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基于动态能力的视角,研究民营企业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浙江省上市民营企业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多元化程度对企业动态能力中变革创新能力和学习吸收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资源整合能力却有显著的负影响;企业动态能力中资源整合能力和学习吸收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正影响,而变革创新能力却对绩效有反作用;多元化通过直接影响企业的动态能力而间接影响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2.
从动态能力的概念和特征分析出发,将企业知识网络的动态能力划分为知识创新能力、网络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其不同维度与知识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构建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知识网络知识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模型,进而探寻动态能力在知识优势演化中的作用机理,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战略管理和知识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资源整合、协同创新与企业动态能力的耦合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资源基础观和能力基础观而言,协同创新从一个新的视角较好地阐释了企业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是如何促进动态能力演化并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本文基于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及动态能力等理论,通过对SGMW公司实际案例的梳理和分析,探究了公司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及动态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了基于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的企业动态能力的演进以及形成竞争优势的内在机理。本文旨在对中外合资企业增强企业动态能力和创造竞争优势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创新日趋呈现出开放式创新的特征,有效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对企业的创新发展尤为重要。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受到制度、文化、技术、社会规范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高效的知识流动和有效的合作网络是开放式环境下影响企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的关键因素。通过融合知识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从知识整合能力和动态学习能力两方面,构建企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形成机理的集成分析框架,系统阐释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如何通过构建高效的知识流动和有效的合作网络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5.
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属于组织隐性知识,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体现,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基于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关系的研究,分析通过知识转化提升企业竞争情报能力的可行性,并构想基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企业竞争情报能力模型(KC-ECIC模型).强调能力模型中情报搜集能力、情报分析能力、情报意识与响应能力以及情报导向的决策能力的形成和培育.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创新日趋呈现出开放式创新的特征,有效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对企业的创新发展尤为重要。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受到制度、文化、技术、社会规范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高效的知识流动和有效的合作网络是开放式环境下影响企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的关键因素。通过融合知识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从知识整合能力和动态学习能力两方面,构建企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形成机理的集成分析框架,系统阐释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如何通过构建高效的知识流动和有效的合作网络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7.
王建刚  吴洁  张青  尹洁 《情报杂志》2012,31(2):114-118,147
在分析知识流、知识创新和动态能力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知识流、知识创新和动态能力的整合模型,分析得出知识流对知识创新和动态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知识创新与动态能力相互促进。三者之间的互动即知识流通过知识创新促进动态能力,动态能力通过反馈机制作用于知识流而对知识创新产生积极作用,其输出的创新性产出成果及提升的动态能力对企业的绩效和竞争优势产生积极影响。这为企业如何通过知识流管理来形成与提升动态能力,并为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提供了良好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企业知识状态: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理论解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曹兴  罗会华 《中国软科学》2005,(11):124-129
本文基于企业知识理论来解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通过分析现有的文献,提出了企业知识状态的概念,对知识状态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知识状态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阐述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微观机理,并从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企业成长方面分析了企业知识状态与企业竞争优势形成之间的关系,认为知识状态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通过企业知识状态的优化提升,才能保证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知识系统,其本质是知识的挖掘、应用和扩散。知识员工是促进知识转化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承担着转化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与保持组织竞争优势的责任。企业必须加强组织学习,加强知识员工的培育,建立知识型组织结构和知识型管理文化,加强加速知识创新和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为了更加清晰的了解新创企业如何通过创业学习将知识资源转化为持续的竞争优势。【方法/ 过程】本文研究知识资源整合对创业学习的作用,并实证研究创业导向的不同因素在二者关系中是否存在调节作 用。【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知识资源整合有利于新创企业的创业学习;创新和战略行动在知识资源整合与创业学 习的关系中发挥着负向调节作用,而风险行动没有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土拱效应的筒仓土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波  应宏伟  谢康和 《科技通报》2005,21(5):624-627,632
对筒仓小主应力拱形状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墙土摩擦角部分发挥时的小主应力拱形状较充分发挥时平缓。根据土拱形状的理论分析计算平均竖向应力,由此得到了对应不同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角的侧土压力系数,以及筒仓侧土压力的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2.
薛捷 《科学学研究》2016,(7):1111-1120
设计作为技术和市场之外的第三种创新驱动力已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重视,但从顾客感知的视角来探讨产品设计如何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产生影响的经验研究尚不多见。基于"产品设计→顾客感知质量→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的理论模型,通过针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分别展开调查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设计驱动力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并不一致,对渐进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除了对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还通过顾客感知质量对其产生间接作用;对于根本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均要完全通过顾客感知质量来间接作用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此外,设计驱动力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即设计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两种创新类型的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均有着直接的正向影响,但对于顾客感知质量的影响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14.
对文献计量学研究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文献计量学目前的状态 文献计量学存在着定义多、模型多、争论多的问题,总的说来,对文献计量学是什么,研究什么,还存在分歧,突出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尹春华  周西平 《情报科学》2005,23(4):568-572
复杂科学的研究是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尤其是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首先论述了复杂系统的几个重要特征:开放性、复杂性、层次性及复杂适应系统的七个基本点,然后从其中的几个方面探讨了internet所呈现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从而说明了internet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该系统所呈现的特征将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复杂适应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网民和网站作为互联网发展的衡量指标,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互联网发展的因素,认为居民文化程度、电脑拥有量、信息化水平是影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对互联网没有影响,我国互联网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相似文献   

17.
教学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网上教学和远程教育是21世纪教育所呈现的新特点。网络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利用网络这一媒体手段来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双赢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从为什么要建设课程资源管理平台,课程资源管理平台的研究内容、系统功能设计与分析,以及研究课程资源管理平台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资源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开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基于领域工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重构性差、与企业资源计划软件集成的灵活性差等不足,在领域工程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开发过程,建立了基于领域工程的开发模式。结合统一建模语言与领域构件的优点,提出了基于统一建模语言的领域构件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评析历年来创新联盟记分牌(IUS)及其指标体系的演化,对IUS2015中欧盟与全球主要竞争对手的创新绩效及其差距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公共部门的研发投入亟须加强,而专利创造和运用、创新合作及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虽然严重薄弱,但其增长潜力很大。最后,探索IUS对"新常态"下我国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创新型国家建设方向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基于XML的数据交换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数据表示和交换的工业标准,XML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论述了XML及XML的相关标准,对基于XML的数据交换实现原理进行了重点分析,并采用Java编程技术提供了简单的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