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付丽云 《文教资料》2009,(28):57-59
随着旅游产业在晋城的迅速发展,导游词翻译工作也势在必行。鉴于本地导游词翻译工作的发展缓慢且翻译结果不统一的现状,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首先分析了导游词的翻译目的:“传播晋城文化”,然后提出了晋城导游词翻译可以采取的策略,以期达到推进晋城导游词翻译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每年国内旅游景点都会接待大量的外国游客,对导游词英译的需求也加大。本文从翻译目的论角度出发,探讨中文导游词的英译问题。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行为的过程。本文首先从导游词文本的特征和功能开始分析,指出导游词译文的目的是使外国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了解景点的相关信息,体会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以该目的为准,翻译过程中应考虑导游词文本兼具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和呼唤功能的特征,在有关翻译要求的指导下遵循"目的"原则,并同时以景点导游词的译文为例提出相关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作为展现旅游景点风貌的一个媒介,涉外导游词的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功能目的论角度来看,翻译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也即翻译的目的性原则。涉外导游词的翻译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在导游翻译活动中,译者必须把“目的性”纳入考虑范围,仔细揣摩翻译在目标语境中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从译文语体、读者反应和译语文化三个方面出发,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功能派翻译理论从全新的视角诠释翻译活动,尤其对导游词翻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我们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出发,结合翻译目的和原则,对导游词翻译的特点、翻译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探讨,该研究有助于通过翻译向国外游客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涉外导游词翻译策略的选择,除了与翻译目的、读者层次、作者意图等因素有关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本功能。因而,涉外导游词的翻译应在归化与异化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其功能来确定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明丹  陈彧 《海外英语》2013,(3X):155-156
导游词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渠道,里面富含众多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信息。导游词的英译过程应该充分考虑导游词的文本类型和特征。通过选取例证并对例证进行详细地分析,建议在旅游翻译中,宏观上应分清旅游文本功能,遵循以交际翻译法为主,语义翻译法为辅的原则。微观上探讨如何根据翻译原则灵活地采取删减及改写等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7.
导游词的文本功能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组马克提出的翻译法选择方法论,及其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法理论,文章认为导游词的翻译应运用交际翻译法,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导游词翻译的目的是实现导游词的信息和呼唤功能,并以新疆景点介绍的英译为例,根据译文接受者即外国游客需要的基础上,对源语信息进行增、删、改等处理,以便最佳地实现译文的信息和呼唤功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涉外旅游业也呈现出繁荣景象,导游词在旅游英语中的翻译显得越加重要。在新疆导游词翻译中,民族区域特点明显,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对应词缺失的问题十分突出,导游词错译的现象也很严重。在导游词翻译的具体过程中,时常运用增译、略译、直译、意译等翻译技巧。同时,新疆导游词翻译与内地有所不同,导游词的翻译是新疆地区文化间的传译而不是文本上的翻译;作为中国最西北的边疆地区,新疆地区的导游词翻译尤其要注意译与不译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吴敏 《文教资料》2011,(4):41-44
导游词翻译是一种复杂的双语转换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涉及作者、译者和读者多个主体的复杂的思维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导游词翻译的过程就是研究导游翻译思维的过程。导游词翻译活动除了涉及思维因素外,还受到翻译的主客体、语言、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导游词汉英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某些意义走失和文化缺失的现象。有基于此,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有效地对导游词汉英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信息缺失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10.
翻译过程中需注意的因素是整体翻译的文本功能和翻译行为的目的。作为旅游景点重要构成的佛教寺庙导游词的翻译,要结合英语国家游客背景,考虑游客对我国佛教文化理解和欣赏的程度,运用功能加忠实原则,归化异化相结合对景点导游词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