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今东南亚的华人与当地的主体民族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零和的游戏”。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改善,东南亚国家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越来越多的华人开始在东南亚政坛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华文出版,在新加坡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加坡建国之前,华侨和东南亚的土生华人就引进出版了《三国演义》《二度梅》《薛仁贵征西》等中国古典小说,甚至翻译成马来、印尼等文字而传播遍及东南亚;中华儒家经典亦在新加坡近代的教育事业中起到重要作用。上世纪七十年代,华文学校凋零,华语沦为英语之后的第二语言,以至于今天,新加坡大部分青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变化对于东南亚华人社会、华文报的生存与发展仍然会有直接、间接的微妙互动与影响。中国的一举一动,仍然备受东南亚各国华人社会与华报的密切关注。这种关注,总体而言(以新老华侨为对象或主要对象的华文媒体例外),已和侨报时代以中国为效忠对象、"心系祖国"的心境与意识截然不同。这是东南亚华文报业史不可忽视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新媒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壮大,其主要包括华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平台等多种形式的网络传播平台。东南亚华文文学在悠久的传统和当代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多样化、丰富化的发展态势,新媒体时代则为其带来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东南亚华文新媒体时代下的华文文学对于东南亚青年华人的族群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为青年华人提供了交流和创新表达的渠道,还为其探索和表达族群身份提供了新平台,有利于促进青年华人的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背景下,东南亚华文媒体处于转型发展期,其发展面临着东南亚国家政府对新媒体的管制、新媒体相关技术力量薄弱及人才匮乏、华文媒体受众整体萎缩等困境,只有进一步加快数字化媒体建设、以视频化表达重塑新闻传播形态、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协同转变以及转变媒体盈利模式才能更好的发展。同时,东南亚华文媒体的转型发展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走出华人圈,进入当地主流社会以及吸引新生华人受众。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是1965年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的国家.全国面积643平方公里,人口350万,其中80%是华人,是东南亚十国中,华人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在地理上,它处于东南亚、大洋洲、欧洲与美洲之间的海上交通要道.在历史上,它曾经是中国向外移民与华商云集的重要海岛.  相似文献   

7.
莫藻泉(1857~1917)是香港著名英商太古洋行首任华人买办莫仕杨之子,其父于1879年病逝后,由他接任太古洋行第二任华人买办。原东南亚及中  相似文献   

8.
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海水所到之地,必有华人。华人聚居之地,必有中华文化的滋长、茁壮。”因此在华人占当地总人口(约400万)70%左右的东南亚岛国新加坡,也就无须担心看不到华文报纸了。  相似文献   

9.
华文出版,在新加坡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加坡建国之前,华侨和东南亚的土生华人就引进出版了《三国演义》《二度梅》《薛仁贵征西》等中国古典小说,甚至翻译成马来、印尼等文字而传播遍及东南亚;中华儒家经典亦在新加坡近代的教育事业中起到重要作用。上世纪七十年代,华文学校凋零,华语沦为英语之后的第二语言,以至于今天,新加坡大部分青少年华人华语表达能力尴尬,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华文报刊面对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妮 《传媒》2005,(5):63-64
东南亚国家作为历来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区域,也是重要的海外华文报刊集中地之一.自1881年新加坡闽籍华侨薛有礼创办华文报刊<叻报>,一百余年以来,华文报刊陆续在东南亚各国扎根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提升和对外开放的加强,华人新移民不断增加,华文教育在东南亚各国也蓬勃发展,华文报刊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华人聚集地之一,据权威数据统计,在此地的华人已愈1000万,这也是中国本土以外最大的华人聚集地。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与印尼恢复外交关系,中印双方的双边贸易关系及合作也越来越密切。天津财经大学自与印尼合作开展汉语培训项目以来,越来越多的关于印尼华人的情况被印尼留学生带到了中国,其中,感觉最明显的就是印尼华人对海外的华文报纸及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12.
陈乐 《新闻记者》2005,(11):54-55
一、澳大利亚华文媒体概况 据不完全统计.在澳大利亚2000多万人口中,华人已超过55万。但实际上可能有近百万人,因为其中不乏以其所在国国籍登记的东南亚国家难民,或是第二、第三代已拥有澳洲国籍的华人后裔。目前,澳大利亚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华人移民首要定居国之一,而且华人移民人数仍在不断攀升。随着新移民人数的上升。华人已成为了澳大利亚重要的少数民族,华文作为一种外来语言在澳洲已占据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华文出版     
东南亚:华人弃繁就简港台人到东南亚旅行,常有熟悉的感觉,因为在新加坡或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槟城、古晋,有时整条街的商店招牌都写中文,而且是繁体字。繁体字在海外华人社会传承,一直维持到20世纪末。随着两岸政治势力消长,东南亚的中文版图逐渐改变,不仅中文教学改用简体字,报  相似文献   

14.
虽然久在异邦,侨居海外的华人常以各种方式寄托他们思念祖国、心系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怀。同时,他们也以各种公开或隐蔽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祖国政府的态度。从东南亚华文石刻中所使用的纪年及奉行的正朔情况,我们也可以看出东南亚华侨中不同社群的不同政治信念。华人侨迁东南亚,在明朝的时候就实繁有徒了。此后的明清易代、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与民国的成立,以及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这些历史巨变必然在华侨社群中引起强烈震撼。对于不同时期的祖国政体,或者拥护,或者反对,或者有所保留,这些不同的态度,是不同的纪年和正朔使用方式产…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1995,(4)
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的马来西亚华文报纸齐连声作为赴东南亚的陕西省新闻考察团成员,所到之处,理所当然地要关注这里的华文报刊。马来西亚有近30家华文报刊,其中《南洋商报》、《星洲日报》、《光华日报》三大报业集团覆盖着马来西亚的华人聚居区,并辐射到东南亚及港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东南亚华人诗歌文本为例,展示身份问题的符号学阐释视角。这种基于符号传播的理解方式,在社交媒体时代的“赛博空间”中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曹蓉 《出版参考》2005,(12X):31-31
新崛起的新加坡和它所代表的东南亚华文图书市场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虽然融合了多元种族,但是华文和华人的影响力,还是最重要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东南亚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来自中国的华文书籍通过新加坡销入周边国家,如重拾华文热情的印尼、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地。一时之间,一个以新、马为中心的海外华文市场已经形成,并具有无限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8.
新崛起的新加坡和它所代表的东南亚华文图书市场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虽然融合了多元种族,但是华文和华人的影响力,还是最重要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东南亚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来自中国的华文书籍通过新加坡销入周边国家,如重拾华文热情的印尼、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地.一时之间,一个以新、马为中心的海外华文市场已经形成,并具有无限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9.
会馆发端于中国明代,是一种具有地域性的特殊的社会组织。会馆文化随着明清时期的中国移民去往世界各地,华侨华人会馆对于海外移民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东南亚地区是全球华侨华人聚居最为密集的区域,会馆文化作为华侨华人的特色文化亦在东南亚各国地区立足共生。相较于东南亚诸国,越南与中国比邻,因此在地理、历史、文化、政治等各方面都与中国具有独特的联系。自明清时期从中国迁居越南的移民,同样将会馆文化带至当地,伴随着越南的历史更变与社会变迁,越南华侨华人会馆依时而变,延续至今。越南华族会馆的生存机制以地缘、神缘为基础,是二元合一的结果,会馆的"生"来自于族群群体的意愿、文化与实力,而会馆的"存"则是适应时代背景与社会变化的结果。越南华族会馆的生存机制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0.
《出版参考》2006,(7):10
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中惟一的以华族为主体的多元民族国家,在310万总人口中,华人为240余万,华人占总人口的75%以上.但新加坡是一个以英语为主的社会,华文教育发展较缓.虽然新加坡政府从1979年就开展了"讲华语运动",但华文的普及和使用率仍然很低,华文出版无论从品种上还是规模上,都很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