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张春晖 《教师》2010,(6):113-113
教育和爱心两个词往往联系在一起,“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但教育绝不是“一爱了之”那么简单.教育之爱要遵循科学,科学之爱才能将爱心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讲,教育事业首先要求我们爱学生,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曾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要想培养刚刚进入小学的学生懂得爱老师、爱同学、爱长辈,懂得爱学校、爱社会、爱大自然,懂得用自己的爱去关心他人,学会宽容、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的班主任,我用真诚的爱心,走进学生的心灵,解读着教育,解读着孩子,和孩子们共同努力,一同打造一个充满爱,有活力的,充满希望的美好世界,用爱诠释着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爱是love,爱是amor,爱是rarc,爱是爱心,爱是love,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听着这优美的旋律,我的心里不禁荡起爱的涟漪。是啊,就像歌中所唱的,“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生长,再把爱的芬芳洒播到我四方;我们要在爱心中大声地歌唱,再把爱的幸福带进每个人的身上。爱会带给你无限温暖,也会带给你快乐和健康”。  相似文献   

5.
朱老师: 您好。关于您谈到的爱一山教育,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和价值的问题。要不要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爱与爱心是怎样在儿童身上发展起来的?儿童在何时开始表现出爱?他们会表现出什么类型的爱?  相似文献   

6.
我校近年来,以“爱心教育”为品牌,打造学校特色。“爱心教育”就像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而实施“爱心教育”的教师就是爱的播种者。  相似文献   

7.
爱心教育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会更自信更快乐。由此可见,爱心培养是多么重要。随着我国1+2家庭模式(一个孩子加父母)的大面积普及,受所处环境的影响,独生子女固执、偏狭、自私的弱点越来越突出,他们觉得别人爱自己是应该的,别人帮助自己也是理所当然的,很少去想怎样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更谈不上去爱家乡、爱集体、爱祖国、爱科学。这种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幼儿健全心理和高尚品格的形成,影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爱心培养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的。  相似文献   

8.
爱的教育     
郁芸 《时代教育》2009,(5):174-174
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情怀,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关怀,不管教育表现形式多么纷繁复杂,教育不能没有爱.在教学中我们要以爱心为基础,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持之有恒,同时也要把握好适度的惩罚.  相似文献   

9.
孩子需要爱,感受到自己被爱着的孩子,才会觉得自己的可爱。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给孩子“教育之爱”。教育爱同亲情爱一样是无私的,但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正因为教师所关注的不再是单个孩子,因此教育爱就更为博大而精深。它关注的是每个孩子的差异,将学生真正作为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来认识,无条件地给予爱心。健全的人格培养首先就来自于这种“爱的教育”,使不成熟的心灵走向成熟,向偏向发展的性格得到矫正。孔子就强调枯培养出“仁者爱人”的理想人格。只有教育者本人深刻地把握教育爱的本质,才会使受教育者的情感、心理受到自己的影响,先感悟什么是爱,再学会怎样去爱,进而成为一个“爱人”的“仁者”。  相似文献   

10.
如何帮助学生了解爱、懂得爱,学会爱,广大教师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这里面原因很多,我认为主要有四点:(1)教育方式单一,缺少生动性和感染力;(2)忽略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不切实际地拔高,造成学生反感;(3)忽视身边的示范,爱心教育没有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学生缺乏“给予也是快乐”的体验;(4)家长(教师)不全面或不正确地表达爱,造成孩子不懂关爱别人,不懂孝敬父母,只顾自己,甚至自私自利。针对此,我校开展了爱心教育,从“寻找爱的烙印——营造爱的氛围——争做爱的使”入手,让学生在被爱中学会爱,收效显。  相似文献   

11.
无论古今中外,教师都是一份无私奉献的职业。因而,自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我就把“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深深地烙在心里,我告诫自己要做一个爱的使者,把师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用自己的爱心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快乐成长的天堂,让孩子的世界因为有了教师的这份爱而变得精彩。  相似文献   

12.
魏丽萍 《甘肃教育》2013,(23):24-24
一、班主任对待学生要有爱心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几年里,我深深体会到“爱”真正的含义和师爱在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一个微小的“爱”的举止,传到孩子们心里.  相似文献   

13.
问题学生是带病的花朵.需要教师用爱心去精心“护理”和“治疗”。本文主要介绍笔者真情投入,真心付出,用爱感化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责任即是爱心,爱心的体现即是教育。爱不但是治愈生理和心理疾病的最佳药物,爱也能改变并调适人的心态,并能扩展人的包容力。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做人和处世的“敲门砖”。教师是“爱”的化身和象征,只要能使教育有效,进而收获有效教育的理念、行为、语言、情感、方法、方式,无论它有多少,也都是“真爱”,否则,便是“假爱”。即使是“爱”也只能算作溺爱、偏爱、错爱。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陶行知思想的角度,通过教育案例“用爱心温暖贫困学生”“用信心鼓励自卑学生”“用耐心宽容问题学生”诠释了作者的教育格言——用爱与宽容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6.
陈广平 《时代教育》2007,(9Z):99-99
工作中常听到有教师抱怨:“我们苦口婆心、严格要求,我们起早摸黑、勤勤恳恳,还不都是为了学生好?可为什么学生还要跟老师顶牛,甚至跟老师对着干呢?”是的,可以说绝大部分教师对学生都是充满爱心的,但这种爱心能够被学生接受理解的并不太多。可见仅仅有爱是不够的,爱还需要正确表达,以使学生乐于接受。那么教师应怎样正确表达自己的爱呢?  相似文献   

17.
王玉琦 《考试周刊》2015,(11):183-184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作者感受到:爱心,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教育素养之一,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教师以培养人为职业,必须热爱学生。幼儿更需要"爱",我们要用"爱"做我们爱的事业,在日常的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并把这种博大而宽宏的爱心不断地转换成日常工作中的耐心、责任心,促使幼儿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大地有了阳光的爱,才有了万紫干红的世界;草木有了雨水的爱,才充满了勃勃生机;学生受到了爱的教育,才有了前进的志气。 一、爱的几种不当类型 我们许多老师常常埋怨:“怎么我们付出那么多的关怀、那么多的爱心,我们的学生仍不懂礼貌、不尊敬老师、冷漠自私,一点也不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  相似文献   

19.
唐玉芹 《中学生电脑》2011,(1):29-29,31
在教育工作中,老师需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以幼儿为本”。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尊重每一位幼儿,与幼儿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幼儿才会对老师产生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20.
“爱”的教育是对孩子心性及行为认知的一种引导,要让孩子感受到爱,拥有一颗爱心。针对当前幼儿园“爱”的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从几个方面对幼儿园提高“爱”的教育实效性的策略进行探讨。要注重环境创设,让学生时时刻刻观摩“立德”;开展主题游戏,时时刻刻进行“启智”;开展亲子活动,让学生时时刻刻体会“陪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