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武川镇勋贵在宇文泰家族的婚姻圈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宇文泰家族与其群体通婚却有着既利用又限制的政治考虑,这使武川镇勋贵在大部分时期内无法通过联姻接触到最高统治权。府兵系统中的地位、部属私人关系以及政治上的相互倚重,是武川镇勋贵主动进行联姻时所要考虑的因素,而这使其无法与处于府兵中下层的关陇土豪等派系联姻。关陇集团的婚姻圈是宇文泰家族为巩固执政的需要而编织的一个亲疏不一的关系网,包括武川镇勋贵在内的各派系不过是其中的一环,各派系彼此的政治联系并不紧密,更无法通过姻亲形成紧密的政治集团。  相似文献   

2.
北魏末年,宇文泰割据关陇,魏孝武帝因与高欢矛盾激化而率众西就宇文泰,追随魏帝或忠于魏室之山东人士也由此陆续入关.宇文泰尊立魏帝,与高欢所控制之东魏形成东、西对峙之局面.宇文泰虽以六镇鲜卑为创业基础,但人数寡少,既不足与高欢抗衡,又不能对关陇豪强形成压倒性优势,故其政策,必以调和胡汉,融冶六镇、关陇与山东人为一体为指归,形成陈寅恪先生所谓之关陇集团.西魏大统十六年,府兵组织系统正式成立,标志着关陇集团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3.
隋炀帝大业年间围绕封爵勋官制度而推行的政治改革,势在打破北周宇文泰以来实施的“关中本位政策”,通过限制、削弱关陇集团的强大势力和影响,以整饬吏政,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但其政治改革的方案未尽成熟及过急的推进,未能与建立民生顺遂、团结安定的政治局面相结合起来,终因其暴政引致严重的统治危机,从而使杨玄感这样的政治野心家为维护关陇集团既得的地位和利益乘机而起。  相似文献   

4.
宇文泰曾总揽西魏军政大权,并为北周的建立、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在6世纪中国封建统治者中,是颇有作为且作出过贡献的。本文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论述了宇文泰经营关陇及其对西魏政权的匡扶、关陇统治集团形成的过程。北魏末年各民族大起义,为其进入历史舞台提供了背景;524年的陇东大起义,使其得以进入关陇,扫清异已势力,奠定了关陇政治基础;魏孝武帝西迁长安,宇文泰控制关陇期间,父子数次巡幸原州;关陇统治集团的形成过程,宇文泰不但经营和凭借过原州,而且为其统治集团提拔和重用了一批原州籍人士,蔡You、李贤、田弘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北魏末社会矛盾尖锐激化,军镇制度安排下形成的六镇乡里地域纷纷卷入于政治纷争的漩涡中,军镇良家子或称豪杰成为各乡里武力团体的领袖,武川镇乡里军民随贺拔岳进入关中之后,成为贺拔岳军政集团的核心部分。贺拔岳后为侯莫陈悦所杀,集团内军将们通过推举选择了宇文泰,由此形成了以宇文泰为领导的军政集团。此后,该集团不断吸纳其他力量,在集团内产生出多个武力团体,存在亲疏不同的权力关系,他们的共同标识则为武川集团。  相似文献   

6.
西魏北周关陇统治区内,由胡汉民众自发形成的自然聚落散布其间,这些聚落群体被称作“坞壁”或“乡村”,关陇豪右便主要生活在这些由“乡村”构建的生活世界中。关陇豪右更通过“乡里”与外界建立联系,“乡里”本身具有的阶层化功能被用来进行社会分层,关陇豪右根据各自在地方影响力的大小被区分为豪右、乡望与首望三个层级,而经由阶层分化构建出层级有序的乡里社会。  相似文献   

7.
陈寅恪先生提炼形成的"关陇集团"概念,是隋唐史研究中重要的理论工具。然而,有些学者在运用这一工具研究具体历史时,并未准确理解该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基本边界。陈先生在其《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强调的"关陇集团"概念界限,主要由当时制度结构设计的格局决定。关陇集团以府兵制为中心,科举制则是破坏关陇集团的重要因素,关陇集团分化与瓦解的过程正体现在府兵制与科举制两种制度兴替更张的变革之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指关陇地区包括关中西部和陇东地区。关陇社火历史久远,独具特色,尤重民间传承。社火脸谱、服装、把仗是关陇社火表演的三要素,它象征和凸显着社火所扮演的人物身份、文化性格。在关陇地区,社火会组织社火表演,行使自己的组织权和经济权,是中国民间组织的一种表现形式。社火传承人是社火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无数社火传承人通过心口手相传,实现了关陇社火的历史传承和现代创新。  相似文献   

9.
关陇豪族集团以河西为据点把边疆作为舞台,凭借在河西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在东汉边防政策的制定和对外战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东汉关陇集团边防势力并非一成不变,其成员担任度辽将军一职在章帝建初元年到和帝永元六年、顺帝阳嘉元年、恒帝延熹二年呈现出三个高峰,折射出关陇集团在朝廷中权力的更迭。  相似文献   

10.
关陇豪族集团以河西为据点把边疆作为舞台,凭借在河西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在东汉边防政策的制定和对外战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东汉关陇集团边防势力并非一成不变,其成员担任度辽将军一职在章帝建初元年到和帝永元六年、顺帝阳嘉元年、恒帝延熹二年呈现出三个高峰,折射出关陇集团在朝廷中权力的更迭。  相似文献   

11.
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实现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之一。地处“关天经济区”的地方高校立足关陇文化进行校本课程建设,是重视学生个体成长、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传承、创新关陇文化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关陇地区的书法家数量极多,在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领域里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不乏声誉显赫者,有的墨迹至今被后学视若珍宝,奉为准绳。但此时期关陇地区的书法创作依然不能突破明清时期帖学和碑学的主流范畴,影响力有限。  相似文献   

13.
方言的形成,往往与历史变迁、民族融合密切相关。在中原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长期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关陇地区杂糅多元的文化格局。而关陇地区正是秦人祖先的发祥地,这里的人民既有中原文化的精细,也有北方少数民族的粗犷,既有中原文化的追求"天人合一",又有北方少数民族追求多元宗教的痕迹,从而构成了关陇地区方言的俗雅一体、粗细兼容的格局,当然,从关陇地区人们的方言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该地区人们的一般性格,那就是:淳朴、正直、热情、忠厚。  相似文献   

14.
意义协商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国外已经有30年的研究历史。意义协商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1)定性描述阶段(1980-1984年);(2)理论创建阶段(1985-1995年);(3)理论修正阶段(1996年至今)。本文分别对三个阶段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指出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意义协商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图书馆馆藏图书流通情况的统计,选择馆藏各类图书借阅量、品种借阅频次、单册借阅频次、读者阅读规律等指标分析读者的阅读需求,由此探索图书馆基本馆藏建设和文献采访策略,为馆藏资源优化及服务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人生使命三责任模型、人生进取三阶段模型、人生命运竞争能力三板块模型、人生命运二决定力模型等四个社会学模型作出了定性建模描述,并对四个模型在青少年人生教育中的应用作了探讨,提出人生的志向、愿望、态度对一个人的人生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智障学生的注意特征是心理学领域具有重要理论与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之一.针对智障学生注意品质研究在理论及方法上存在的不足,借鉴认知心理学反应转换及双重任务等研究模式,利用自行研制的注意品质测试系统,以普通学生为对照,对智障学生注意缺失进行了实验研究,初步探讨了智障学生注意缺失的心理生理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与普通学生相比,智障学生在注意的四个维度上均有非常大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