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这是《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之一,因此被规定为高考的必考内容。古诗鉴赏就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2002年开始高考古诗鉴赏题将客观题改为主观题,增加了难度。古诗鉴赏中难度比较大的是表现手法的鉴  相似文献   

2.
从2002年起高考语文卷把“古诗阅读鉴赏”放到第Ⅱ卷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试说明》对此明确提出了两点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相似文献   

3.
2002年高考古诗鉴赏考查从客观题改成了主观题。用主观题型考查古诗鉴赏能力,符合鉴赏活动的客观实际,既可增强考题的选拔功能,又可以对教学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因而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新的考查形式,对复习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呢?高考《考试说明》对古诗鉴赏的要求是两个动宾短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指导高考复习,首先应准确理解上述要求的含义。“鉴赏”的意思是“鉴定和欣赏”。语言和表达技巧”,是要求考生说出诗歌使用了怎样的形象、语言、技巧表达情感,取得了怎样的效果。“评价”的意思是“评定…  相似文献   

4.
一、考点分析 多年以来,语文高考《考试大纲》里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有两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与《教学大纲》要求相一致。大纲要求,学生应该“对阅读材料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诗歌鉴赏历来是整个高考语文试卷中难度系数较大的试题,2002年以前诗歌鉴赏多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相对而言,难度较低。2002年后高考语文试卷把"古诗阅读鉴赏"放到第Ⅱ卷中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能力层级提升为E级,《考试说明》对此明确提出两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难度提升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诗歌鉴赏成为年年失分最严重的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6.
1999年和 2000年的高考语文试题 (全国卷 )都将新诗鉴赏列入考试内容,且 2000年高考题中新诗鉴赏题量由 1999年的一题变为两题,考点也由对诗的语言和内容的单项能力的考查转变为对诗的意境、物象、主旨的综合鉴赏能力的考查。这较好地体现了新版《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的考核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而 2000年 3月新颁布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要求学生能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此项内容要求虽然低一些,但也提出了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在《考试说明》“古代诗文阅读”项里,明确规定要“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评价”。这里的文学作品主要指古代诗歌。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内容和形式有较大变化,其中诗歌鉴赏由第I卷移到了第Ⅱ卷,题型由客观选择题变为主观表达题。  相似文献   

8.
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增加了古诗鉴赏主观表达题。古诗鉴赏试题的目标,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和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对诗歌作品既能“意会”,又能“言传”。  相似文献   

9.
2002年4月版《语文教学大纲》(高中)中规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一、三两个单元分别要求:“要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学习重点是鉴赏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只能说出一些零乱的“人物形象”,而且显得语  相似文献   

10.
【考点讲解】《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鉴赏评价)。其中“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2003年《考试说明》新增加的内容。就是说,高考除了考查对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的鉴赏外,还要求评价作者在诗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进步性或局限性。高考古诗鉴赏在1994年至2001年之间为客观题,2002年以来改为主观题(就答题方式而言,主观题可分为简答题和填空题),分值一般为6分。就选用诗篇的数量而言,有单篇鉴赏和多…  相似文献   

11.
高考《考试说明》对古诗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要鉴赏古诗,文化积累与生活体验愈丰富愈好,古诗读得愈多愈好,但这些不是靠高三总复习阶段的突击可以解决的。倒是了解一些古典诗歌鉴赏的基本常识,学会灵活调用已有  相似文献   

12.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学作品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E级。在复习古诗鉴赏这一专题时,学生常常为表达技巧题感到困惑,不知从哪些方面思考、怎么作答,答题时常常靠猜、靠碰。其实,尽管表达技巧这一概念很泛,古诗涉及的表达技巧又多又杂,但只要我们把主要的表达技巧进行分类整理,并一一举例讲析,学生会很快掌握其思考角度和答题要领的。  相似文献   

13.
从2002年开始,高考古诗阅读鉴赏由客观题转为主观题,要求学生从四个方面对古诗进行鉴赏评价,即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2003年的考试说明又增加了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这一考点。由此可见,如今高考古诗阅读鉴赏考查的面不仅变得比以前更宽泛了,也更加注重了对学生文学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然而,虽然考查的面广了,  相似文献   

14.
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教学大纲关于阅读的要求中也有“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要求。可见,整个语文教育界已经普遍开始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学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诗歌鉴赏部分的要求:一是鉴赏古诗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另外,以往高考诗歌鉴赏的考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高中学生应“初步具有对文学作品的鉴别欣赏能力”。 2003版高考《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对“鉴赏评价”的考查也明确到两个方面:“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近几年对古典诗词的鉴赏一直是一个考查热点,从未间断,而且由过去的客观选择题过渡到主观简答题,试题进一步向深度发展。其实,主观性试题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实际鉴赏能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个性创造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鉴赏习惯,这也是适应新课标的大势所趋。而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是一个薄弱环节,丢分现象比较严重。例如 2003年高考试题17小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复习指导] 2002年的《考试说明》,已将原来的“古诗词鉴赏”和“文言文阅读”合并为“古代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题已从原来的第一卷移至第二卷第四大题中考查,考查形式也由原来的选择题改为主观题。高考对古代诗歌鉴赏有两项基本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高考语文也要求学生有鉴赏诗歌的能力,怎么才能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一、考点明晰《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即内容上考查形象、思想、观点;形式上考查语言、表达技巧。结合考纲我们具体分析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四大题第17小题诗词赏析给的是常见诗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诗歌虽不难,而试题却颇不平常。一小题分三问,或要求表态或要求阐述。2003年高考全国卷则选用王维的《过香积寺》,从诗歌语言赏析方面出题…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古代诗歌鉴赏,2010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从近两年的高考试卷来看,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往往不是单独立题而是融合在一起的,但是许多学生对古代诗歌鉴赏似乎还不曾入门,往往答非所问。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主要指从整体上了解作品描绘的人物形  相似文献   

20.
咏史怀古诗是古诗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咏史诗”是针对古人古事陈说见地,总结历史教训;“怀古诗”是由登临地之景所诱发而抒发感慨。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语文试题的古诗鉴赏题所考的唐朝杜牧的《过华清官》及宋代杜常的《题华清官》就是“咏史”与“怀古”的代表之作。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背诵的30首古诗词曲中,咏史怀古诗就有5首——《石头城》、《桂枝香》(登临送目)、《念奴娇》(大江东去)、《永遇乐》(千古江山)、《扬州慢》(淮左名郡)。如何对这类题材的古诗进行鉴赏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