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学”——以问导学,学为中心在一些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照葫芦画瓢”模仿教师练习,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学、练、赛”一体化的视域下教师要切实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改变注重“肌肉记忆”的单一的、反复重复的训练模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是哪、我要去哪里、怎么去、需要教师提供什么支持、我到达了吗”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品德品德是教师修养的首要,俗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要帮助学生区别真伪,善恶,美丑,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和道德品质。为学生形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世界观,做“四有”的新人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道德品质方面能够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和模范的行动去教育和感染学生,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必须懂得,教师的思想、感情、语言和行动对学生时时处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青少年儿童的模仿性很强,而且特别喜欢自已的教师,把自己的教师当作学习的楷模,甚至把教师的兴趣爱好、走路、动作姿势、说话神态,都作为仿效的样板。特别在校的体育教师任课班级多,接触学习面广。这就明显地向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时  相似文献   

3.
自从新课程颁布到实施以来,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大家是争论不休,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问题,是不是就是让学生自由地选择活动项目,就象在超市里买东西那样?学生就是“顾客”就是“上帝”?老师就应该必恭必敬,充分满足学生的各种要求?就我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几年实施下来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在因素。根据多年教学实践 ,就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了探讨 ,进一步探索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新途径。1 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语言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的言语表情应根据教材的内容性质以及学生的情况而灵活运用 ,生动形象而富有情趣的语言则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练习“前滚翻”时 ,团身要紧 ,教师可形象地称为“团成球形” ;练习支撑跳跃时推手要快 ,比喻为“手像碰到烫手的铁板”。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教师要善于用诱导和鼓励的语气 ,使学生消除畏惧的心理 ,从而增强信心。2 准…  相似文献   

5.
1.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勉励性现代管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硬的命令,一开始就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他们的活动热情。如:教师布置学生跳高:“你们必须给我跳过去,跳不过去的要受罚”。学生听了心里不舒服,  相似文献   

6.
教师若能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示范动作的艺术性,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更好地收到示范效果,我认为还需要了解示范动作的“六性”。一、示范动作的必要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仅用语言很难使学生理解完整的动作要领和掌握正确的技术环节。如果教师在适宜的时机进行动作示范,就能够使学生对技术动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能对讲解起到补充作用。学生可  相似文献   

7.
一、心理暗示法 选择训练方法应以学生乐意接受,不抵触,愿意练为前提。要变“要我练”的被动地位为“我要练”的主动地位。包括教师暗示,学生自我暗示。 教师暗示分为:目标暗示,激励暗示。 目标暗示是教师把800米训练的目的、作用告诉学生(可举例)。如磨炼你的意志,使你成为一个勇敢者,为你中考以及将来,走向成功…… 激励暗示是教师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如:800米你肯定跑得好,你的学习劲头,身材条件证明一定能跑第一,除非你自己不想跑好……训练成绩有进步,就应多多表扬,多用“天才”、“聪…  相似文献   

8.
影响体育教师语言力度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教师的语言力度,是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用语言有效地影响或改变学生心理和行为的程度。教师的语言缺少力度,就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所以,体育教师要注意影响语言力度的因素。 一、知识因素。体育教师知识越丰富越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讲授效果就好。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巩  相似文献   

9.
画龙而后点睛,笔墨不多,着力一点,龙头龙尾顿觉跃然在纸上,“活了”起来。从“画龙点睛”,我联想到体育教学,有的老师认为,自己多讲一点,多做一点,学生才能多得一点。面面俱到,繁琐哲学,犹如画龙者不注意“点睛”,而在片片鳞甲上细描细画一般。结果在时间、精力上花了不少,“龙”却活不起来。可见,教学中教师学会“画龙点晴”这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究竟如何点法呢? 一“画龙点睛”首先要准。第一,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指点”的语言要准确,运用语言时,要准确地讲明动作要领,准确地运用概念和术语进行比喻。如教师用鞭子来形容排球扣球的手臂动作,因扣球与甩鞭子的发力过程是一样的,即用肩关节带动肘关节,腕关  相似文献   

10.
一、提高口头交际能力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英语要从听开始,教师要抓住这一环节。学生听准了才能说对,说对了才能尝到说的甜头。只 有合理、有效地支配时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听、说能力较差,也很少得到训练。针对这种情况,从新生入学开始,就逐步使用简单、易懂、语速较慢的英语授课,尽量避免使用汉语,学生渐渐地习惯了这种语言环境,听的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事实上,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一种胆怯心理,害怕出错丢丑。因此,首先要用各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身体语言”消除学生上课紧张、害怕提问的后顾之忧。教师说话时“眉飞色舞”、“慷慨激昂”、“手舞足蹈”会大大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所以课堂上要尽可能使用动作、表情及带感情色彩语调、语气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们学会自然使用英语,并且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于害羞而不愿意说英语的学生,采取让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1.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 ,我常发现一些学生的语言贫乏 ,苍白无力。真是心中有话说不出 ,眼前有景道不得。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说 :“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学生的“厚积”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怎么会“薄发”呢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钢筋水泥 ,就建不成高楼大厦 ,同样道理 ,没有足够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 ,也就无法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正如章熊先生所说 ,离开了语言材料 ,一切关于语文能力的侈谈 ,都是空中楼阁。江苏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一再强调 :要千方百计地丰富学生的语言仓库 ,想方设法使学生积淀相关的语言经验。…  相似文献   

12.
数学的教学,最终要教师本人落实到课堂中去,要做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求我们教师“凡是你教的东西,就要教的透彻”。教师只有不断揣摩教材,才能对教材有独到的体悟,在课堂教学中也才能做到“精彩纷呈”。数学教师的教学,就应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火热,享受数学中生动的故事。把数学的形式化逻辑链条,恢复为当初数学家发明创新时的火热思考,做到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13.
浅谈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传统的体育教学相比,开放式体育教学在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并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地分析体育课的实质和价值,从而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不少中学体育教师谈到心理学时,总觉得有点儿神秘。其实不然。一堂体育课的开始,教师总要发出“立正”的口令。为什么要叫“立正”呢?这就是通过语言刺激,使学生的注意集中和指向于教师的讲解、示范。所以,当你一开始上课时,就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了,只不过是不系统而已。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实质、任务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每时每刻都会产  相似文献   

15.
1998年4月的一天下午,我代表体育组上一节二年级体育研究课。看到很多领导和教师都到场听课,学生和我都真有点儿紧张。 今天我教的游戏是“山沟里的狼”。当我讲完“勇敢的小白兔”的小故事,介绍了游戏名称、方法和规则后,只见“兔哥哥”、“兔姐姐”戴着头饰领着一队队“小白兔”进入起点线场地;两个男生戴着头饰扮作“大灰狼”张牙舞爪地进入“狼窝”。 游戏开始了,我戴着头饰扮作“兔妈妈”带着“白兔”队冲过“狼窝”,还不时用语言鼓励“小白兔”,要他们团结起来,开动小脑筋想出办法,机智勇敢地冲过“狼窝”,让他们举起…  相似文献   

16.
<正> 游戏方法: 学生排成若干横队或走成一个圆圈,各自保持一定的距离,教师先说一种动物或机器的名称并做动作,学生就模仿做几次动作并把动作名称念几遍。如教师说“马儿跑!”学生就原地跑几次,并口念:“跑!跑!跑!跑!跑!”,教师说:“飞机飞!”学生就立即两  相似文献   

17.
古人曰:“教不严,师之惰”。意思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积极地引导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否则就是教师之过。在我们业余训练工作中,同样必须贯彻“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的原则。这种“严”,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对学生技术规格和训练作风上的严格要求。对学生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教学中,体育课的准备活动都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的,学生无须考虑准备活动应该怎样进行,而只是机械地重复教师所做的动作而已,对究竟为什么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应如何做,学生了解甚少。我认为这是教学中的一大不足。因为这种方法只是“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学生难以终身受益,一旦学生离开教师,大多数人将不知如何做准备活动。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即教育最本质的东西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教会学生自己做准备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能力,而且还可以预防伤害事故。下面就谈一谈我在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自己做准备活动的。  相似文献   

19.
知足者富     
从前,有两个朋友看到一位哲学家从丛林中惊慌失措地跑出来。他们问他为什么这么惊恐不安。哲学家说:“在那片丛林中,我看到了一个吃人的东西。”“你是不是说有一只老虎?”两个人不安地问道。“不,”哲学家说,“要比老虎厉害的多。我在挖一些药草时挖出来一堆金子。”“在哪儿?”两个人赶忙问道。“就在那片丛林中。”说完,哲学家就走了。  相似文献   

20.
一、看得清在体育教学中“看得清”是使学生产生“兴趣”的重要因素,示范、领做的位置,首先要让学生“看得见”;其次要让学生“看得清”,就是让学生看清动作的整个过程;第三要“看得准”,例如铅球教学,教师的“持球”动作不到位(因怕脏、没有贴紧颈部),学生一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