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早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而我国更是积极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并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制定、测试结果的评价与实施过程的影响因素方面取得了不小成就,但是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可操作性强的评价工具和评价设计并不多,导致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低下,健身效果大打折扣.文章依托真实性评价理论,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模式进行尝试性研究,试图以真实性评价理论指导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体系,完善传统的评价模式,旨在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提供借鉴,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一、新《标准》结构指标的构成 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在吸取国内外众多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体质健康所包含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四个方面指标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综合的评价,使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更加系统全面(见表1)。  相似文献   

3.
一、新《标准》结构指标的构成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在吸取国内外众多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体质健康所包含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四个方面指标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综合的评价,使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更加系统全面(见表1)。  相似文献   

4.
刘洁  张辉明 《考试周刊》2010,(53):140-142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以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非体育专业大学一年级健美操选修学生为实验对象,探讨学导式运动处方教学对大学生锻炼习惯及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学导式运动处方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科学健身意识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5.
张殿禹 《考试周刊》2014,(89):104-105
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不但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及各种能力的培养,而且要重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因此,在加强文化知识的传授时,也要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以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科学指导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并结合学生特点构建完善的健身运动处方系统,不断提高大学生健身的科学性、有效性及安全性,不断增强大学生的体质。本文主要对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及健身运动处方系统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加身体锻炼,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我国于2014年出台了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大学生体质测试的标准和门槛有所提高,也对高校体育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探讨了新标准下应该如何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华  唐红斌 《考试周刊》2014,(38):12-12
正一、目前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所采取的一种手段,是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个体评价标准。《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体质状况有所改善,但大学生的体质状况继续下滑,与2005年监测数据相比,学生的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和力量等身体素质均有所  相似文献   

8.
常蕾  李娜  李德琴 《考试周刊》2009,(5):158-159
本文作者通过对参加拉拉队锻炼的女大学生在锻炼前后的身体形态、体质状况等进行试验研究,探讨拉拉队运动的健身价值。结果表明:拉拉队运动在改善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提高身体素质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刚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8):108-108,110
本研究旨在考察山东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质现状,对影响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为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身体健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与同龄大学生接近,而身体机能和素质水平显著差于本科生,其体质健康总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差于大学生,其中女生的差距曼大。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有:体育课教学.学生自身健身意识、场地条件的限制、学生缺乏营养学知识及学生心理问题等五个方面。针对上述状况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测试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宁德范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中较轻体重人数占相当比例,影响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发展,肺活水平较差,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及肌肉耐力呈下降趋势,各项素质能力有待提高.为此,学校应更新教学理念,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和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商学生的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11.
采用运动处方和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太原理工大学男生体育干预前后体质状况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体育干预采用运动处方教学和心理调控与辅导同步结合的方式。结果显示:理工科大学男生体育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较,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评价得分有较大提高,SCL-90各因子得分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采用运动处方教学和心理健康调控与辅导同步教育是提高理工科大学男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周大平 《教育》2008,(4):40-42
据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10万份抽样)调查显示,2006年与2000年相比,青少年的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久力等体能素质进一步下降,视力不良率有所上升,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甚至过早地出现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某些成年人疾稿。为扭转这种局面,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其青团中央共同决定,2007年开始,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取代以往的体育测试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学校要为每个学生建立体质健康检测报告,不仅要出示各项测试成绩得分和评定等级,而且要为学生提供健康诊断和运动处方,指导学生在了解自身的情况下,按运动处方实施自我锻炼,以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以往《学生体育测试标准》的最大区别在于:将过去单一的身体素质测试转变为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的综合测试,从而更加明确体现出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激励学生主动上好体育课,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3.
对来自2007--2012年各年度辽宁省高校向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申报的基础数据分类测算、汇总,分析辽宁省大学生在身体形态、机能及素质等九个方面体质指标的变化特征。研究认为:近六年男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的改善对提升体质水平至关重要;总体上大学生的循环机能远远好于呼吸机能;健康体能总平均分明显下降,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及素质各体质指标均好于大学生平均水平。为提升辽宁省青少年体质健康总体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赣南师范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质测量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赣南师范学院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并分析学生体质现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总体体质较差,处于及格水平.建议尽快恢复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多开设体育选修课,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健身意识,以保证大学生体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湖南科技学院全体在读大学生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调查,对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为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为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出现普遍下滑的现象,主要原因与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通过对高校专科学生体质状况与体育生活方式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专科大一、大二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良好,随着年级的增长而逐年上升,但至大三时下降至最低,存在很明显的年级差异。对调查样本中具有不同体育生活方式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具有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特征的大学生,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素质明显优于另一部分大学生。由此提出,应对学生的体质健康予以深切的关注,加强体质健身教育,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学生课堂教学和课外锻炼的情况,在体质测定和身体健康状况询问的基础上,通过开具运动处方,对学生体育活动的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项目等进行控制与干预。本文对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教学对增强学生的体质有明显效果,是提高学生体质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在全纳教育理念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对于学生的身体形态方面的体重测量指标具有显著效果,其他方面的变化不具有显著性;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上的评价指标水平;能够有效的提高身体素质各方面测量指标的成绩。最后结合实验干预的具体情况,从教师的提高、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家长沟通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民体质测定的出台、推行和实施,体质评价工作已经能够初步量化.量化了的健身活动评价,能够类似于医学处方那样成为指导全民进行科学健身、自我监督的依据.建立健康门诊、制定运动处方、让更多的人来进行科学的健身,从而为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和提高全民素质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基础数据,分析不同锻炼水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体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锻炼水平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构建多元化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兴趣、能力以及体育文化素养,能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