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时不时就会冒出一股什么热,新闻界乃至非新闻界评选好新闻,似乎也称得上热门之一。尽管在读者,听(观)众中真正引起强烈反响的好新闻不多。但通过各种渠道“评”出来的“好新闻”却着实不少。不仅有全国好新闻,而且有各省好新闻,地市好新闻,此外还有什么卫生好新闻、法制好新闻,教育好新闻、体育好新闻、科技好新闻、财贸好新闻、企业报好新闻、  相似文献   

2.
1997年11月份,我采写的人物通讯《为带大家上岗,我情愿下岗》,分别获上海市和江苏省企业报协会1997年度好新闻一等奖、中国企业报协会1997年度好新闻二等奖。这是我走上新闻岗位后,获奖档次最高的一篇作品。1998年5月7日,在上海市企业报协会好新闻颁奖会上,复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一九八四年好新闻评选,省、市、县报以及企业报、专业报的同行聚集一堂,评选出九十九篇好新闻,其中获一等奖的三十五篇被推荐参加第六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从这次评选看,报纸不论大小,关键在于抓独家新闻。独家新闻的特点为: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早,就象名特产品一样,在商品纷纭的橱窗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人民日  相似文献   

4.
新闻是所有媒体的同类项。好新闻是所有媒体梦中的情人。但好新闻不一定是大新闻,也不一定是奇闻怪事,更不是天上的星星遥不可及。一年一度的中国新闻奖评选会上,专家们经常会因为名额有限而就一件新闻的取舍争得面红耳赤。其实,好是一个主观色彩浓厚的形容词,每个人心目中的  相似文献   

5.
企业报动态     
江苏省宣传、新闻部门领导向企业报提出:办出特色提高报纸整体质量本刊讯 5月9日,江苏省企业报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南京港举行了企业报·93好新闻发布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钱协寅、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朱载文到会作了讲话,肯定了江苏企业报的成绩,并对企业报和企业报采编人员提出了殷切工作,业报人才辈出,企业报是培育人才的阵地,要加强培训,稳定队伍,好好学习发扬奉献精神,钻研业务,深入到第一线去,采写出更多的好新闻。朱副局长作了题为“写好文章出名记者”的发言,他说写好文章的标准是:导向正确、信息量大,  相似文献   

6.
我参加了今年全国企业报好新闻评选,感受颇深。走出企业小天地在宏大的背景下思考问题有人说,企业报姓企,写本企业事,报本企业人。一个企业的天地就这么点大,哪有重大题材?有什么好新闻?其实不然。请看《上海海港报》的消息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不少人对新闻的电话号码,要么看作是躲躲闪闪的广告,要么视为好新闻的“硬伤”。 市场指南报作为一份以服务具体周到见长的经济类报纸,创办四年来一直倡导这样一个原则:宁肯评不上好新闻,也不回避电话号码;新闻该有电话号码时一定要有,有些新闻没有电话号码也不一定算好新闻。 这种不合“常规”的做法,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也使指南报强化了特色,扩大了影响,坚定了走这条“独木桥”的信心。 一、打上电话号码是真心服务的体现 每家媒体都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服务受众,指南报既然把服务读者当作自己的特色和旗帜,就更应该多研究读者的需求和新闻媒体的局限。指南报在调查时发现,一篇好新闻、好消息在向渎者提供信息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诸多的疑问和好奇,读者此时需要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而大众媒体面对成千上万的受众,受众的问题也各式各样,在一篇字数有限的消息中难以一一解答。读者需要从消息中得知进一步获取这些信息的渠道,这时,消息的采写编发者就应当将能回答这些问题、能进一步提供准确信息的人员或单位告诉读者,此时,最省篇幅也最方便读者的办法就是在消息中写上电话号码,这是一份以真心服务读者为己任的报纸无法回避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全国农民报1988年度好新闻评选工作于今年四月在郑州举行。这次评选共收到全国30家农民报推荐的新闻作品140多篇。评委们经过仔细审阅,采取评议和投票相结合的方法,评出一等奖好新闻作品10篇,二等奖好新闻作品22篇,三等奖好新闻作品30篇。河南农民报的《珍藏了38年的绣花鞋》、《发生在东石盘村的新闻》、《张英怒题逐客诗》分获一、二、三等奖。现将这几篇作品和河南农民报编辑部的推荐意见刊载于后,供广大读者参读。  相似文献   

9.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职工化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职工对企业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报纸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报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而编辑意识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报纸的质量。报纸编辑意识体现在报纸编辑的全过程,在编辑过程中起着方向性的作用。因此,一张报纸有没有好作品,有没有好新闻,与编辑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创作好新闻的角度来说,编辑的大局意识、新闻意识、精品意识是三种最基本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搞新闻的同志都想抓好新闻。好新闻在哪里?请留心你的朋友,好新闻往往在他们嘴中。我对这一点颇有感触。1981年以来,我写的稿件在《新华日报》、江苏省报纸系统、江苏省县(市)报系统和全国县(市)报系统好新闻评选中11次获奖,其中有4篇获一等奖。这些获奖的好新闻线索、点子和新闻事实,大多是我那些可亲的朋友提供的。198 3年8月20日,《南通大众》在一版刊登了  相似文献   

11.
在91年的那次评好新闻中,我们就发现了这样一个突出的问题:各地送来的稿件中,新闻(消息)所占比例很小,通讯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长篇通讯相当不少。当时,大家就认为.这是我们企业报的一个方向性问题。并且有专文为之呼吁:《从企业报好新闻评选中看企业报的方向》。没想到,今年再次评选好新闻时,上述情况,并未引起大家重视,从送来的稿件看来,不重视新闻报道的现象更加普遍了,更加严重了。按理说,新闻报道的篇数应该多于通讯报道的。可是事实上却是: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2.
孙建朝 《新闻窗》2006,(4):112-112
贵州省企业报协会常务理事会暨2005年度企业报好新闻评选会,于2006年6月1日——3日在铜仁市召开。会议对全省企业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其在舆论导向上发挥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大家一致认为,企业报是我省新闻宣传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劳动时报》作为企业报协会的牵头单位.理应肩负起组织、协调的各项工作,推动企业报的发展。此次好新闻评选采取三级评选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新闻报1989年度“龙凤杯”好新闻评选,于3月29日在北京揭晓。共选出好新闻15篇,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9篇。这些新闻的特点是:紧紧围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有了好新闻,于是乎有了媒体上的好新闻。 但生活中的好新闻不一定就能成为媒体上的好新闻,如果没有好记者的话。 什么样的记者是好记者?好记者是有思想的记者,正如好新闻是有思想的新闻一样。 什么叫有思想?一个好记者应具有怎样的思想? ——心中要有党性。这是一个党的新闻工作者 的根本条件。党性,就是讲政治、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就是从思想上、政治上到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深圳市委主管主办的重要党报,《深圳商报》社要求我们的记者与深圳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15.
按理说,企业报应该有高品位的新闻作品,这是因为: 从客观上讲,企业报站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前沿,对身边的人和事及工作情况最熟悉,采访好新闻比专业新闻单位有“近水楼台”之优势。从主观上讲,企业报的编采人员处于生产型和记者型之间,不但是生产领域的内行,而且还是企业内部的“笔杆子”。但为什么企业报产生吋好新闻不多?我通过几年来的探索,感到主要是陷入了几个“误区”。一、两眼盯着企业内部采写新闻,缺乏一定的社会性。翻开企业报,反映企业内部的动态性报道不少,就事论事的多,深度报道略有一二,但没有把本企  相似文献   

16.
最基层的媒体要不要走基层在"走转改"活动的初始阶段,报社许多新闻工作者认为,县市区域报本身就生存在最基层,天天和老百姓打交道,没有必要再搞"走基层"活动.县市区域报真的不需要"走转改"吗?随着活动的开展与深入,对"走转改"的认识误区逐步得到纠正.现在浙江省的许多县市区域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走转改"活动,并形成了比较统一的思想认识.一是身在基层并不意味着深入了解基层.二是真正鲜活的好新闻是用脚走出来的,只有深入才能做好新闻.三是再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如果长期脱离基层脱离群众,也会变成两眼瞎,发现不了新闻,更发现不了好新闻、鲜活的新闻.四是走基层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转变工作作风、采访作风,改进文风,写出百姓关心喜欢的新闻作品,进而改进办报理念、思路,为报社自身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7.
1998年11月13日在《通川日报》刊出的通讯《父子竞选村主任》(见附稿)有幸分别获得1998年度四川省新闻奖一等奖和中国地市州盟报好新闻一等奖。每当与编辑部同仁谈及《父子竞选村主任》时,他们几乎第一句话都是说:“那篇稿子题材确实很好。”不少新闻界同仁在谈论创好新闻作品时,都首先强调要有好的新闻题材。好新闻作品必须有好新闻题材,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前提。然而,我采写《父子竞选村主任》后的体会是,有了好的新闻题材还必须下功夫采访与写作,才能充分反映题材的新闻价值,从而才有可能出现新闻价值高的新闻…  相似文献   

18.
《通讯员报》主办的全国首届通讯员好新闻评选活动,共评出1986年受奖好新闻17篇。其中湖北省云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新闻     
在1988年度好新闻评选中,延安报的通讯《汽车,拖着火龙奔驰》(作者艾庆伟王天乐)在相继获得陕西省和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后,又获全国地市报好新闻特等奖。(薛)  相似文献   

20.
好新闻年年评,评得几家欢乐几家愁。为什么有的报纸每年上的好新闻多、档次也高,而有的报纸却上的少、档次也低?为什么有的记者、通讯员几乎岁岁都有好作品获奖,而有的记者、通讯员却与好新闻“无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深思。5月上旬,我有幸参加在大连举行的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好新闻评选活动,受益匪浅。最近,我又对评选上的113篇好新闻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深深感到:这些好新闻来之不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深入”才出好文章“评上一两篇好新闻,有啥了不起,我要是碰上了好的机遇,照样写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