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西德的"范例教学"理论是当代三大教学理论流派之一,它强调以"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的原则充实根本的、基础的、本质的内容组成范例并按照一定的步骤组织教学,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对其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内容、教学阶段的思考达到对此理论的反思,对我国的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学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隐喻。源于生物学的启示,杜威的"经验"、"生长",皮亚杰的"同化"、"调节"、"平衡"以及多尔的"自组织"等概念及其支撑的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内在的经验和主动性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对赫尔巴特、桑代克和泰勒曾占统治地位的教学、学习和课程理论形成了有力的冲击,从而推动了教学理论的发展。生物学隐喻促进教学理论发展的事实启示我们:应重视隐喻在教学理论发展中的价值,并广泛地吸收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来观照教学问题,以求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主体分层探索创新"教育教学理论起源于山东省济阳县的"五步一体"教育实验,并在实验的过程中陆续吸收其它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尤其是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理论、"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波利亚的"问题解决"教学理论,"全息教学"理论和近年来风靡我国教育教学界的创新教育理论而逐步完善的一套崭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它融教学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模式 )、教学管理、教学评价、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和教材构建于一体。这里的"主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并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针对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理论教学中要增强对本课程理论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要突出"基础"课理论教学的问题意识,要转变"基础"课理论教学中"满堂灌"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要提高"基础"课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基础"课理论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中"掌握学习"理论的导入实践分析为主要阐述,结合当下"掌握学习"理论的重要价值和小学语文教学中"掌握学习"理论的导入实践途径为主要依据,从对教学具有整体控制作用、因材施教班级授课制、以语文课堂为基础进行教学、运用"反馈—矫正"体系、注重语文教学评价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强"掌握学习"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教学做合一"在人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陶行知在接受、实践、批判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行知观,这对"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形成非常重要,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学理论,是"教学做合一"理论的直接源头,历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对"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形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学做合一"理论发端于1919年,产生于1922年,成名于1925年,充实于1927年及以后。"教学做合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它开创了教育"由死变活"、"求异思维"和"创新创造"的新局面。在现代社会教育中,尤其是教学改革、终身学习、创造教育中都需要"教学做合一"理论作思想指导。  相似文献   

7.
语用学理论广泛地就用于各种语言教学当中,语文中的作文教学理论中涉及到语用学理论的文章还很少,但中学作文教学中就不可避免地要运用到语用学,现行的中学教学目标与语用学所强调的原则是一致的。作为中学作文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文体在教学实际中就会运用到语用学中强调的"语境"、"合作"、"礼貌"、"会话分析"等理论和原则。  相似文献   

8.
根据文化的视角,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教学理论如何指导和改进教学实践的问题,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工作者、教学实践工作者是构成这一关系的几个要素。这些要素都是文化性存在,具有特定的文化属性,共同组成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互作用的文化生态系统。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文化依存、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文化对话"是破解教学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基本途径,而"文化对话"的具体方式为树立文化对话观念,建立文化对话共同体,建立文化对话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翻译教学的问题集中表现为"翻译理论无用论"或者"翻译无理论"。在翻译教学实践中,教师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技法的传授,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凸显了"翻译无理论"的问题。应用功能对等理论、"三要素论"、"异化"与"归化"原则进行翻译教学,是解决"翻译无理论"问题的关键,也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翻译人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师》2013,(16):13-13
编者按:"变异理论"是世界数学教学论专家、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马飞龙基于传统的迁移理论创设的一套教学理论,超越了传统迁移理论对不同情境间的共同要素的重视,注重对所学内容的关键属性进行区分,从而于具体的事例中抽象出概念。"变异理论"作为较为科学、完善的教学理论,在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与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合作研究的"变异教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