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初中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因此,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我们的理念是:“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从而将理论与实际很好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笔者认为,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生活实际始终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并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发现、感受生活实践中的数学,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实现数学问题生活化。  相似文献   

4.
我们教师要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数学教学放到儿童生活的大环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解决与应用的过程,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乐于接受,他们的表现才会更精彩。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实现“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7.
章晓兰 《小学生》2010,(12):51-52
陶行知先生认为:“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所以说,学数学就是为了应用,应用才是学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生活化,其目的就是为了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抽象及应用过程,并体验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昌 《成才之路》2011,(30):18-18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新课程改变了传统教学脱离生活实际的状况,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深刻体会到身边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在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知道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刘岩 《黑河教育》2011,(2):30-30
所谓数学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在教学中,要把课本学习与生活数学挂起钩来,让学生认识到学数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为了得高分.而是为了运用数学,让学生产生没有数学就没有生活的强烈意识。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把生活实践与数学相割裂,学不能为所用.而现在教学就要求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去总结,去联系。那么,如何使数学课“生活化”呢?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张克娟 《学周刊C版》2010,(7):149-14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来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能巧妙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数学学习走进生活.那么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以及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让学生从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从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重视生活化数学问题,并通过此类问题的解答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顺应时代要求,适时转变观念,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3.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是如何让数学贴近生活,让数学服务人生的。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与理解数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走进生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5.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一要求,指出了小学数学教学要能使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用数学眼光去观察、思考生活,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把握好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凭借学生生活经验,架设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使学生由“为学数学而学数学”转变为“为用数学而学数学”,最终达到“为生活用好数学”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应在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善于选择适合的数学问题来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实验和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与理解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7.
刘宗泽 《四川教育》2002,(11):34-3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且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以便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一、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小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生活化。那么如何加强数学教学生活化呢? 一、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生活.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比如在教学《利息》这一节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到附近银行或储蓄所调查有关利息的知识.再结合学生所调查的知识学习利息。最后让学生将所学的利息知识回去跟父母交流,并与父母共同理财。  相似文献   

19.
新颁布的《国家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件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孩子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所谓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要让数学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融进数学教学,让数学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小学数学的教学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教师,要找准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体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