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尤凯  洪瑞 《中国传媒科技》2012,(20):196-197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国内外期刊间的竞争日趋剧烈.农业高校学报作为综合性期刊由于学科分类繁多,作者和读者定位不准确,在与专业学术期刊及SCI、EI源的期刊的竞争中,出现了诸多弊端,甚至被逐渐边缘化.因此,农业高校学报只有走品牌出版之路,不断的整合资源优势,才是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发展趋势.《东北农业大学学报》在打造期刊品牌的道路上不断进行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总结了如下几点经验:1、体现本校特色,服务“三农”,提高期刊影响力;2、合理优化期刊和编委结构,加强期刊定位;3、精心策划每期栏目,走特色办刊之路.  相似文献   

2.
文章围绕“中国大陆SCI期刊发表的中国大陆论文占中国大陆SCI论文的比重”这一指标,就其如何检索和计算、说明什么问题及相关启示展开论述。文章鲜明指出:中国大陆的SCI期刊目前依然主要为中国大陆学术界服务、20多年前中国鼓励发表SCI论文有合理性、中国大陆SCI期刊的发展没有跟上中国大陆科研的快速发展,同时认为此指标不能说明中国大陆作者喜欢或不喜欢在中国大陆的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文章认为:解决中国大陆SCI论文“外流”问题,需要更多的中国SCI期刊;时代呼唤“又强又大”的中国SCI期刊,但需要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3.
以儿科、外科、内科、放射、口腔5个学科发文最多的10位专家为研究对象,对这些高产作者在中文期刊和SCI期刊发表论文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数据显示:1)2000—2012年,本研究的目标作者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低于万方数据库,国内科学领域主要的学术交流平台仍是中文期刊。2)目标作者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我国的中文期刊发表的论文,在2006年进入平台期,随后呈下降趋势。2012年,5个学科SCI论文与中文期刊论文篇数基本相等。3)目标作者的SCI论文的被引频次中37.96%为国内作者引用。4)与中国科技论文外流整体情况比较,医学优秀论文外流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王燕 《编辑学报》2018,30(1):46-50
通过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第1批资助的46种SCI来源期刊资助前后的作者国际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并与41种未受资助的我国SCI来源期刊做比较,探讨该计划对其资助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的作用.结果表明:该计划对提升我国科技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期刊的作者国际化水平与期刊影响力具有较高的相关度.  相似文献   

5.
SCI林业期刊出版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国外SCI林业期刊的出版现状、借鉴其先进办刊经验,调查了2008年SCI检索的47种林业期刊,调查内容包括期刊基本信息、期刊评价因子、出版时滞、编委会及作者组成、数字出版等方面。并结合我国林业期刊缺乏国际影响力的现状,提出了明确期刊定位和编委会职责、合作办刊、转变期刊出版理念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保障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给出了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定义,提出从加强期刊自身建设、打造期刊品牌、培养学术新人以及争取政策支持等4个方面打造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长效保障机制.指出了加强期刊自身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包括提升刊物学术水平、提高期刊服务意识、加强期刊信息化建设等.介绍期刊推广与品牌打造的有效途径,包括被尽可能多的数据库收录、探索OA出版、参加/协办/举办学术会议、善用社交媒体以及倡导学术争鸣等.探讨从政策层面为科技期刊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的必要性,鼓励将优质的稿件发表在国内期刊上,改变目前国内“唯SCI论”的功利化倾向.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内目前利用SCI进行科研评价的现状,指出了过分倚重SCI论文数量评价学术成就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提出了在避免科研不端的前提下增加医学院校和医院SCI论文数量的4种思路,包括寻找SCI论文新的增长点、发表多种栏目的SCI论文、开展国内外科研合作和创办SCI期刊。  相似文献   

8.
崔丽华 《图书馆学刊》2010,(5):104-105,F0003
利用SCI数据库检索出有关蛋白质组学研究的5896篇论文,并进一步利用SCI数据库提供的结果分析功能,从作者、期刊、出版年限、学科、机构及国家角度,对5896篇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过程中,系统地阐述了SCI数据库的结果分析功能对学术研究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使用2015—2022年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CR)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近年来SCI期刊的影响因子(JIF)变化特征及其对科研评价的影响。研究发现,2015—2022年期间高JIF的SCI期刊比例增加,低JIF的SCI期刊比例下降,JIF整体出现连年上涨趋势,且2021、2022年涨幅显著增加。这说明SCI期刊的JIF正在经历泡沫式膨胀且情况日益加剧,而中国SCI期刊的JIF增长率更甚于世界平均水平。JIF膨胀表面是论文数量和参考文献列表长度扩张的产物,但受益期刊精英群体和受益作者群体的推崇才是其增长的内在驱动,其侧面反映了追求高JIF的学术风气依然高涨,将造成JIF指标的进一步强化和滥用,引发更多有关结构性歧视和学术公平性的矛盾。此外,JIF前50位期刊多数保持稳定,其中知名期刊家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国SCI期刊数量仅占世界总量的1.45%,在2022年JIF前50位期刊中只有1家,国际影响力较小。培育国内高影响力期刊,完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进行期刊质量、效益、贡献多维评价,并结合同行评议开展科研综合评价,是破“SCI至上”、弱化JIF膨...  相似文献   

10.
付晓霞  李贵存 《编辑学报》2015,27(6):514-518
本次BioMed Central(BMC)撤销中国论文的原因是同行评议专家的邮箱存在造假,进而影响了同行评议的公正性,造假行为是语言润色公司自作主张,还是论文的作者直接参与其中还有待调查.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一方面,BMC旗下的某些期刊对审稿专家审核不严格,同行评议过程出现漏洞;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学术评价体系存在对SCI收录期刊不加区分,"唯SCI是从"的倾向,造成中国科研人员存在发表SCI论文的迫切需求,在语言仍然是一大障碍的情况下,求助于语言润色公司就成了必然的选择.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修正唯SCI的学术评价体系,对SCI期刊区别对待,增大中文期刊在学术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增加论文刊后评价,同时,增强我国中文和英文期刊的整体实力,不断探索新的学术出版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