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题记]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回顾革命历史,重要的是为了学习和总结长征革命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长征中的革命精神,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我们学习、研究长征精神,就是要学习红军长征时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维护党的统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坚持严守党的纪律,紧密联系群众;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高尚思想品德;坚持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坚持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  相似文献   

2.
红军长征是党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爬梳红军长征期间特别是在贵州的文献资料及现存的革命遗迹,并借鉴吸收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红军长征中的宣传工作的有关方面进行了探讨和考证。分析了红军长征中对宣传工作的重视、结合各种形式的标语、歌谣、布告以及大量实际行动的证明指出了红军宣传工作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同时分析指出,红军的宣传工作客观上宣传和扩大了红军,振奋了军心,鼓舞了士气。  相似文献   

3.
长征中长汀籍军医——共和国将军傅连暲、涂通今、叶青山为红军长征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因陋就简、救死扶伤,保存红军有生力量;发挥中医药优势,探索中西医结合,培养红军医疗队伍;积极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方针,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体现了可贵的长征精神、红医精神。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红军长征过程中的"镇雄之战"及之后的回师东进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认为镇雄转兵虽只是长征途中的一次较小的战役,但它却是红军走出困境的重要环节,在整个长征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重要意义不应低估.  相似文献   

5.
革命歌曲在红军长征时期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军长征时期的革命歌曲内容广泛,形式不拘一格,富于鼓动性、战斗性。对于当时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宣传发动群众、娱乐红军战士的战斗生活、鼓舞红军战士的革命斗志、打击敌人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路上创作出许多激昂振奋、乐观向上的诗歌,表达了红军英勇、乐观的精神,描绘了军民鱼水情、民族一家亲、官兵同甘苦的动人场景。它以官兵同写、写实逼真、朴实真切、雅俗兼具等特点而深受红军和群众的喜爱,充分发挥了诗歌鼓舞战斗意志、激发革命豪情的宣传动员作用,成为党和红军争取胜利的有力武器,也为红军长征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和红色文化资源。对长征诗歌创作的探析,有利于弘扬和传承长征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陇南市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尤其以成县、宕昌哈达铺为中心,红军长征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在陇南市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中,红军长征历史文化资源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既表现出明显的休闲特征,也融入了一定的红色文化元素。通过对陇南红军长征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研究,可以发现保护红色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更为有效的保护路径与举措,更好地发挥红军长征历史文化资源在陇南文化产业中的资源再生产功能,旨在弘扬陇南红色文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8.
开展宣传工作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长征的胜利完成提供了思想上的保证。红军长征在陇南时期,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革命宣传工作,将党的革命主张和民族政策向途经地区的群众进行了宣传,撒下了革命火种。也正是通过对沿途民众的宣传,团结、教育、动员了广大群众,为顺利落脚陕北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在这次艰难的行军过程中女红军战士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她们在长征中还承担了重要的工作,例如宣传工作、执行民族政策、救死扶伤等,尽管这样,在很长时期内史学界很少有著作专门介绍女红军战士,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应该从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传记和资料中挖掘关于女红军战士的素材,以期肯定女红军战士在长征中的突出贡献。本文拟从在长征进程中女红军战士在后勤保障中的作用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0.
开展宣传工作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长征的胜利完成提供了思想上的保证。红军长征在陇南时期,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革命宣传工作,将党的革命主张和民族政策向途经地区的群众进行了宣传,撒下了革命火种。也正是通过对沿途民众的宣传,团结、教育、动员了广大群众,为顺利落脚陕北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红军为什么选择陕甘地区作为长征落脚点,在很多描述或研究长征的著作中,都把答案归结为中共中央在哈达铺从报纸上得知的,陕北有大量红军和大片根据地的情报。文章认为,除了这一情报以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促使中共中央和红军选择陕北作为长征落脚点,一是要解决战略依托问题,争取苏联直接援助;二是实现北上抗日救国的主张。  相似文献   

12.
中央红军长征开端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作为长征开始的标志似乎已成定论,然而大量事实表明,黎平会议前的红军突围转移是“西征”而不是长征,“西征”和长征无论是在战略方向、实际领导还是在其评价和结果上都根本不同。黎平会议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根本转折,是长征胜利的起点。因此,黎平会议才是红军长征的开端。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我们纪念长征,最主要的是学史明智,以史为鉴,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革命精神,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4.
长征是中华民族和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毛泽东为这一壮举的完成做出了重大贡献,奠定了其胜利的组织基础、政治基础、军事基础和思想基础。探讨毛泽东与红军长征胜利的关系,对于弘扬长征精神,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蒋新红 《昆明大学学报》2007,18(1):17-19,27
红二、六军团从北渡金沙江到离开中甸县城历时18天,是红二、六军团长征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站,也是进入藏区的第一站。在行军途中以及在县城休整期间,红军纪律严明,认真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为北上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奠定了思想、组织和物质基础。也为后来我党开展民族工作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相似文献   

16.
在从内战到抗战战略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红军逐渐形成了持久抗战和联合白军等重要的理论策略,时为中共总负责人的张闻天对此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共领袖集团中,张闻天首先于1935年12月作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明确论断,并对持久战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1936年9月他发表的《论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持久性》,是较早比较系统全面地论述持久抗战理论的专,早于彭德怀、周恩来的同类章,也早于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与此同时,还在中央红军长征刚刚到达陕北的1935年10-11月,张闻天即提出,中共要将国内战争变为直接的民族革命战争,就要加强白军工作。当时,张闻天正确地将联合张学良东北军、杨虎城西北军作为白军工作的重点,积极推动西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实现及红军与东北军、西北军“三位一体”局面的形成;在张闻天的直接领导下,对其他各实力派的联合工作也迅速展开,为民族抗战的展开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1934年12月至1935年4月,中央红军长征途径贵州,在贵州开展了多项活动。中央红军在贵州开展的这些主要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分析和探究这个问题,既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丰富这段历史的理论资料,更有助于我们对于正确的历史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本通过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当时历史背景的阐述来进一步认识这首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9.
在革命回忆录和党史论著中,关于中央红军长征的一些具体史实说法不一。根据有关史料的查证和考订,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具体地点应是于都;长征出发时的首脑机关应在军委第一纵队;巧渡金沙江的渡船数目应为6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