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錡  张光红  朱星 《科研管理》2002,23(6):113-119
本在回顾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对收入科学引索引(SCI)的期刊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大陆被SCI收录期刊的现状和北京大学理科发表论的情况。统计计算表明,北京大学1998年和2000年SCI期刊论的平均影响因子分别为1.21和1.35。在一些基础学科,如化学、物理类,北京大学发表论的SCI期刊的影响因子与国际平均值接近,而其它学科尚有较大差距。北京大学将鼓励科研人员在注重论质量的前提下,在重要科技期刊上发表研究论。  相似文献   

2.
2001-2005年我国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引文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艾新革 《现代情报》2007,27(3):25-30
引证法是研究图书馆学和评价图书馆核心期刊的一个重要测度方法。本文统计出近五年11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对核心期刊被引文量、平均引文率、互引、自被引、影响因子、即年指标等测度指标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和客观评价,对统计结果进行纵向、横向比较,探讨各项测度指标所揭示的期刊引文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1998—2033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不同类别的医药卫生类期刊的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了解这两项指标在医药卫生类期刊中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提高医科大学学报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措施。本文作者认为,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目前仍然是评价医药卫生类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医药卫生类期刊学术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4.
对JCR以期刊所载论文被引用量及影响因子为评价期刊的当前主要衡量指标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有的期刊评价方法的单一性提出了质疑,分析了运用万方期刊数据库统计资料为代表来评价期刊的局限,对建立完善的我国期刊评价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他引率对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宪民  刘仁涌 《中国科技信息》2010,(10):191-191,197
影响因子是一个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以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大期刊和小期刊,由于发文量不同所带来的偏差.在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年指标,基金论文数、他引总引比以及被引半衰期等各项期刊评价指标中,影响因子与被引频次无疑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关键评价指标的相关关系,检验期刊零被引率作为期刊评价反向指标的科学性。【方法】以CSSCI为数据源,选择图书情报学科核心期刊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时间窗口分别为2-5年的期刊零被引率、期刊关键评价指标,借助于SPSS分析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关键评价指标(2年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和h指数)显著负相关,期刊自引对于期刊的引用突破并不构成重要影响。【结论】期刊零被引率可以作为一个反向指标,但需要考虑学科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术期刊引文指标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对大样本、多学科数据库条件下的期刊引证指标——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半衰期以及多学科互引等进行了特征分析,探讨了海量数据状况下期刊的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8.
邓李君 《现代情报》2010,30(4):132-134
本文以JCR收录的开放获取期刊为统计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影响因子、被引情况、自引情况、即时因子等项进行初步统计分析,试图揭示目前开放获取期刊的整体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浅析影响因子的局限性及其一种修正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廷灿  黄可  陈永波 《情报杂志》2007,26(4):149-150,F0003
近年来,期刊影响因子成为期刊评价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指标。以SCI期刊影响因子为例,在分析期刊影响因子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影响因子的一种修正方法,给出了期刊综合影响力指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进行了一定的实例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刘雅娟  王岩 《科研管理》2000,21(1):93-98
近年来,在基础研究评估的诸多指标体系中,无一例外地引进了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其中论文、引文和期刊影响因子又被作为重要指标考虑因子之一。高影响因子的期刊是由于有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论文支撑的结果,正是这些高质量的论文,才可能产生高水平的期刊,亦即期刊影响因子高。同一学科领域内高水平的期刊一定有多于一般水平期刊的高质量论文。引文是衡量论文影响力的重要因子之一。尽管引文情况复杂,有自引、他引、正引、反引、大段引用,点到而已;并且受学科、期刊数、从事人员多少等影响,也还有创新被认识等问题,但引文的重要性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CSTPCD源医学院校核心学报引文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应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D)统计数据,对我国11种医科大学核心期刊和4种军医大学核心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等引文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从文献计量学角度了解我国医学院校核心学报的学术影响力,促进其在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推动我国医学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姜春林  刘则渊 《情报科学》2006,24(9):1343-1347
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17种重要期刊为样本,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主要统计分析工具,从历时态角度对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引文峰值、被引半衰期作了计量分析。提出,科研评价中利用引文方法时,应根据学科被引的时间特点选择不同的时段。对于文史哲等学科成果的引文评价时间可选择成果发表后的5—8年后进行,而经济学等应用性较强学科在3-5年后为宜。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科技期刊的期刊自引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系统地对比分析了关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出版的2002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CR)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3年度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中期刊自引率,结果表明:①中国科技期刊的期刊自引率总体上明显高于国外期刊;②JCR和CJCR中各学科的平均期刊自引率与学科大小相关性均较差,各学科内部期刊的自引率变化范围普遍较大;③在JCR中,影响因子的计算中如果排除期刊自引,对学科内部期刊按影响因子排位的序次影响通常并不大;但对于CJCR来说,如果排除期刊自引来重新计算影响因子,则大多数期刊的影响因子排位均会发生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HIFU领域的国内发展情况,把期刊评价指标引入主题研究,进行主题被引频次、主题影响因子和主题即年指标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2000-2009年被引频次不断增加,至2009年篇均被引数达到3.3次;主题影响因子在2002、2008年最大;即年指标在02和06年达到最高.可见,十年间,被引频次呈逐年增加趋势,文献交流速度无明显增长,HIFU领域整体学术水平有所提高,但文献引用、吸收和利用较之其它学科尚存在差距,学者间应加强协作和交流.  相似文献   

15.
介绍SCI-E收录核医学期刊情况,并对期刊国别、年发文量、发文类型、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自引率、作者国家分布做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引文分析学的学科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文分析既是一种对文献引证与被引证关系进行分析的活动和方法,也是包含对引文关系进行分析的原理、方法、应用在内的一门学科。以Citation Analysis为检索词在SCI和SSCI中联合检索了1974—2008年期间的文献记录,对得到的数据的引文进行整理和标准化,进行期刊共引分析和作者共引分析,绘制被引期刊的共引图谱和作者共被引图谱,依据图谱阐释了引文分析学的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引证法实证测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新革 《情报科学》2007,25(5):704-708
引证法是文献计量学中重要的方法,图书馆学核心期刊是研究图书馆学重要的对象,对图书馆学核心期刊进行引证分析,是研究图书馆学和评价图书馆核心期刊的一个重要测度方法。本文统计出近5年11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对核心期刊被引文量、平均引文率、核心期刊引用比例、自被引、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进行实证测度评价,探讨各项测度指标所揭示的期刊引文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通过对核心期刊各项指标以及综合排名,了解它们排名情况,分析我国图书馆学核心期刊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8.
SCI源期刊中的历史与科学哲学期刊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海娟  万跃华 《现代情报》2005,25(2):174-176
文章论述了SCI期刊评价指标含义。期刊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及其与期刊质量和与论文质量的关系.介绍了32种被SCI收录的历史与科学哲学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年载文量、国家、刊期等,指出在具体的评价工作中,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论文的引文频次指标是评价论文质量的一种更直接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9.
美国"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发布了2009年SCI-E收录期刊的引证报告。通过引文报告发布的出版周期、出版语言、所在国等期刊基本信息,可以了解所关注的相关学科世界优秀期刊的基本情况;通过影响因子、累计总被引频次、载文量等引文评价参数,以及比较不同年度这些评价参数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相关学科专业期刊的发展动态。这对于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学习和借鉴优秀期刊的先进经验、研究人员更好地利用期刊的平台掌握最新的科研信息和发表自身的研究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冬梅 《情报杂志》1998,17(5):57-58
论述了科技期刊情报被引程度的三个指标,确定被引频次的依据和对期刊情报评价的实用意义,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被引情报的新颖性及各种影响因子和最新文献指数的相关性与互异性。三者都以被引次数为依据,但在期刊情报的被引时域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