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工具性”也好,是“人文性”也好,谁都得承认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然而,语言教学教什么,却一直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导致了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结果。对掌握了母语基本规律的学生来说,最需要的不是“××叫什么”,“什么是名词、动词,什么是××句式”之类,这些知识其实只是学习语言的手段不是目的;最需要的是种种言语体验。他们需要从不同的言语体验中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丰富多彩的人生,从而更好地感受母语,更好地运用母语。因此,如果说“教语言,而不是教语言知识”的提法让我们认清了过去语言教学的误区;那么…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们在总结传统阅读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转变教材观,大胆处理教材,着力开发教材的生活化、实践化资源,转变教学观,努力促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生活化、实践化对话,以最终促进学生“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拷问之一:真语文?假语文? 纵观时下的语文教学,你会发现,学生的分数确乎在不断地提高,而我们的教师却越教越累。学生越来越厌学,语文甚至成为最不受学生欢迎的学科。语文是我们的母语.语文理所当然应该成为人文性最强、内容最丰富、最有光彩的学科。静下心来,痛定思痛,我们就会明白,我们哪里是在教语文。我们只不过是领着学生日复一日地在做题罢了,即使在说。也是在说着应对试题的话。长此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会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4.
李国栋 《学周刊C版》2010,(5):123-123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语文学科作为我们的母语教育课程,它是思想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我们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据着别的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除了要将祖国的语言文字知识教会学生,让他们能灵活运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富有感情的语文教学,用爱启迪学生的心智,让他们获取人生的动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因此学好我们的母语是每个中国籍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识字,认读篇章以外,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写作。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毕业试卷一启封,教师们就大发感慨:“现在的语文真是没法教了。”有好事者曾作出统计,整张试卷,课本知识仅占30%左右,其余都是活学活用的课外知识,怎能不引起教师们的哗然?由毕业试卷我们又想到“纲要”中也曾多次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就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用好教材教,而不是就教材教,应使教材成为指引学生运用语文能力的导航灯。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学习资源,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教学到底以学语言知识为主,还是以言语活动为主?这是一个语文教育界悬而难决的问题。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也曾指出:“一言以蔽之,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至于文化熏陶、品德养成、个性发展等等,都只能是在母语教育的过程中同时实现的,它们不应是凌驾于母语教育之上的外加的任务。”(《内蒙古教育》2001年第6期)据我们理解,“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强调…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我们应该赋予语文一种全新的概念——语文与生活同在。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以下简称《语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苌鹏 《考试周刊》2011,(7):55-55
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具体体现。学生的作文水平,会直接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也关系到未来国民素质的问题。然而,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说写作文就头疼,没的可说:二是东抄西凑,胡编乱造,因而学生的作文大多没有真情实感,而是假话、空话连篇。针对学生母语水平低下、笔头无语的现象,我们意识到:写作材料的枯竭,阅读资源的匮乏,  相似文献   

12.
作为教师,也许经常会问自己:“我们应该教什么?”。答案可能很简单——“知识”。从幼儿园到大学。答案无一例外。广义上的知识——事实、观点以及技术。是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答案固然没有错,但是怎样处理这些知识。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教会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技巧,远比教学生学知识更重要。这种运用知识的技巧就是——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小但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在这当中,培养学生用联想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足很重要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应该在讲授课文、指导练习、讲评题目时不断训练学生注意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都有深深的感触:大多数中学生语文水平没有过关;大多数中学生不喜欢语文课;大多数语文老师感到迷茫,目前的语文教育,教学内容没有文化含量,我们做的是尸检工作,主题、中心、段落大意、写作技巧,这些纯粹技术上的分析,割断的是一个人和母语之间的血肉联系。学生该怎样思考,怎样感觉。都被《教参》规定好了,如何让学生张扬个性,提升智慧?面对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困境,我的一点想法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激发语文课堂活力。  相似文献   

15.
钱江 《青海教育》2008,(11):28-29
达尔文说:“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叶圣陶老人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这些都在启示我们: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无师自通、不教也能学、学了就会用的语文能力,教学中就要有一个系统的教学生学语文的方法和目标。  相似文献   

16.
论语文活动     
语文活动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生学好语文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7月)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学母语跟学外语本是两回事,但一百年以来,我们一直把汉语当做外语来教,这是造成语文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主要做两件事:识字、做文章。西方的语言学强调语言分析、语法分析,现在回头来看,这些对母语学习来讲基本没用。我们要反思中国百年来的汉语观、汉语教育观和汉语教学方法,包括语言政策,可能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有一个怪现象: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学生却没有应有的发展。那什么才是有效的语文教学?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教无定法,尤其是对于我们母语学科的教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方法很多。但是我们如何巧妙地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使其相得益彰,借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呢?基于这个问题,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努力寻找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和机会.  相似文献   

20.
林建新 《考试周刊》2014,(71):48-48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师面临的严峻问题,一些学生知识掌握得不少,可能力并没有提高。语文教师要变传统的、单一的知识传授为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语文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语文教师应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和育人意识,挑起育人重担,树立"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