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理想主义,革命时期的毛泽东正确地处理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开辟了一条革命胜利之路;建设时期的毛泽东日渐超越现实追求理想,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伴侣,是战胜困难的利剑,是达向理想彼岸的舟楫。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与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品质。然而在笔者的调查中却发现,有很多本应该天真无邪活泼开朗的孩子却不同程度的存在自信心不足的倾向,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孩子自信心的缺失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又该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培养、建立自信,拥有乐观向上的积极人生态度呢?正是本文要阐述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孔子与庄子思想都是文化理想主义的,所不同的是孔子侧重于社会的关切,庄子则倾向于人生的关怀.两者并未因此而放弃对自己思想主流之外的另一方面的诉求,这就使得双方都具备了走向融合的先天基因.文化理想主义也因此而成为影响中国人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仁学是一种先验的目的.其政治理想虽然美妙.但在人为实施的过程中.则必然导致专制主义。我们欲求实现一个理想的社会秩序.应当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复杂性有充分的认识.尤其要警惕这种理想主义的陷阱。  相似文献   

5.
针对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改变英语课程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以及在英语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由过分重视语法学习这一极端走向只强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不敢理直气壮地抓语法教学这一情况,从多个角度论证了语法教学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并认为课程标准应改为:“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以防英语课程改革矫枉过正。*  相似文献   

6.
针对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改变英语课程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以及在英语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由过分重视语法学习这一极端走向只强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不敢理直气壮地抓语法教学这一情况,从多个角度论证了语法教学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并认为课程标准应改为"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以防英语课程改革矫枉过正.  相似文献   

7.
理想主义是知青一代作家的精神胎记、心理情结,是他们精神体验的源泉,艺术创作的原点。史铁生、梁晓声几乎同时走上文坛,他们都带着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走过文革与新时期,又在90年代以来的时代转型中,坚守理想情怀,走向各自不同的精神家园———神性向度与平民立场。梁晓声、史铁生是知青一代理想主义的双声:一个务实,从形而下层面批判社会的单向;一个务虚,从形而上层面祈盼神性的高标。  相似文献   

8.
办好学校,培育人才,是校长的神圣使命,是校长坚守教育理想、坚守教育信念的实际行动。校长要实现教育理想,要走向成功,就必须坚守校园。成功校长正是在教育理想的感召下,坚守学校,辛勤耕耘,几十年如一日,从而取得突出的教育业绩。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要改变英语课程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以及在英语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由过分重视语法学习这一极端走向只强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不敢理直气壮地抓语法教学这一情况,从多个角度论证了语法教学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并认为课程标准应改为:“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以防英语课程改革中矫枉过正:  相似文献   

10.
针对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改变英语课程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以及在英语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由过分重视语法学习这一极端走向只强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不敢理立气壮地抓语法教学这一情况,从多个角度论证了语法教学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并认为课程标准应改为:“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以防英语课程改革矫枉过正。  相似文献   

11.
作为理想主义的谭嗣同,其身上表现出鲜明的政治浪漫主义人格倾向。但同时在他的内心深处又纠结着中国士人在几千年传统政治化之中意陶而成的“圣君情结”,这使得谭嗣同在现实政治层面上又会表现出另外一种和革命浪漫主义完全不同的政治功利主义人格倾向。这对矛盾使谭嗣同常常处于两难境地,并影响着他一生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心态,最终导致了殉身于理想的政治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知识一向是惯于理想主义的,这一点似乎在中国尤甚。这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好,枯燥乏味的人类生活,随时都需要有超越性的物质给人的心灵点燃火焰。然而理想主义走到极致,事情却就往往不妙起来,大凡持着这种精神和情感倾向的人,多半会昂首于世界和社会的现实,即令活生生的现实与空疏的理想明明白  相似文献   

13.
舒婷诗歌的理想主义内涵及相对精致的形式与俗化倾向及极度散化,构成中国当代诗歌的两极,代表两种发展方向的选择。舒婷以超越困境、诗意化境界、乐观态度为基本特征的理想主义内涵,以重视韵律及语言锤炼为特征的体形式精致化,更有可能代表中国诗歌的合理方向。过分俗化、丑化以及毫无限度的散化,并不符合诗歌体的历史、心理与逻辑定位,也不利于诗歌充分发挥体的特殊优势。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在各级各类优秀教师的评选活动中,出现过分强调师德的倾向,有时师德成了绝对指标或唯一指标。这种对于师德的过分强调,使得教师在传承文明方面的真正作用被遮蔽了,长期的遮蔽则会导致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及反智倾向。  相似文献   

15.
袁中奇 《考试周刊》2009,(5):204-205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强调:要“改革课程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谨性、过分注重经典知识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要“改革教材脱离学生生活经验,难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需要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荀子认为作为人的本然状态的人性是恶的,但人的类本质却是是善的,二者造成了本然的我和理想的我之间的张力;荀子认为教育就是一个化性起伪、使本然的我走向理想的我的过程,因此特别强调作为外在权威——师法的重要性。这一人性论倾向导致了荀子教育思想中的权威主义。  相似文献   

17.
如何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批评,这是当代文学批评者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而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现代历程的考察,可以让我们摒弃那种盲目乐观或悲观的态度。传统并非一成不变,它在旅行中走向现代和未来。如果把重建的结果当作一个理想的范本,其可能性是值得怀疑的。寻语的过程即是一种重建。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前进才不至于走向理想主义的陷阱。  相似文献   

18.
理想主义教育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的起点,它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中国历史不乏理想主义光辉的照耀,但是由于民族传统中对浪漫主义诗性理想的关注,以及中国人特有的从现实主义理性理想到浪漫主义诗性理想之间的自由转圈,虽然我们在很多人身上都可以看到理想主义的影子,但是中国社会中仍然需要呼唤更多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邓小平都是性格非常鲜明、丰富的伟人,由此决定了他们的思想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表现出来的“民主的开明的现代意识”、“沉着冷静的应战能力”、“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和“以立为本的建设倾向“与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表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的道德色彩”、“英雄主义的挑战色彩”、“理想主义的浪漫色彩”和“破旧立新的革命色彩”几乎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强烈对照。  相似文献   

20.
办什么样的大学,是对理想目标的一种价值追求。大学要倡导和守护理想主义。理想主义的本质就是崇真、向善、求美、务实。在我看来大学精神是一种为了崇高理想而奋斗高水平的文化品位、独立品格的价值追求,首先是以人为本的精神。还有就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着眼未来的超越精神和自主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等。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具有超越物质存在的历史价值。这正是我们今天研究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