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的情绪障碍,主要指影响大学生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情绪因素或情绪状态。可以表现为逆反情绪、自卑情绪、自负情绪、冲动情绪、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等多方面。主要是由于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而导致,大学生情绪障碍的调节是针对于以上因素进行,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从而使大学生充满愉悦、幸福、健康。  相似文献   

2.
抑郁情绪是一种情绪状态,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抑郁悲观、沮丧苦闷、兴趣减退等。而抑郁障碍则是一种精神障碍。抑郁情绪是心境抑郁、抑郁性神经症、抑郁症的核心症状。要对抑郁障碍进行干预,抑郁情绪问题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简述了抑郁情绪与抑郁障碍的关系,并从起因、病程、临床诊断等几个方面对抑郁障碍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情绪障碍,主要指影响大学生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情绪因素或情绪状态,可以表现为逆反情绪、自卑情绪、自负情绪、冲动情绪、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等多方面.主要是由于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而导致,大学生情绪障碍的调节是针对于以上因素进行,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从而使大学生充满愉悦、幸福、健康.  相似文献   

4.
人的情绪反应总体上说是长期生活习惯的结果,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习得了特有的情绪反应,所谓不健康的或病态的情绪反应,也是长期学习的结果.然而某些心理疾病指的就是情绪障碍,恐惧症、焦虑症、抑郁症都是情绪障碍的别名. 抑郁症是一种异常沮丧的、长时间持续的症状.总体上说,儿童与青少年的抑郁情绪与成年人没什么区别,如都表现为兴趣淡漠、被动消极、悲观绝望、难以融入现实生活.但儿童身上的抑郁较为短暂,有时不表现于外,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抑郁行为表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职业倦怠:教师积极教育行为的障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付工作应激的一种反应,它表现为情绪耗竭,身心倦怠,是教师积极教育教学行为的障碍,它不仅对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而且还影响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本对职业倦怠进行了心理学解释,探讨了它的症状及负面影响,并提出克服障碍,走出倦怠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儿童情绪障碍是一组特发于儿童少年期,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病因,表现为焦虑或恐惧情绪的精神障碍。数据显示,我国各类情绪问题的发生率为17.7%,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儿童情绪障碍的治疗原则是以心理治疗为主,配合使用小剂量抗焦虑药或抗抑郁剂。  相似文献   

7.
ADHD的症状非常复杂,并因其往往伴随其他障碍而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兴趣。情感功能模型理论包括情感表达的技能、情感识别和评估以及情绪调节,总称为“情感能力”。以往研究主要是从多动症儿童的发病机制以及多动症的治疗和干预等方面进行,近年来国外开始关注多动症儿童情感能力的研究。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多动症儿童情绪特征研究的重要成果,为国内学者进行多动症的相关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阈下抑郁,是指处于抑郁情绪中,存在部分抑郁症状,但还没有发展为抑郁症的一种情绪状态。阈下抑郁者的数量远远超过抑郁症患者,在人群中更加普遍,对个体和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并不亚于抑郁症患者。但当前,我国对抑郁症的关注较多,对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疾病,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情绪消沉,从初期的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严重者可出现自杀想法和行为。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抑郁症患者的年龄也在不断降低,有向年轻化蔓延的趋势。媒体近期调查发现,北京一所著名重点大学有40人被确诊为抑郁症。对一例由丧亲而引起抑郁症状的大学生案例进行分析,使用合理情绪疗法来缓解和治疗其抑郁症状,探索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抑郁症进行干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回顾儿童的情绪及行为问题的家庭疗法,发现从1995年以后,相关研究逐渐增多,治疗模式也逐渐不同。外显障碍(比如行为障碍、注意障碍性多动、反抗行为)的研究要多于内隐障碍(如抑郁、焦虑障碍)。研究表明家庭干预对治疗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与个体治疗起同样作用,甚至优于个体治疗。到目前为止,家庭认知行为治疗与父母训练是已有的两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家庭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1.
1.情绪理解、情绪调节与同伴接纳情绪具有建立、维持和改变个体与外界关系的功能,这种功能在个体身上表现为一种能力,即情绪能力。它主要包括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两个方面。研究表明,学前阶段是儿童情绪理解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3岁儿童已经能根据表情线索和情境线索判断他人的情绪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能够理解混合情绪,评价引发情绪的原因。情绪理解  相似文献   

12.
情绪障碍儿童的情绪异常衍生出一系列社会性与学业性行为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社会行为、情绪控制、学业技能的缺乏。因此,教导情绪障碍儿童技能策略显得相当重要。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来探讨情绪障碍儿童的情绪问题,并介绍国对外现有的技能训练为主的情绪障碍干预方法,以期给广大同仁一个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抑郁是当今社会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长期存在抑郁情绪会使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回避社会交往、不能体验生活的快乐、经常自责自罪,并伴有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意念和行为。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由于大量生理的、社会的和心理的变化加在一起,会提高抑郁的发生频率。缓解大学生的抑郁情绪,一要加强大学生成才教育,二要科学制订消除大学生心理抑郁障碍的预案。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亚型学习障碍儿童情绪理解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以30名学习障碍儿童为对象,采用表情图片和情境故事法,探讨不同亚型学习障碍儿童情绪理解特点.研究发现:(1)不同亚型学习障碍儿童情绪状态理解存在显著差异,阅读障碍儿童情绪状态理解水平显著高于数学障碍儿童和复合型学习障碍儿童,数学障碍儿童和复合型学习障碍儿童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亚型学习障碍儿童情绪原因理解和情绪调控理解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情绪障碍儿童的行为严重影响课堂教学、学校的正常管理,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情绪障碍儿童的行为规范教育是进行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本文针对一年级甲、乙、丙三名情绪障碍儿童,总结出行为规范教育的方法及一些心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生气情绪是学龄期智障儿童经常面对的负性情绪。以一名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该生的情绪表现及阅读理解力的基础上,挑选适宜的情绪绘本,通过四个教学步骤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情绪绘本教学。结果显示:运用情绪绘本可以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气情绪认知和控制能力,“视觉提示”和“提问讨论”是智障学生绘本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7.
儿童情绪障碍是发生在儿童时期,以焦虑不安、悲伤抑郁、烦燥多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过去称为儿童神经官能症或儿童神经症。由于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年龄特点,其临床表现与公认的神经症有明显的区别,目前倾向于使用“情绪障碍”一词。  相似文献   

18.
采用小学生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ERQ-CC)、艾森克人格量表中文儿童版(EPQ-Ck)和儿童抑郁量表中文版(CDI-C)对1381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小学生神经质与抑郁情绪的关系,及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小学女生认知重评使用率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六年级是小学生表达抑制策略发展的关键期;(2)神经质、表达抑制、抑郁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认知重评与神经质、抑郁情绪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3)神经质、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均能显著预测抑郁情绪,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在神经质与抑郁情绪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对于探索小学生抑郁发生发展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儿童情绪障碍是发生在儿童时期,以焦虑不安、悲伤抑郁、烦燥多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过去称为儿童神经官能症或儿童神经症.由于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年龄特点,其临床表现与公认的神经症有明显的区别,目前倾向于使用"情绪障碍"一词.  相似文献   

20.
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情绪面目表情认知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向23名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23名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和46名普通儿童呈现情绪面目表情判别任务,就三组儿童情绪面目表情判别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探讨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情绪认知的特点.结果表明:对于情绪面目表情判别能力,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但是非占语型学习障碍儿童的发展要落后于其他两组儿童.在情绪面目表情的判别上,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对一些消极的情绪面部表情如"悲伤"、"恐惧"、"愤怒"更为敏感.对于复杂面目表情如"厌恶"判别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