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将“统计与概率”作为一个完整的学习内容板块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及“综合与实践”一起贯穿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始终.“统计与概率”之所以会在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数学课程改革中受到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2.
《中学数学月刊》2011,(5):56-58
一、课程标准要求 概率与统计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概率与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日益广泛,学好概率与统计的初步知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与提高对偶然性事件发生规律的认识显得越来越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统计观念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3.
注明:本文以青岛出版社和泰山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一九)年级为版本(以下简称“教科书”)展开讨论.该教科书共分六册,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2006年初审通过,目前已经大面积使用.在义务教育的每个阶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都安排了四个学习领域,它们分别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4.
《全目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分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4个学习领域.作为第3学段(7-9年级)“实践与综舍应用”这个学习领域以“课题学习”的形式出现,教学中,教师们往往感觉到现行的各种根据《标准》所编写的教材中,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包括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旋转、圆、概率初步五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  相似文献   

6.
邓琼 《湖南教育》2006,(8):15-1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标准》)指出“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目标是:“经历提出问题、收集与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小学数学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7.
1问题背景 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排列组合为理科选修2—3中的内容,那么在必修模块中,缺少了排列组合怎样进行概率的教学,我们在概率教学的理念上应有怎样的变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明确地指出:“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郑巧燕 《新教师》2019,(9):51-52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原来的“统计初步知识”拓展为“统计与概率”,成为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并提出了发展学生统计观念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进一步将“统计观念”修改为“数据分析观念”,同时指出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基于这样的改变,笔者在“统计与概率”知识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提升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中学数学月刊》2011,(12):57-59
一、课程标准要求 概率与统计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概率与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日益广泛,学好概率与统计的初步知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与提高对偶然性事件发生规律的认识显得越来越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统计观念主要表现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包括“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数据的分析”五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4个领域。其中对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一次函数”“数据的...  相似文献   

11.
兰赠连 《贵州教育》2011,(24):23-25
新课程改革以来,“统计与概率”作为《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首先,从教材编排来看,可以说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呈三分天下之势(“实践与综合应用”并不算是独立的教学内容),如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统计与概率”安排了11个单元,除了一年级上册没安排独立章节...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一年级教材已经于2012年秋季在全国使用。新教材注重贯彻“四基”目标,其中数学思想的编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四个领域结合各部分知识体现各种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青岛·泰山版课标教材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安排的4个学习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采用混编的形式,6册共计34章,其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有15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有14章,“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有5章,“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以课题学习的形式安排了6个活动,每册教材根据相关的内容各安排了1个活动.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教材的编写建议“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和“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把“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一条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在选修课程中开设“数学史选讲”.这说明数学史已经从幕后走到了前台,进入中小学数学课程和数学教学.对数学史的教学要求和目的,很多研究者著文作了论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认为:  相似文献   

15.
易良斌 《云南教育》2002,(28):20-2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学教育改革浪潮。《数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精神是什么?数学教师对此应有清楚的认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把握数学教学改革的正确导向,推动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沿着健康、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行。一、科学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数学课程标准》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数学教育目标,《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前言”中首先从“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6.
张佩玲  尹侠 《贵州教育》2011,(21):29-31,33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设置分为四大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根据恩格斯对数学的定义:"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来界定: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属于数量关系的范畴,空间  相似文献   

17.
邓琼 《湖南教育》2004,(19):38-3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标准》)将“统计与概率”作为数学教学的四大领域之一,这足以说明统计与概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的各学段都要开展“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由于是新选入教材的内容,因而在教学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与图形有关的概率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盛嵘 《现代教学》2006,(9):21-21
【背景与导读】 《统计》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随机现象……”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课堂教学的实际,选择并创造出灵活多样的课堂小结方法。近期,笔者听了一堂公开课,对课上生成的问题有了一些思考,现写成此文,期望抛砖引玉,引发其他教师对课堂小结方法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提出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新课程中的一个全新的内容。在《标准》中,这部分内容的总体要求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在小学阶段怎样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它有哪些特点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