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式的,英汉隐喻存在着共性同时又相异。隐喻的翻译与语境因素、文化因素等密不可分。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视角来探讨隐喻的翻译,提出翻译时,应考虑到不同民族的文化习惯和隐喻特点。  相似文献   

9.
文化根植于特定的民族和社会。众多的文化和民族必然产生纷繁多样的文化现象。文化是具体的、民族的、异质的。任何文化皆具有民族独特性。翻译,既然是跨语言、跨文化的实践活动,则必然是跨异质性的艺术活动。翻译不仅要处理语言文字,还必须慎重研究与处理跨文化的异质问题。本文主要围绕外宣翻译的文化异质问题的克服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的语言势必反映该民族的文化.英语和汉语是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体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这也决定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交流上的障碍,即文化差异.就试图以习语为例,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历史典故这三个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直译、意译、解释等具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不同文化的交流。因此,是否了解各民族的社会文化及其之间的文化差异,是翻译工作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张丽平 《科教文汇》2008,(22):249-250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两种语言文化的传递和交流,容易受到母语语言规则和文化特点的影响。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相异干扰翻译时,便产生了负迁移。本文从语言特征和思维方式两个方面说明了母语负迁移对汉英翻译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朱英 《科教文汇》2008,(34):233-233
翻译既是语言的转换,也是两种语言文化的交流。因此,如何处理翻译中文化的因素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翻译不仅要掌握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语言来反映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音,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语言里充满了隐喻。隐喻不仅仅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方式,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这一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解释世界的视角。如何在译文里正确处理好隐喻的翻译,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风格与传统,它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而语言能力是人类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特殊的技能,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将语言文化特性分为五类:1.Ecology生态学;2.Material Culture物质文化;3.Social Culture社会文化;4.Religious Culture宗教文化;5.Linguistic Culture语言文化。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十分  相似文献   

16.
戴茗柯 《今日科苑》2006,(11):81-81
汉英两种语肓都承载着深厚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翻译是两种文化的转换。只有翻译与文化自然融合,才能达到民族间的真正交流。翻译是建立在了解两个民族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加以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来实现的。这些方法包括直泽、意译、直译加意译、注释、音译加注释等。  相似文献   

17.
文化的交流以语言为媒介,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传统的翻译研究历来比较重视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而对语言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文化现象则研究不够。成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承载着浓厚的文化信息,普遍存在于社会风俗,宗教文化,历史典故,传统习俗等等文化体系中,是一个民族的文明,文化积累的精华与结晶。同时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翻译要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传递成语中的文化信息,更好地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于是在此试图从文化翻译学的角度,从语用学的顺应论角度,从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顺应来研究成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翻译过程不仅是语言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播,而文化是差异则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程度的难度。本文主要阐述了处理文化差异问题的重要性以及进行适当的文化转换。  相似文献   

19.
文化具有民族特质,文化需要语言作为输入和输出的载体。因此,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规约、思维方式、价值标准等都是文化语境的构成要素,也就使得翻译实务不能脱离民族文化的背景,否则会有失偏颇。通过例举中英文混杂语实例,探析文化视角下翻译难题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传递与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昊 《科教文汇》2010,(17):135-136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跨文化活动的增加,翻译的重心逐渐从语言层面转移到了文化层面。文化空缺是文化信息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要障碍。笔者认为,汉英翻译中文化空缺现象的处理应本着文化平等的态度,找到蕴含文化内涵的语言转换规律,真正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