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广播》2014,(10):I0001-I0001
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强烈地震。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大力支持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四川广播电视台、雅安广播电台、芦山广播电台联合开办“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4月22日,“芦山应急电台”在帐篷里开播:4月25日,“芦山应急电台”在宝兴开办分台。应急电台针对灾区民众及救援人员等进行定制化、点对点、全方位的实用信息实时播报。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播》2013,(9):I0008-I0008
“‘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的试验意义”研讨会7月2日上午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解放军总参谋部、民政部、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传媒学院、芦山县文新出版广电局、中央电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国家应急广播"在四川雅安芦山地震中所发挥的作用为例,对突发灾难事件中应急广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应急广播发展现状、规划进行了阐述。应急广播具有灾害发生前提前预警、灾害发生中指导救援、灾害发生后抚慰心灵等重要作用,是国家应急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5年前,四川汶川地震,芦山也是重灾县之一。这次当地7.0级地震,地动山摇。而就在地震发生后的第56个小时,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在帐篷直播间里正式开播。因为有了电台的声音,灾区人民没有感到孤独;因为有了电台的声音,灾区的人民没有感到无助;因为有了电台的声音,灾区群众心里一直充满阳光。  相似文献   

5.
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京城广播媒体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广播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优势.此次报道的成功揭示了广播是突发事件报道中最实用的应急媒体,政府和广播媒体应当建立良好的应急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王求 《中国广播》2014,(10):10-10
从200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到2010年玉树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再到今年8月发生的云南鲁甸地震,在历次重大自然灾害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和各地方电台的同志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进行了应急广播的有益尝试。尤其是2013年的芦山应急电台和今年的鲁甸应急电台,就是中央电台与地方电台合作的两次成功尝试。在这两次灾难中,我们以“国家应急广播”为呼号,迅速启动对灾区民众定点、定向播出的广播,显示出应急广播的巨大作用。开办应急电台,既是中国广播人传播理念上的重大突破,也是各级广播电台成功合作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7.
从200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再到今年四月的芦山地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方电台不断积累突发应急事件的报道经验,并做出了许多尝试,尤其是芦山应急电台首次以“国家应急广播”为呼号,在突发灾难事件中,采用特定频率,对灾区民众定点、定向播出。在一个多月的播出运行中,基本实现了为灾区群众提供精准信息服务和为当地政府提供信息发布支持的目标,完成了一次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李鹏 《中国广播》2013,(9):20-21
4月30日晚上,我们接到通知,要求我国芦山地震灾区支援在前线已经忙碌了多天的国家应急广播的工作人员。我们既激动又紧张。我们通过应急广播的官方微博全面了解了国家应急广播电台在芦山的播音工作,以及其所在的环境和之前播出的节目。国家应急广播通过官方微博这种方式图文直播节目内容。让我们眼前一亮。对于关心芦山,火情的听众来说,无疑是又增加了一条了解芦山地震救灾情况的渠道。  相似文献   

9.
何东 《中国广播》2013,(9):18-19
从5·12到4·20,从汶川到芦山,短短5年时间之内,四川经历了两次地震。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广播,为抗震救灾指引着方向,为灾区群众送来了温暖。第一,第一时间反应,应急广播组建。由于在5·12汶川地震中有过应急广播的实践,这次芦山地震一发生,  相似文献   

10.
江阳 《中国广播》2014,(10):39-40
移动互联网终端在应急信息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芦山地震中,腾讯快速跟踪报道地震情况,并通过开通微信救助平台和捐助平台为灾区民众提供帮助。未来,应急广播和互联网的融合能够让应急广播更为有效地服务社会,带动我国应急广播体系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四川雅安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快速反应,紧急启动应急预案,进行了持续九天九夜的《"4.20"芦山地震特别直播》。在应急直播中,新闻频率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紧急发布权威信息,独家抢播李克强总理声音,科学编排直播节目为灾区人民服务、为抗震救灾服务,成为四川广播电视台应急广播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现在,国家在应急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有许多需要构建和完善的地方,广播就是在这应急体制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通信环节。这次芦山地震当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出了非常好的应对,有创意、有效果地进行了应急广播实践,特别令人振奋。  相似文献   

13.
芦山地震发生之后,我们中宣部的相关领导去灾区的时候,到应急电台的帐篷里面,看到了应急广播开展的工作情况,确实感到应急广播贴近灾区的实际,贴近当地百姓的需求,受到了广泛的信赖。尤其是灾区的大喇叭,听着让人感到很踏实、很温暖。我们的广播记者克眼网难、不怕危险、连续奋战,让人感佩。  相似文献   

14.
卢君 《中国广播》2014,(6):42-44
本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芦山应急电台为例,提出了应急广播现场编辑能力建设的话题,并对应急广播现场编辑与日常广播编辑的差异性、应急广播对内容的编辑原则、应急广播对现场编辑的能力要求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涛 《中国广播》2014,(9):F0004-F0004
2014年8月3日下午4点30分,云南鲁甸发生里氏6.5级地震,人员财产损失严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决定在灾区开办“应急电台”。“国家应急广播.鲁甸抗震救灾应急电台”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云南广播电视台、昭通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开办播出。震后48小时,8月5日下午4点30分,“应急电台”在震中龙头山镇龙泉中学利用学校大喇叭开始首次播音;  相似文献   

16.
贺雄 《中国广播》2013,(9):13-14
在“非典”以后,我国卫生系统一直在强调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我们在探索自己的应急模式,也学习、借鉴着曰外的模式,怎么跟社区沟通,让群众找到我们,满足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问题。汶川地震,我们参加了,但是回过头来我们总感觉不是那么理想。这次芦山地震,由于我们专业性强、设备强,实际效果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播》2013,(5):2-3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迅速启动应急机制,除派出近30位记者奔赴灾区进行抗震救灾应急报道之外,还派出13人应急小组赴芦山设立直播间。2013年4月22日,"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开播。这是国家发生重大灾害时,首次以"国家  相似文献   

18.
每次重大突发事件的出现,不免会激起人们对应急广播的高度评价,从“5·12”汶川特大地震到“7·21”北京大暴雨,莫不如此……  相似文献   

19.
芦山应急广播是中国的广播人真真正正走出的应急广播第一步。如何办好闫家应急广播体系,如何评价国家应急广播中心的建设,我觉得还是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站在旧家的角度,用开放的思维来办国家广播体系建设,特别是应急广播中心的建设。因为应急广播中心的建设不仅是广播系统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应急管理的一件大事。站在旧家的角度来看,应急广播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什么时候启动应急广播?  相似文献   

20.
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这一突发事件再一次考验了政府的应急管理,而在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南方风雪灾害中,广播因其独特的媒介属性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广播是兼具大众传播功能与通讯功能的“二合一”媒介,它在大灾发生通信、电力中断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