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对扁平足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RI图像和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对足骨组织结构和外形进行三维重建。测量了43对足样本的跖骨角度、舟骨角度、足弓高度等15项指标,探讨扁平足的形态特征和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扁平足与正常足在多数指标上都有显著性差异,发现扁平足的产生大多是由于足距骨前方的舟骨、楔骨及跖骨畸形造成,且原因多样,为扁平足形态的分类和矫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探讨运动性扁平足的原因,自1977年底以来。我对运动员的足弓问题进行了调查。一、对运动员中扁平足的调查: 1980年报考体院的345名考生中,扁平足占12.75%。西安体育学院77级到81级五届1291名大学生中,扁平足占15.83% 1978年陕西省第七届运动会240名田径和球类运动员中,扁平足占18.5% 第四届全运会少年组田径比赛400名运动员中,扁平足占23% 第四届全运会成年组田径比赛105名运动员中,扁平足占25.71% 1981年上海举行的全国马拉松竞走运动138名运动员中,扁平足占25 36%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扁平足对平衡能力的影响,为运动选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0名普通大学女生,运用足印法和三线法筛选出扁平足和正常足;再采用神经肌肉控制康复训练与评估系统(HUBER360)分别进行双足和单足平衡能力的测试。结果普通女大学生扁平足的检出率为35%;左右侧扁平足发生率(P>0.05)和正常足与扁平足的平衡能力(P>0.05),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结论女大学生扁平足检出率偏高,对普通大学女生的双足以及单足平衡能力均没有不良影响;扁平足女生应选择合适的鞋子,在长时间步行、站立后应对足弓进行放松,多参加一些高抬腿和弹跳的运动锻炼。  相似文献   

4.
足弓是脚的重要结构,有了足弓,使足富有弹性,既可吸收地面对脚的冲击力量,又可锁定中足关节,使脚变得坚硬,更好地推动人体活动。扁平足又称"平脚板",是指足弓降低或消失,有外翻畸形,站立时足弓塌陷,内缘接近地面,其发病率占人群的7.1%。如果临床上既有扁平足体征,又有主观感觉疼痛不适者,则称为平足症,其发病率占人群的0.86%,占扁平足人群的12.1%。扁平足,尤其是平足症对人的日常生活和运动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方卫飞 《精武》2012,(33):9-10
目的:探讨儿童正常足与扁平足的足底压力差异,为运动矫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3—14岁在较小学生进行足印测量,根据足印足弓空白区宽度将被检者分为正常足、轻度扁平足和重度扁平足,采用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对三组被检者足底压力进行测量。结果:轻度和重度扁平足儿童足掌和足后最的接触面积均小于正常足儿童,P〈0.05;而足弓区接触面积辊度和重度扁平足儿童均大于正常足儿童,P〈0.05。轻度和重度扁平足儿童前掌和足弓所受冲量均大于正常足儿童,而后跟所受冲量则小正常足儿童,P〈0.05。结论:扁平足在着地时压力中心更为密集,其足弓和足掌所受的冲量较大,可通过足趾收展、屈曲练习或足趾抓弹珠、足趾夹铅笔、足背抬沙袋等运动锻炼进行矫治。  相似文献   

6.
湘西南侗族青少年足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湘西南侗族青少年足型及其发展趋势 ,按活体测量要求 ,对湖南省通道和靖州侗族自治县 1343名侗族青少年 (7~ 18岁 )的足长、足宽进行了测量 ,并按足宽足长指数进行分类 ,结合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侗族青少年的足长、足宽分别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16岁时接近成人水平 ;足长与足宽之间存在正相关 ;足型以中间型最多 ;侗族与汉族青少年足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意义 ,与畲族青少年足型分布的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7.
足弓X线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小引国内有不少作者,对足弓结构、足印测量、平足对体育活动的影响等,已做了不少研究,多数人认为,足弓对弹跳没有什么关系,甚至认为扁平足具有超过正常足的运动能力。本文试图从足弓X线测量和形态结构、训练年限、弹跳能力等调查,对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现状,足型及其与弹跳能力的关系等作初步的分析,为选拔运动员时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本文选择1981年2—3月在漳州训练基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扁平足的弹跳和耐久力差,不少教科书曾写道:“扁平足使足的弹性减小或消失,不能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使劳动能力有一定丧失”。但也有的教科书上提道:“……也曾偶尔见过一些情况,完全扁平足有很大‘弹跳性’”。1964年上海第一医学院范振华等曾对第一届全运会1,673名运动员的平足进行了调查,并与716名普通医科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进行了对比,发现运动员中扁平足发生率(11.7%)高于普通大学生(6.42%)。但历年在体育专业的招生及选拔运动员上,对于平足仍有争论。国务院科教组卫  相似文献   

9.
扁平足的形成是因为儿童少年时期生长发育迅速,有些孩子肌肉力量的增长和身高体重的增长不相适应。足部肌肉、韧带松驰无力,或下肢受到异常、过度负荷,引起足弓塌陷。多数人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症状,少数人站立过久或跑跳过多时才有足跖和小腿不适及疼痛的感觉。儿童少年患扁平足,若及时进行矫正体操的练习会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到成年时期再矫正效果较差。在对我校近三年的小学生体检分析中发现患有扁平足的学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分别占当年体检人数的11%(1999年)、13.5%(2000年)、14.2%(2001年)。扁平足人数逐年上升的原因:①…  相似文献   

10.
扁平足的特点是足弓很低,脚板(足底)大部分或全部平贴在地上。 根据调查,在青少年学生中大约有25%~49%的人有扁平足。这种症状会引起下肢血液循环障碍,步行容易疲劳,足蹠部疼痛,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有以下4个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客观测量的体力活动水平为基础,分析不同持续时间活动的频率及其占总活动时间的比例,从而掌握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簇集特征。方法根据知情、自愿原则,在上海市杨浦和宝山2个区共招募306名学龄前儿童为受试者,通过连续7 d佩戴加速度传感器ActiGraph GT3X+测量其日常体力活动水平,在此基础上将每次体力活动按强度和持续时间进行分类,并统计不同持续时间的活动平均每天出现的频率及其占总累积活动的比例。结果共有146名受试者[男85名,女61名;平均月龄为(57.7±5.0)月]7 d测量数据均有效,被纳入最终统计分析。发现采样间隔为1 s时,学龄前儿童平均每次体力活动持续时间≤4 s,且70%以上的中等强度和大强度体力活动持续时间为2~3 s。结论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以持续时间较短的零星活动为主。为准确测量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特别是中到大强度体力活动水平,宜采用较短的加速度传感器采样间隔(如3 s或更短时间)。  相似文献   

12.
以青年田径运动员足型研究为背景,基于足部扫描仪输出的三维足部点云数据,设计和实现足型参数自动测量软件系统.系统定义了12个测点和18个测量参数,给出了无标记点的测点自动识别方法和足型参数自动测量的方法,其中,围度和面积测量采用基于平面散乱点集的区间B样条拟合方法.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和易用性等特点,实现了足型参数的全自动测量.同时,允许用户对测点位置进行交互调整,提供了自定义测点和测量参数的功能.实验结果说明,该测量方法在自动识别率和准确率上都已经能够满足足部测量的需要,并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已成功应用于田径运动员的足型参数测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耐力训练对心肺功能的影响与ACE基因I/D(插入/缺失)多态性的关联性,为长跑运动员基因选材提供标准与实验方法.方法测定102名北方汉族新兵,经18周的5 km跑耐力训练前后最大耗氧量((V)O2max)和通气无氧阈(VT),并应用PCR-AFLP方法检测其ACE基因I/D多态,观察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结果ID型和II型的(V)O2max变化率(△%)显著高于DD型(P<0.05);△VT时O2的变化率(△%)在基因型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II型的变化显著高于DD型(P<0.05).结论ACE基因I/D多态与耐力训练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有一定关联.其中,I等位基因在(V)O2max和VT的训练敏感性方面具有较明显的遗传优势,而II基因型携带者对VT的耐力训练可能更敏感.  相似文献   

14.
国际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武汉体院、湖北省自由式男子摔跤队43名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创伤调查.43名运动员中,伤39名,患病率73.68%;查出伤病68人次,人均发病率152.9%.调查结果表明:训练场受伤占96.55%;损伤主要发生在专项训练时,占89.66%;损伤性质以急性转慢性为主,占66.18%;以膝(66.17%)、腰(19.12%)、手(8.83%)为好发部位;占全部损伤的94.12%.以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最多(45.59%)、腰肌筋膜炎次之(14.70%)、膝部半月板损伤9例占13.24%.影响训练的创伤占44.12%;治疗总有效率61.76%;在病因中以专项训练因素为多见,占67.65%,其次为身体训练、训练安排及比赛因素等,其中以专项训练过多最为多见,占70.59%,其次为技术失误及误伤、缺乏保护等.作者指出,提高技术训练水平、加强训练场医务监督、重视急性伤的处理是减少创伤患病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广西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古典式摔跤队30名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创伤调查。30名运动员中,伤29名,患病率97%。调查结果表明:损伤以腰背(16%)、膝关节(15.3%)、肘关节(13.7%)、头颈(12.2%)为好发部位,占全部损伤的55.2%。损伤类型以扭伤(32.3%)最多、拉伤(24.2%)次之、挫伤占(16%)。损伤性质以急性为主,占61%;影响训练的创伤占47.4%;在病因中以有伤未休息多见,占23.1%,其次为慢性劳损、过度疲劳、技术失误等原因,各占12.8%。  相似文献   

16.
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各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具有较高的先天素质,运动员的形态是几大素质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因为形态的不足会直接导致运动能力的下降。要想在较低的条件达到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是比较困难的。目前,各运动队在选材中排斥“扁平足的运动员”,认为扁平足对跳跃和持久运动有较大的不良影响,运动中易出现下肢、特別是小腿和足的早期疲劳现象。但是,近来国内有些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调查分析,认为运动员有扁平足对运动没有太大的不良影响。这是由于有许多从事跳跃、赛跑运动、并有很高运动年限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都相对地  相似文献   

17.
将400名入伍新兵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体能训练中实验组实施干预训练方案,对照组按部队现行方案组织训练。两组训练时间和场地条件相同,经8周训练后的结果表明:(1)两种方案均能有效减少新兵体脂含量,促进瘦体组织增长;(2)实验训练方案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新兵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3)两种方案比较,实验训练方案优于部队现行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结合健康教育对隐形肥胖大学女生体成分的影响。方法在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三年级女生中,采用自愿、知情的原则征集180名志愿者,利用In Body-520人体成分仪筛选出40名隐形肥胖者,进行18周的有氧运动和健康教育干预,在第6、12、18周利用BIA法进行体成分测量,与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在180名大学女生中,隐形肥胖者40名,占总人数的22.22%,占体脂率(BF%)≥30%人数的78.43%;中心性肥胖者(WHR>0.8)48名,占总人数的26.67%。经过18周的有氧运动和健康教育干预后,完成实验的40名女大学生BF%和WHR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体重指数(BMI)和肥胖度虽有降低但不明显。结论对于肥胖的判断,BF%较BMI更具科学性,隐形肥胖对女性健康更具危害性;18周的有氧运动和健康教育干预可减少大学女生的BF%和腰臀比,改善身体形态。  相似文献   

19.
马晓凯  朱政  孙晨  赵胜  曹振波 《体育科学》2022,(4):43-49+97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构成时长特征及其与体质健康间的关系。方法:在上海市3个区招募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各360名,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要求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身体形态及素质测评,使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其身体活动水平,统计不同时长分类的MVPA时间(零星:0<单次MVPA<5 min;短时:5≤单次MVPA<10 min;中长时:单次MVPA≥10 min)。有效样本为每天佩戴加速度传感器10 h以上,每周佩戴至少4天(3个工作日,1个周末日)。结果:共407名9~14岁儿童青少年符合数据纳入标准,其中男生185名(占45.5%),四年级学生223名(占54.8%),BMI中位数18.6 kg/m2(16.4,21.0),达到平均每天60 min及以上MVPA的人数比例为6.6%。儿童青少年MVPA构成中,零星MVPA占比最大(占59.9%);男生中长时MVPA占比(占24.4%)显著高于女生(占12.3%)(P<0.05),而零星和短时MVPA占比趋势则相反(P<0.05,P=0.033);四年级学生零星MV...  相似文献   

20.
关于速滑运动员外伤及其预防措施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 运动外伤的基本情况 为了搞清运动创伤的现状,通过问卷、专访、谈心、座谈等多种形式,对我基地57名运动员(速滑队员41名,短道队员16名)进行了全面的了解。有外伤的42名,占被调查人数的73.7%;无明显外伤的15名,占被调查人数的26.3%。其分类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