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地位不平等的人给予不平等的对待,这也符合正义。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无一例外地都实行间接的民主,这种状况要求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实行权力不平等。国家政治生活中权力不平等,符合正义原则;国家政治生活中权力不平等是权力的性质使然,权力之所以能够实现其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是由权力的合法性和整合性所决定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权力不平等具有合理性已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2.
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随即激发起了强烈的反应,不同的思想家们都在思考着这一重大的事件。1651年4月,霍布斯率先出版了《利维坦》,对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作出了论证,但无论是革命派还是保皇派都不认同霍布斯的观点。面对着这样的理论困境,另一位思想家洛克发表了《政府论》,解答政治权力合法性这一紧迫而尖锐的问题。尽管洛克运用自然法理论这一非历史性的逻辑假设来进行论证,但他成功地为"现代政治权力"找寻到了合法性的理论依据,由此实现了从传统政治权力向现代政治权力的转换。从思想史演进的维度来看,这是洛克留给后人最为重要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3.
多元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及传统政治理解合法性的丧失无疑是哈贝马斯话语政治思想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话语政治理论也是交往行为理论自身合乎逻辑的发展。所谓话语政治,就是在公民社会和政治公共领域的交往过程中,在话语合理化力量的推动下,通过制度化的法律媒介,以旨在实现生活世界合理化和对传统的价值和规范进行占有为目的的民主意见和意志形成程序。话语政治为我们的生活世界注入了理性和理想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制度反腐何以可能?反腐形势需要、领导重视和反腐经验都无法从理论层面提供满意的答案,这需要从制度本身的合法性出发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哈贝马斯的权力法制化方案重视法律在交往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发挥转换器的作用,不仅解释了权力腐败的制度根源,而且强调从权力法制化的层面制衡权力腐败。哈贝马斯的方案在权力监督、制度制定以及权力规范层面给我们提供了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5.
公共危机下的行政紧急权不同于常态行政权力,其具有权力扩张性、裁量增强性、超越法规性和程序简易性等基本特征。行政紧急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应当通过行政法治加以证成和巩固,在具体法律制度的框架内为其探索合法化路径,这主要依赖于行政紧急权力的创设性规制、过程性规制以及责任性规制来寻求和实现不同价值之间的协调平衡。  相似文献   

6.
学校的一个原型是养老,养老的本质应该是从三老乞得政治权力和话语权力。与养老相表里的学校,原来是政治生活的朝堂——政治权力的生发地和权力合法性的传承地。当代学校没有养老礼,却继承了从上一代获得权力的学校原型,所以,当代学校的根本在于授予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同时,民间寺庙、道观、祠堂,社祠,学校,其文化意义应该作等量齐观。  相似文献   

7.
大学行政权力随着大学发展和组织演变由学者权力让渡而来,同时承担着政府授权的公共管理职能。它基于大学本身需要和政府授权获得合法性存在。由于大学行政权力承担着大学的公共责任,同时又按照科层制进行大学管理,而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政治合法和资源供给,因此,大学行政权力从公共责任、科层制、政治合法和资源依赖四个方面建立了自己的合法性基础。目前,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存在的问题是逾越了自身合法性的限度,使它回到合理的位置上是"大学去行政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政治民主,不论哪一种形态、哪一种类型的民主,不论其中"民"的范围有多大,一般都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尊重和保护少数的原则。在民主政体中,多数规则已经成为判定政治权力是否合法有效的标准,而今更被认为是普遍性准则。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体现在:政治权力必须来自民众的自愿让渡;政治权力必须按一定的社会契约运行;政治权力的运行必须透明公开;政治权力的更替必须经过民的许可,不得私下授受。这是政治民主的基本要件,违背其中任何一条,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都将大打折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认为共产党人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必须受到人民群众的监督,提出了人民民主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秩序是人类政治生活的首要目标,良好的秩序是社会起性速行和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一定的秩序需要政治权力来建构和维持,但政治权力解决的是政治秩序何以可能的问题,政治秩序要持久存在.还必须具备相应的合法性基础,即建立政治权威。本文通过梳理中外学者对合法性基础理论的阐述,认为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基础主要存在于这三个层面;意识形态的规训性、政治过程的守法性和政治产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高校的政治权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的政治权力是高校中一种独立存在的权力,决定着高校的基本发展方向,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力量,是高校内外多种力量综合要求的体现。正确认识这种的权力存在及其特征,构建新型的"党委性董事会",对于正确区别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防止行政权力的过度膨胀,完善高校权力平衡机制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政治权力是高等教育与整个国家、社会相互作用的表现之一,是国家权力、市场力量和学术权威三股掌控大学命运的势力之中国家权力的具体体现,是目前高校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特征之一.通过辨析高校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探讨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思考高校"行政化"和"去行政化"的问题,得出了高校"去行政化"的理性逻辑和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术权力的不力,其威胁不仅仅是在于行政权力,更重要的是政治权力的挤压。政治权力代表着高校举办者的基本利益诉求,决定着高校的发展战略方向。但是,高校政治权力的至上性往往侵蚀高校应有的学术权力。因此,强化高校创新发展机制的关键在于扭转二者权力的扭曲,确立其对政治权力的审议监督权,以完善学术权力的内涵与机制。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的行政化源于建国初期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高等学校成为政府的附属物,与政府构成内部行政法律关系。高等学校去行政化不能依靠政府权力下放实现,只能通过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重构,取得行政权力、政治权力和学术权利之间的平衡。其主要措施是通过构建新型董事会,为政治权力找到正确归属地,平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利。  相似文献   

14.
政治权力合法性问题一直是学界所重视和关注的理论问题。长期以来,学界存在着经验范式和规范理论两种思路并进行了较为激烈的交锋。前者注重的是政治权力外在形式的经验式积累和构成要素的事实基础,后者注重的是政治权力的内在价值和正当性基础,两者共同对深化其认识做出了贡献。但是,政治权力合法性是受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可以从政治权力的前提性要素、基础性要素和关键性要素三个层面加以具体认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机关组织和管理国家的权力。法律不允许任何权力和掌权者以任何方式,随心所欲地违背法律规定而干涉公民的合法权利,超出法定限度而滥施权力.就要构成滥用职权罪.要受到刑法的追究.  相似文献   

16.
行政权力在我国权力结构体系中处于主导性的特定位置,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意志的实现程度,对权力实施有效制约以保证行政效率是现代国家权力运行的一条基本准则。探讨权力制约与行政权力高效化之间的关系,构想适合我国政治现实的行政权力制约机制,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记者:您认为,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在性质上有何区别?怎样才能实现二者在功能上的互补?何中华:按照我的理解,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区别,首先在于它们各自权威的合法性来源是不同的。在马克斯·韦伯看来,权力一般地说有传统型、魅力型和法理型这样三种类型。在现代法治社会,行政权力的合法性是来自合乎程序的授予。但这些都不同于学术权力的性质。学术权力来自学术本身的权威和声望,它是由学术共同体成员通过学术对话和学术竞争而自发形成的秩序自然赋予的。其次,学术权力和  相似文献   

18.
当今的高等教育机构"行政依赖"已成为顽疾,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边界混淆。对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适度干涉,严守教育行政合法性与合理性两大原则,将教育行政权力规范在法制、科学和道德编织的大网里。  相似文献   

19.
只有在紧急状态宣布之后,行政紧急权力的行使才具有正当性。行政紧急权力是紧急状态法律体系下的特定权力形态,而紧急状态法律体系是与正常法律体系相并列的特殊的法律体系,受宪法和法律的规制和调整,因而行政紧急权力不具有超宪性和超法性。从权力特性、权利保护、法律价值、社会秩序的角度看,行政紧急权力应当法治化。通过对行政紧急权力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规制,实现其法治化。  相似文献   

20.
责任政治要求政府对法律负责,构建责任政府是责任政治的核心。当前实现责任政治面临着现实的障碍——利益政治的困局。如何走出利益政治,过渡到责任政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逐步实现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