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传统文化观念、社会文化背景及社会价值取向等方面阐释了造成英汉词语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翻译的对策:直译、直译加注释,借用的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取代原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意译  相似文献   

2.
不同国家的语言均反映着其特有的文化现象,这构成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种种障碍。汉英翻译的目的是让译文读者明确无误地理解和把握译文所传递的信息要旨。要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应设法化解汉英这两种语言在文化方面的差异,以译文读者为中心,以目的语为归宿,使译文读者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不遇到障碍。  相似文献   

3.
译者在翻译自己的作品时,会考虑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更会在翻译过程中顺应自身需要和交际需要。以《桂花蒸·阿小悲秋》的英译为例,从语言顺应论角度分析张爱玲的自译行为:张爱玲在自译过程中考虑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目标语的文化语境以及目标语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接受习惯等,采取删减与改写等翻译策略,同时意译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的词语,从而使译文顺应目标语读者的需要,顺应目标语的文化语境以及交际语境,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母语为英语的华裔作家多以华人生活或华人历史为背景进行文学创作,他们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一种用英语表达中国社会文化的“翻译特征”,涉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问题。鉴于这种特殊性,本研究以RuthanneLumMcCunn的英文原创小说ThousandPiecesofGold(《千金》)作为研究文本,结合语料对作品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语表达规律进行分析,以探讨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问题。  相似文献   

5.
“民俗语义词汇”富含独特的语言文化特征,在目的语中几乎找不到文化内涵完全对应的词语,所以翻译这些词汇格外棘手。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框架,指出对这些文化词汇的翻译应该以“最佳关联”为目标、“关联域”为中介、“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传递为原则。但是当这两种意图不能被兼顾的时候。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  相似文献   

6.
以奈达对文化的分类为根据,对《围城》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按生态、语言、宗教、物质和社会五个方面进行了归类。通过分析《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词汇的翻译,文章认为为使目的语读者顺利理解原文内容,译者应选择顺应译语读者文化背景知识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对《红楼梦》两译本中宗教文化词"菩萨"、"神仙"的英译统计表明:传统的"归化"、"异化"二分法对霍译和杨译在翻译策略上的差异缺乏足够的解释力。译者翻译策略上的选择取决于其对不同翻译伦理的认知和抉择,即求真于原文作者的再现伦理、求善于译文读者的服务伦理、求美于文化"他者"的交流伦理以及求和于赞助人的规范伦理。  相似文献   

8.
文化负载词是最活跃、最能直接反映民族文化的语言单位。基于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阿Q正传》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可得出结论:文化负载词的处理应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策略。为了尽可能多地忠实地为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读者传达中国的民族文化,译者应尽可能选择异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植物词语是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一部分.由于英汉两个民族在地理、民俗、宗教、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英语植物词的文化内涵在汉语中的理解不尽相同.因此,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翻译,要能准确再现源语的信息,用通俗易懂的汉语译出原文内容的精神实质.文章在分析英语文化植物词与汉语的对应关系基础上提出了3种翻译方法:移植法、借用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10.
吴丽丽 《海外英语》2016,(15):153-157
Lex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and basic element of a language.Chinese culture-loaded lexes are those words or expressions that are greatly rich in Chinese culture.They can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Chinese nation.Therefor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lexes as they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disseminating Chinese culture.It can help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worldwide,improve China's 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 nations and strengthen China's status in the world.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proposes some possible means of translation with the purpose of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相似文献   

11.
袁媛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74-76
文化差异不仅是交际的障碍,更是文化交流的需要和契机。翻译是承认并呈现语言文化差异的积极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茶文化负载词是负载茶文化内涵的最小语言单位。其英译应当立足于"文化传真"的原则,积极寻求原语文化语境在译语文化圈中的重构,从而促进文化间的"留异存同"。试以《续茶经》中茶文化负载词英译为例,探讨几种翻译方法在译语中重构原语文化语境的优劣得失。  相似文献   

12.
南阳旅游资料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阳文化底蕴深厚,其旅游资料富含文化负载词。恰当处理这些文化负载词的英译,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对南阳旅游业的进一步宣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南阳市旅游资料的英译现状,从实际出发来探讨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以期对南阳旅游资料的英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以及语言的文化特性对翻译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翻译实践中处理文化词语和表达的一些方法以及各自的得失。  相似文献   

14.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译界的一大难题。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对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计》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分析,指出译者为了使译文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的效果,可以大胆借鉴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理论,在充分把握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整体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保留文化负载词的语义形式,文化内涵,交际意图,力求得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关联理论角度,讨论了文化负载词语产生的根源是由于英汉两族人们具有不同的认知环境。对于同一事物所赋予的联想或象征等文化内涵意义无法相互明白。翻译文化负载词语可以通过直译、直译加注、意译、形象转换、增删的方式进行,无论使用哪种翻译技巧,译文在传达原作意图的同时必须考虑译语读者的认知环境,实现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16.
对《孙子兵法》贾尔斯和林戊荪译本中古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从词源学的角度进行了对比剖析,文化差异和译者的文化背景的局限性影响了古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理解和翻译。译者应尽可能的传达文化负载词所包含的意义,以使目标语读者最大限度的理解源语。  相似文献   

17.
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研究《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集中探讨其中使用频率极高的"君子"、"小人"等称呼语的英译。采用同项比较法,对比《论语》四种英译本中对于"君子"、"小人"的不同译法,从而得出典籍文化负载词的相关翻译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8.
文化幽默是指幽默文本中负载了文化信息。文化是民族的,有其自身的特异性,文化幽默的理解必须是建立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之上的。文化幽默的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源文本功能的对等再现需要译者首先是深刻理解两种文化,然后才是熟练的语言转换,而在这过程中直译、注解、替代、意译都会是潜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The Oil-Peddler Wins the Queen of the Flowers,as a classic Chinese literary work,has many culture-loaded words which may be considered as the most difficult part in translation process.So this assay aims at analyzing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in The Oil-Peddler Wins the Queen of the Flowers and tries to figure out the trianslation strategies adopted to handle culture-loaded words.  相似文献   

20.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必然在其语言中打下烙印,产生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这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找不到对等或与之完全契合的词,产生语义空缺,造成翻译上的困难。文章从语义空缺的角度,对文化负载词进行分类,针对各类别的特点提出不同的翻译策略,以填补语义空缺,实现语符意义的转换和文化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