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已成为当前举国上下极为关注的问题 ,但是许多人对“减负”仍存在着模糊或片面的认识。笔者就如何克服对“减负”认识的片面性 ,正确理解“减负”问题 ,深化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 ,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谈几点看法。一、“减负”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全面辩证地理解“减负” ,是做好“减负”工作的前提。“减负”并不是减得让中小学生没有一点负担 ,而是减轻“过重”的负担。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是 ,中小学生厌学情绪严重。2000年2月中旬公布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  相似文献   

2.
一、减负,真的减了吗?在进行探讨之前,我们先要明白何谓“减负”?“所谓‘减负’,主要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很明显目前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存在“超标”的现象。学生因为课业  相似文献   

3.
“减负”主要是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减负的重要策略是教师队伍建设 ,“减负”工作的着眼点在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素质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期导读     
“减负”是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  相似文献   

5.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是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正确看待“减负”?如何以“减负”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呢?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在关注、思考的一个课题。   前提:转变教育观念,消除思想误区   “减负”问题是一个涉及教育观念、课程教学及教育制度改革,涉及学校、社会、家庭诸方面的系统工程。它主要包含三层含义,即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减负”的实质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起点和依据,改革原有传统教育中不合理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  相似文献   

6.
《教育情报参考》2005,(6):16-17
卢湾区第三中心小学校长贾莉莉认为,“减负”要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没有负担的话,干脆不要读书了。在二期课改全面推开的时候,持这种观点的校长却感觉缩手缩脚。一些“减负”措施迫于压力不得不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取消期中考试是“减负”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家委会”认为,一定要考,不考是害了学生,不考成何“体统”?对学校来说,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也需要“减负”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界定什么是“减负”,我们需要考虑对儿童来说“负担”是什么,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负担是要“减”的?我们不可能想当然地以为“没有了家庭作业”、“老师不再占用时间给孩子补课”就是减负了,我们不应当把接受  相似文献   

8.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但作为其中主要力量的学校,如何在“减负”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呢?校长们的一致看法是,“减负”不是减质量,也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而是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学生“减负”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减负增效”的主战场;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才能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题负担;学校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满足部分家长急功近利的心态,而应积极宣传课改成果,欢迎家长参与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9.
说“减负”     
不可否认 ,“应试教育”的恶果之一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 ,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 ,“减负”问题一提出 ,就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正确认识“减负”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何为“减负” ?  所谓“减负”就是指学校教学工作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包括过重的心理负担、一部分家庭和贫困学生的过重经济负担。“减负”的目的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减负”与严格要求   1978年 ,邓小平就辩证地谈到“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 ,今后仍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但是 …  相似文献   

10.
“减负”喊了好多年,“学业负担”与“心理负担”问题依然“常盛不衰”。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重申“减负”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减负”减什么?怎么减?“增效”增什么?怎么增?这组文章直面现实,从不同视角理性观照这一问题,在反思中前行,在体悟中改进,是大家共同的企盼。  相似文献   

11.
“减负”是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由此而引发的经济负担。“减负”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学生在合理负担的基础上得到健康的生活活泼的全面发展。本详细论述了教师在“减负”过程中作用的发挥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 0 0年 1月 7日 ,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减负”)之后 ,全国积极开展了“减负”工作。在“减负”的落实过程中 ,又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拟就“减负”的认识和实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以期对解决“减负”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正确认识“减负”科学的指导思想是正确行动的前提条件。“减负”要实现其目的 ,真正起到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 ,首先必须有全面而正确的思想认识。(一 )学生负担的构成学生的负担主要有三种 :第一是心理负担 ,主要来自家长和教师两个方面 ,这种负担是由于家长和教师对学…  相似文献   

13.
“减轻学生负担”是当前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战略任务。但是如何“减负”.却是众说纷纭.没有给“减负”一个实质性的界定.广大教师也十分茫然.只是停留在形式上作一点机械的“减负”.这样不仅学生的负担不能真正地减下来.而且教学的效率也不会真正得到提高。所以有些卓见者就提出了“科学负担”或“减负增效”的理念。那么什么是“科学减负”?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初“,减负”之风席卷全国,而后的几年里,又似乎有所懈怠,后又轰轰烈烈的重提。而我们紫薇小学从减负之日起,就没再停留过,我们认认真真地减负,切切实实地减负,大张旗鼓地减负,将减负进行到底“。减负”工作究竟如何做“?减负”后学生活动如何指导?这是我们一直以来一直思考,并努力实践着的问题。说实话,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几乎没有人不认为现在的学生负担太重,但也几乎没有人相信在当前条件下能做到真正减负,于是减负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就成了美丽的“神话”。许多人把症结归之于考试制度、教育体制甚至就业压力。但我们紫薇小学在深入…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2000年1月7日,教育部召开“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布置新千年头件大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负”在全国中小学得到积极响应,中小学生的负担过重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减负”决不意味着不要勤奋学习,更不意味着可以降低教学质量,“减负”本身不是目的,“减负”的目的是为了“增效”,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负”与“增效”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既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  相似文献   

16.
学生“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社会、家庭和学校。学校和教师正确认识学生“减负”,是做好“减负”工作的关键。“减负”不是放松质量。“减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减负”也是提高质量的需要,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轻负担,高效益。有少数教师认为,现在强调学生“减负”,质量可以放松了。这是对“减负”的片面认识,是一种通过加重学生负担来提高质量的不健康的教育思想,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注意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着眼点在“过重”二字上。学生负担要有,但不能过重,现…  相似文献   

17.
蔡猛 《教师》2011,(34):96-96
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要“减负增效”。“减负”必须把握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减掉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重负担。那么,如何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减负增效”呢?  相似文献   

18.
2000年初,国家教育部召开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的电视会议,全面向学生过重负担宣战。时至今日,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真正减轻了没有?减负究竟难在哪里?路在何方?笔者作为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对此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工作,一是要坚决地把学生过重负担减下来,二是要全面地把教育教学质量提上去。“减负”本身不是目的,“减负”的目的是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面向21世纪的具有高素质的一代新人。尽管存在诸多阻力,中小学的“减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减负”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减负”的目的在于使中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 ,使他们的身心能正常地健康成长。减负的重中之重是把一些不正当的教学方法减下去 ,如过多的教学时间 ,超负荷的作业量 ,过多的学习资料等等。减负并不是降低对学生的正常要求 ,不应该把不该减的学生的必要的负担减掉 ,学生必要的负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 ,是学生应承担的任务和责任。英语科是基础学科 ,任务重 ,教学难度大。英语教学“费力大 ,收效小”的现象较普遍。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同时又确保英语教学质量 ,这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