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实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于劳动价值论,而不是基于效用价值论或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与国民经济核算之间存在多种矛盾,不可能构成国民经济核算基础.运用现行国民经济核算规则和方法来分析要素价值论的基本观点,结果不是被证实,而是被证伪.劳动价值论科学说明了价值形成和增值关系,提供了用价值尺度衡量不同时空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成果的基本方法,因此为国民经济核算奠定了价值论基础.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可以统筹进行财富产出核算、资源耗减核算和环境破坏核算.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论,并非“劳动价值论一元论”,而是“效用/劳动价值论”,或日“生产力(率)价值论”,它体现并贯彻了生产力决定性。被长期误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正宗”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其实源于考茨基在“批修”时对马克思的错解,应予否定。对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要素价值论及微观层面上开拓出的效用价值论,我们均应批判借鉴。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是价值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两种理论,但是,二者并不能完全取代对方,原因在于二者各有侧重、各有建树又各有缺陷。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价值理论,但只有借鉴效用价值论的有益成果,才能对价值作出更科学、全面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论,并非“劳动价值论一元论”,而是“效用/劳动价值论”,或曰“生产力(率)价值论”,它体现并贯彻了生产力决定性。被长期误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正宗”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其实源于考茨基在“批修”时对马克思的错解,应予否定。对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要素价值论及微观层面上开拓出的效用价值论,我们均应批判借鉴。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比较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边际效用价值论是绝大多数西方经济学流派包括当前西方主流学派的理论基础。从二差异的原因角度出发,对这两种理论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引入当前劳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的争论焦点,以理清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前提和适用范围,指出发展劳动价值论的途径在于深入认识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并通过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分析,论述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分配机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以此来坚持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7.
马恩价值理论并非劳动价值一元论,而是宏观的"效用/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只是其向"具体"上升中的抽象出发点。考茨基《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一书是在《资本论》第三卷未公开发表的条件下撰成的,存在对《资本论》第三卷的悖离和对第一卷的形式主义或绝对化理解。伯恩斯坦依据《资本论》第二、三卷,畅言劳动价值论与当时已兴起的效用价值论的互补,是比较符合马恩价值理论本相的,而考茨基等人以"反修"为名,用"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批判伯氏,虽在政治上有一定合理性,但在理论上却是僵守误解,曲解马恩。这种"一元论"后来因"反修"而"正宗"化于列宁,独尊于前苏联,至今残喘于中国,乃是"阶级斗争为纲"在价值理论中的遗存物。  相似文献   

8.
马恩价值理论并非劳动价值一元论,而是宏观的"效用/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只是其向"具体"上升中的抽象出发点。考茨基《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一书是在《资本论》第三卷未公开发表的条件下撰成的,存在对《资本论》第三卷的悖离和对第一卷的形式主义或绝对化理解。伯恩斯坦依据《资本论》第二、三卷,畅言劳动价值论与当时已兴起的效用价值论的互补,是比较符合马恩价值理论本相的,而考茨基等人以"反修"为名,用"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批判伯氏,虽在政治上有一定合理性,但在理论上却是僵守误解,曲解马恩。这种"一元论"后来因"反修"而"正宗"化于列宁,独尊于前苏联,至今残喘于中国,乃是"阶级斗争为纲"在价值理论中的遗存物。  相似文献   

9.
徐国栋同志《公平与价格-价值理论》一文证明马克思主义主观价值论的四条“根据”皆因引用原著失误而不能成立,据此提出的“新价值概念”也不能成为人们接受。相反,经典作家的论述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是客观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0.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和支配为最重要特征的经济时代,有人因此提出了"知识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新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仍有着鲜活的生命力。知识价值论不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而是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创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石,对于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向传统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了挑战,我们要积极应对挑战,紧密结合实践,推进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努力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存在不完善之处。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最高成就是价值本质论,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中揭示了价值的本质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这是完善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续上篇)四劳动价值论与平均利润率规律: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理论马克思的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理论——亦即所谓"价值转形"理论——果真解决了劳动价值论与平均利润率规律的矛盾吗?围绕这个问题,自1894年《资本论》第三卷问世,经济学家们争论了百年有余,至今未已。那么,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究竟是怎样的?该理论究竟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知识的作用日益显现,国内外一些经济学者对传统的经济理论,包括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质疑,甚至提出"知识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不能被取代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的内容要不断创新发展,应该树立科学的认知观.  相似文献   

15.
知识价值论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按照政治经济学关于价值的基本规定性,"知识价值"是存在于知识商品之中的智力劳动的凝结。"知识价值现象"(由知识引起或与知识相联系的价值运动和价值增殖)越来越引人注目。知识经济的兴起,使智力劳动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它以多种形式,在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发挥其功能作用。智力劳动具有很强的创造价值的能力,和普通劳动相比,它在同样的时间里能创造大得多的价值。知识价值论从根本上说与劳动价值论并不相悖,它是劳动价值论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拓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传统旧劳动价值论的超越与发展,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得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挑战。人工智能所创造的价值实质上是人类以生产资料为媒介所进行的一种间接式劳动的产物,从根本上讲,它属于常规劳动的范畴。虽然人工智能是复杂的脑力劳动的结果,但是它仍然离不开简单劳动。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出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代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的本质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在新形势下我们应结合国情,与时俱进,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劳动价值论研究的三个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中所需要涉及的三个课题及其解决思路。第一,“从属范式”和剩余现象是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根本思想方法论基础和现实根源。这一课题研究有助于对劳动价值论来龙去脉与外部特征的整体理解。第二,劳动价值论本身的内在逻辑体系,主要包括三大命题: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为核心的三段论式内在逻辑结构命题、价值实体一元论与价值量多元论两个统一的深层次命题,以及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所谓转化问题的连续性。这些方面并不是引起价值论战的主要动力,但的确是解决第三个课题的前提。第三,劳动价值论如何面对三重考验:论证市场价格与生产价格对劳动价值偏离之连续性、解释非劳动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生产中所作贡献的性质以及说明非劳动生产要素收入的合理性。劳动价值论在三重考验中的表现也就是它对现实的解释能力以前是、现在正是、以后必将仍然是价值论战的终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以及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指导意义等问题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尊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