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6 毫秒
1.
上周五上午第二节是语文课。我们像往常一样,做好课前准备,等待郭老师来上课。可是当美妙、悦耳的上课音乐完了之后,郭老师还没来,我就和梁娇说起话来。当时教室里乱嗡嗡的。过了一两分钟,班里立刻鸦雀无声。我想:“一定是郭老师来了。”我朝教室门口望去时,只见郭老师笑容满面地站在门外,凝视着我们。郭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语文》和《语文课课练》。他刚把门关上,教室里立刻迸发出一阵笑声。原来,郭老师戴了一顶土色的帽子。郭老师帽子的表面可能是皮革的,也有可能是灯芯绒的,帽沿很长,老师说有9.5厘米,是黑色的。帽子上面还有几个英文…  相似文献   

2.
郭老师整整花了二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将诗歌读、背了十三遍。这在公开课甚或常态课上几乎都是不可思议的行为。有意思的是,郭老师在这二十分钟中没有任何的"主题性"暗示,只是在重复着读、背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前一段时间,郭初阳老师在一个散文教学的主题活动上,执教了法国作家于勒·列那尔的两则散文小品。这一课郭老师以其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解读、独特的设计让所有的老师(也包括上课的学生)记住了他的散文教学,也记住了法国作家于勒·列那尔和他的两则动物散文小品:《天鹅》《蟋蟀》。  相似文献   

4.
郭祖彬 《班主任》2006,(11):45-45
不知从何时起很少听到有学生喊我"郭老师"了,无论是在课下,还是在课上;无论是他班的学生,还是我班的学生,都一律称呼我"老师".起初,我并没有什么别样的感觉,觉得学生不带姓称呼老师,有一种亲切感,就好像我们经常叫某某时,往往省去姓而直接称呼其名一样.可是最近我发现,几乎所有学生在称呼某某老师时,都省略了姓氏而直呼"老师".我隐约感觉这里面似乎潜藏着一种不和谐的因素.试想,如果所有学生都不带姓氏而直呼"老师",那么"老师"这个饱含神圣感情的词汇岂不变成了一个空洞干瘪的某类人群的简单命名?  相似文献   

5.
一、缘起 2012年4月26日,"散文名家大讲堂"活动在浙江省宁波七中举行,宁波江东区教研员刘飞耀老师邀请郭初阳老师给初一的学生上一节自选文本的散文课,郭老师选择了法国作家于勒·列那尔的《天鹅》和《蟋蟀》.  相似文献   

6.
一日,我去图书馆还杂志,顺便就看到了《言说抵抗沉默》,这书名让我感到一种力量。打开来,是语文教师郭初阳的课堂实录。我一目十行地浏览,扉页上是诗人北岛翻译的一首《预感》,开篇竟然是学生的一篇序,结尾道:"我以为,许多语文老师和他们上的课是墙;郭初阳和他上的语文课是窗,一扇干干净净、透明的窗。"这"窗"立马就打动了我,被我带回了家。  相似文献   

7.
从"郭大哥"、"郭师傅",到"郭大爷",人们对他的称呼有很多种;从"郭大傻"、"郭大侠",到"郭大使",他被越来越多的人铭记;从"铁山楷模"、"爱心使者",到"雷锋传人",他的事迹在一代一代人中传递。郭明义,入党30年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人生传奇。  相似文献   

8.
我和郭家海老师并没有见过面. 五六年前,跟郑桂华博士聊天的时候,听过这个名字,知道是一位有想法有追求的语文教师.但是一直没有机会看到郭老师是个怎样的人,他的写作教学研究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去年11月,上海市写作学会教学峰会在格致中学举行,王荣生教授请郭老师来介绍研究成果.我去晚了,没听到他的发言.听崇明的教研员说,郭老师的量表细致周到,但感觉有些烦琐.远远地看一眼台上的郭老师,安静平凡,可惜没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编辑《写作教学内容新论》的时候,和叶黎明博士聊天,再次说到郭老师.这次,我决定认真了解一下郭老师和他的写作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今天的数学实践活动课郭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新问题。同学们知道,我们学习数学是为了能灵话地应用它,让它帮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看看今天的实践活动课对你们有什么帮助吧。在今天的数学实践活动课上,郭老师带领同学们把几个土豆放在一个圆柱形的玻璃容器里清洗,当郭老师把清洗完的土豆从容器里拿  相似文献   

10.
杨峰 《中小学电教》2009,(7):152-153
<正>曾经有一学校的老师向我诉苦:学生当着他的面就问:"老师这节课能玩游戏吗?"老师说:"不行。"孩子回了一句:"那这节课有什么意思?"……这样的现象不是少数,只是没有几位老师愿意像他这般袒  相似文献   

11.
正"亢老师,给你两张纸条。"下午放学后,担任我们班数学课的郭老师走进办公室。我伸手接过纸条。"这是我上数学课从你们班学生手上抢过来的纸条。"郭老师接着说。"谁这么调皮,这么不遵守课堂纪律呀?一定要严厉批评一下。"这时我看到一张纸条上用两种笔迹写着"我的玩具车不要了,卖给你40元,30元也行。""我不要,偷不着。""这是谁写的?还偷不着?"我向郭老师询问。"上面是赵乐写的,下面是钱小春写的。"郭老师说。"我一定得找他谈谈,什么叫偷不着,肯定是想偷家长钱,一定要把学生这种想法扼杀在萌芽时期。""这张纸条呢?还大哥,难道我们班还有小团体?""这是孙玉写的。"我仔细一看,只见上面清晰地写着:"大哥,你把朱可顺叫出来,他不听话,我们打他。"不敢置信,这句话竟然出自大家公认为忠厚老实、好学的学生之手。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了圆的周长这部分知识后,郭老师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数学活动课,这堂课不同于我们以往的上课模式,真正是一节“做中学”的数学课。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制作笔筒来学习数学。郭  相似文献   

13.
提起眼前的郭校长,都觉得他是个严肃认真的人,凡事言出必行,颇具大家风范。他十分注重时间观念,常常情不自禁地走在时间的前面。记得上学期的一天早上,我们五年级的语文老师要到济宁去听课,说好了九点钟在校园内集合出发,可是那天由于我忘记提前与老师调课了,结果忙活了好半天才将这事搞定。我三步并作两步地来到集合地点,眼看车就要开动了。这时从车里探出一个脑袋来,原来是准备随车同行的郭校长,他瞧我慢腾腾的样子,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小陈,今天听课对老师们都非常重要,你今天没有守时啊,耽误了大家的时间,罪过可不小呀。以后凡事都需要…  相似文献   

14.
初识郑春和老师是在他为北京市海淀区理科教师作的一次有关"探究性学习"的讲座上,年过花甲的郑老师精神矍铄,讲起课来思路清晰。他从自己将近40年的教学经验出发,深入浅出地把"探究性学习"理论介绍给了在座教师;他列举了自己女儿和小孙子的很多成长趣事,生动地为学员们阐释了培根、卢梭、苏霍姆林斯基、布鲁姆、杜威  相似文献   

15.
正每次听张晓刚老师的课,都是一种享受。他的课行云流水,让人回味无穷;他的设计启迪思维巧妙,动人心弦;他的对话智慧幽默,让人在愉悦中多了一份思考。近年来,张晓刚老师执着于数学复习课的研究。他的课堂向一线教师传播着这样一个理念:小学数学整理复习课不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它更多的是一个加深理解数学知识、扩大数学知识联系、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过程。而我们的复习课常常是偏重做题,缺少"构建"和"悟"。那就让我们走进张老师《关于圆的探究》的复习课去感悟吧!片断一:上课前交待目标  相似文献   

16.
将自信唤醒     
课代表搬着作业走进办公室,我迫不及待又胸有成竹地问:"拿彦超的作业来我看。"课代表嘻嘻一笑:"老师,他交了一个空本子。"我的脸当时就热辣辣的,他的食言让我生气,课代表的一笑又叫我羞愧,气不打一处来,真想叫这个小家伙来痛斥一顿:小小年纪竟然花言巧语哄骗老  相似文献   

17.
今天上午第一节是三井老师的课。三井老师走进教室,发现格尔木还没有来,就问他的铁哥们龙飞:"格尔木怎么没来?"龙飞说:"今天早晨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今天要去医院检查一下。"三井老师问:"他得了什么病?严重吗?你怎么不早点跟我说呢?"  相似文献   

18.
郭老师是一位班主任,有一天,他看到了一位学生班长写的班务日记: 2000年4月12日星期三晴今天,班上绝大多数课的纪律都好……只是历史课的时候纪律较差。几乎没有同学听欧老师讲课,我也没听。我觉得同学们这  相似文献   

19.
老师,您好     
<正>郭老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她圆圆的头上经常扎着一条长长的马尾辫,一对弯弯的眉毛下面长着一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甜甜的笑容让我们感到很亲切。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写,很想去问郭老师,可又不敢开口。因为我怕老师会说我上课不专心,于是,我就偷偷地瞟了郭老师一眼。郭老师正巧转过头来,好像知道我有问题要问她似的,说:"许重  相似文献   

20.
一天,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品德课,内容是采访一位老师。"采访老师,那老师不成了大明星了吗?"正好下节课是体育课,我就决定采访孟老师。上课了,同学们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来了!孟老师来了,孟老师来了!"果然是孟老师来了。只见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