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凤阳花鼓舞蹈动作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凤阳花鼓舞蹈艺术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其舞蹈形态,而且要研究产生凤阳花鼓舞蹈的社会和自然等环境因子。凤阳花鼓舞蹈动作的产生与其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密不可分,文章通过对凤阳花鼓典型舞畴因子、影响舞蹈语汇的环境因子进行了逐一分析,阐述了凤阳花鼓舞蹈动作的形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凤阳花鼓做出新解:凤阳花鼓原为"三花",因历史发展与区划变迁,现仅存一花——"双条鼓";凤阳花鼓与《茉莉花》的源流之争,为地方利益驱动,而非学术课题;《凤阳歌》长盛不衰,奥秘在歌曲的情绪和风格以及节奏上的快慢之分。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凤阳花鼓做出新解:凤阳花鼓原为"三花",因历史发展与区划变迁,现仅存一花——"双条鼓";凤阳花鼓与《茉莉花》的源流之争,为地方利益驱动,而非学术课题;《凤阳歌》长盛不衰,奥秘在歌曲的情绪和风格以及节奏上的快慢之分。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内容学唱《凤阳花鼓》,了解安徽民歌的风格。对比演唱新旧不同的两首《凤阳花鼓》,体会两首歌不同的情绪。  相似文献   

5.
根据贵州省黔东南林区中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以中学生物学教学为主渠道,结合林区师生熟悉的原生态苗侗民族文化协同进行中学生生命教育的教学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凤阳花鼓,凤阳花鼓灯与凤阳花鼓戏是历史上流行于此地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被誉为"凤阳三花"。现如今凤阳花鼓已不仅仅一种简单的地方曲艺,其作为一种体育形式,其体育文化内涵也极其丰富。  相似文献   

7.
裕固族原生态歌舞体现出少数民族自然质朴的感受,也让其艺术形式产生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逐步让该舞蹈形式被大众所熟知.首先介绍了裕固族原生态舞蹈的特点,然后对裕固族原生态舞蹈教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裕固族地域文化、人文环境和语言差异三个方面对裕固族原生态舞蹈教学进行了简介.  相似文献   

8.
民间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来源于民间,并在民间得以广泛流传.民间舞的可贵之处在于它那不可多得的原生态风格.因此,民间舞教学活动中,舞蹈教师有必要对民间舞原生态的问题多加关注,并在教学过程中把民间舞原生态的风格完整地保存下来,使民间舞自身所具有的原生态因素能够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9.
大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要回归自然”,我们的作文教学就要让学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态”,还生命以本色,于是“原生态”作文教学应运而生。自“原生态”作文教学形成热潮以来,参与这种教学方式的老师经历“热情洋溢——充满困惑——冷静思考”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凤阳花鼓戏虽有过一时的辉煌,但整体来看,其发展的境遇一直并不太顺利。究其原因,既有它作为地方戏种艺术发展上的先天不足,也与政治经济环境忽视对它的保护和学界长期忽视对它的研究有关。社会上不少人(包括有的学者)以为"凤阳花鼓戏"就是"凤阳花鼓",其实两者并不是一回事。凤阳花鼓戏一旦灭绝,我们对整个"凤阳花鼓"的认识将会是片面的、肤浅的,以后也将很难认识伴随着整个"凤阳三花"所形成的凤阳花鼓文化。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才能为濒临灭绝的凤阳花鼓戏提出真正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高中生物图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高中生物读图课堂教学中要回归读图课堂清新、自然的原生态风格,回归读图课堂平实、生活的原生态内容设计,回归读图课堂本真、简约的原生态过程,回归读图课堂明晰、实效的原生态学习,从而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强调教书育人的大学教育中,应当使师生交往成为大学原生态德育的一种载体,这既是对师生交往价值认识的提升,更是大学德育的创新.文章在界定原生态德育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师生交往的原生态德育原理以及基于原生态德育的师生交往本质.  相似文献   

13.
“凤阳花鼓”品牌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凤阳花鼓"专业指导教师、业余表演队成员、中小学教师和县政府有关人士等的直接调查,结合"凤阳花鼓"艺术传承和品牌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弘扬"凤阳花鼓"、发展"凤阳花鼓"品牌的具体策略,以期对"凤阳花鼓"品牌发展和品牌影响有所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薛晖 《儿童音乐》2014,(1):54-55
正【例4】《凤阳花鼓》是由湖南省长沙市艺术(音乐)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陈善冰老师设计并执教的一节课。这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的唱歌课,内容为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学习,为自组教学内容。陈老师为《凤阳花鼓》一课设定的教学目标为:能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凤阳花鼓》,表现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能随教师的指挥参与演唱歌曲,感受安徽民歌的地域风  相似文献   

15.
原生态唱法是近年来才被观众所认识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还存在很多争论。本文将总结我国音乐界对原生态的认识,原生态唱法的科学分析和研究,提出如果保护原生态民歌及根源文化。  相似文献   

16.
原生态唱法是我国民族声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唱法具有非常大的传承价值。本文在对原生态进行介绍的同时,着重阐述原生态唱法的风格特点以及唱法特点,对原生态唱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原生态唱法对于民族声乐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史丽函 《考试周刊》2009,(28):178-178
从事了多年的中学地理教育教学工作.经历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浪潮,我深刻地体会到在中学地理教育中课堂风格的转变,新时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受课堂教学内容和时代要求的制约。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就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地理教学内容与地理教学形式有机统一的课堂教学风格。课堂教学风格总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的特点呈现出来的。人们对课堂教学风格的认识,首先是从课堂教学的形式、特点感受到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探究了民俗体育视角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蕴含的多重民俗体育价值,研究结果显示凤阳花鼓具有底蕴深厚的历史价值、全民健身的体育价值、“五育并举”的教育价值、地域特色的经济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承人的断层、传播方式的局限、民俗体育价值研究不足、社会关注度的缺乏等情况,是凤阳花鼓民俗体育价值的现代传承遭遇的诸多困境,值得我们警惕。通过挖掘历史、文化、体育价值,创新推广方式,探索凤阳花鼓与现代艺术、音乐、舞蹈、体育等的融合创新,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推广凤阳花鼓,增强在年轻人群中的吸引力;培养传承队伍,开展数字化保护,保障老艺人、培养接班人,通过数字化手段,让凤阳花鼓成为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标杆;创编广场舞,服务全民健身,创作具有凤阳花鼓特色的健身广场舞,使全民健身活动具有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文旅交融、五育并举,打造凤阳花鼓的文旅IP,依托高校智力资源,探索一条民俗体育文化与高校合作的新路径,让这朵“东方芭蕾”之花更加绚丽地绽放。  相似文献   

19.
由于原生态民歌自身的原因与自然环境的恶化、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展示机会的欠缺,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环境堪忧;对原生态民歌进行有效的保护,不仅是因为原生态民歌本身具有超凡的艺术表现力,还是我们进行民族传统教育的需要,更是我们进行专业民歌创作的源泉;保护原生态民歌,要加强自然环境的保护、为原生态民歌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加强原生态民歌的教育力度,采取措施开发原生态民歌,提高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分析蒙古舞的原生态风格,会对它的起源、精神底蕴及其审美特征等有一个概括的认识。蒙古族的历史化造就了蒙古舞的传统风格。发展到现代社会,规范化了的原生态风格保存于蒙古舞的基本造型和各种步法中。传统的形象(写实)图谱记录法。无法将舞蹈的立体空间、几何结构、运动规律和情感因素等表现出来。而利用拉班舞谱记录法和头川昭子图谱记录法等现代西方舞蹈记录法绘制蒙古舞图表。很多疑难问题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