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效应海伦市第一中学于春耕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有特殊的功效,因为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内省作用。心理学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是紧密相连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情绪一旦被激活,内脏反应特别是...  相似文献   

2.
教学情绪场是一种能给学生情感感染,进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强烈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课堂教学环境。显然,教学情绪场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选择教学方法的同时必须考虑情绪场的构建。作为现代教学方法之一的“动像教学法”,以它独特的优势,对教学情绪场的构建起着极好的作用。一、创建情境,激发情感,促进情绪场的建立良好的导入能直接引起学习注意和学习动机。动像教学法在创设情境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用其导入教学,可以产生非常强烈的情感效应。在低年级教学中,通过“再现”生活情境,将…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家指出:情绪和情感是推动和阻碍人们去认识 事物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推动人们去掌握知识追求真理。”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扎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靠老师的教学艺术来激发。导入新课则是激发兴趣关键性的一环,这一环抓得好,课堂上能唤起求知的欲望,燃起智慧的火  相似文献   

4.
沐粉兰 《文教资料》2005,(18):124-125
“情感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它对人的认识和行为起着调节支配的作用。”因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尤其注重发挥情感的作用,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情”激“情”,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一、以“情”导入新课“情感具有感染性。”每课书的教学之始,最好能通过教师激荡的感情,恰当的诱发,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一)抓结局导入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我在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情感?情感是人的心理的一种异常波动状态。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知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若一个学生对地理缺乏求知欲或情绪不好、心境不佳,怎么能满怀热情、兴趣盎然地汲取地理知识呢?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是认知的交流,又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教师在教学中热情关心、  相似文献   

6.
一、对情感教育的认识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周围现实和对自己独特的个人态度."它们是在人的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并且影响着活动的进行."情绪指随同复杂的无条件反射(如防御反射、性反射、食物反射)而产生的恐惧、愤怒以及性欲和食欲等的体验.广义的情绪即情感.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以优化教学为目标的新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中,有一个基本点是一致的,即教师和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个体体系。教师情绪的主导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这个主体的情绪。新语文教学的特点是以情感陶冶见长,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人——人”的关系,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可以说是“人的情感——人的情感”的关系。因此,教学中要注意情绪的控制,要注重对学生情绪的感染,通过它来刺激、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心理活动潜能,使他们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一、克服过激情绪所谓过激情绪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冷静、…  相似文献   

8.
教学活动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形式之一,而人的任何认识活动总在一定的情感伴随下进行的,教学活动也不例外。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一方面是指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情绪体  相似文献   

9.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尤克·巴班斯基在《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书中说:"情感状态总是和内心受到激动,与反响、同情、喜悦、愤怒、惊奇和许多别的情绪相联系着。"由此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因素,忽略情感因素会使学习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0.
实验表明 ,教学中的积极情感 ,具有自我教育的内化作用 ,是影响教学工作的动力因素。研究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 ,我们应该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影响。一、情感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情感与人的需要和认识过程关系密切 ,因为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了“一般发展理论” ,他认为 ,儿童的情绪生活是与儿童的独立性、探索性思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伴随着教学而来的是兴奋激动 ,对发现真理的诧异、惊讶 ,产生愉快的体验 ,那么 ,…  相似文献   

11.
论儿童情绪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它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并影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情绪和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世界的特殊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活动都有着重要影响。随着人们越来越认识...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具有酝酿教学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将教学带入情境的效能。好的导入,能起“引爆”作用,使学生实现认识、情感、行为三者的统一,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有助于学  相似文献   

13.
<正>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而情感,则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在音乐教学中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到音乐的美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陶冶,应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一、情感性原则的要求音乐的审美体验是一种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又不同于生理快感和认识性、功利性的情感体验。在生理快感和认识性、功利性的情感体验中,人与对象有着某种实质性的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对非智力因素的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对情绪与情感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情绪与情感是人的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极情绪严重影响着人的认知活动。试图初步探讨情绪与情感的心理暗示功能,并力求阐明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期对指导教学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堂课学习的准备阶段,它往往有安定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把握学习目标、接近与学生情感距离的作用。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已经掌握并运用了多种的课堂导入方法。今天,我来说说其中的几种:一、故事导入法如《狮子大王》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  相似文献   

16.
音乐课的导入需要教师用新颖、别致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一种愉悦、充满信心、跃跃欲试的情绪。让学生在优化的情绪和情感中进入学习最佳境界。上好一堂音乐课,精心地设计导入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实践证明: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则又贯穿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情感培养的形式和方法。一、导入新课,诱发情感。教学时首先要创设产生情感的情境。如教学《凡卡》一课,老师可这样导入:(情绪激昂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有爸妈等亲人关心我们,我们每天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学习,这是多么幸福啊!(深沉地)可是你们知道资本主义制度下沙皇统治下的孩子的命运吗?在俄国一个鞋匠阿里亚希涅的…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教师情感素质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教师的教育活动过程不仅仅是智力活动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的情绪变化,无论欢乐与忧伤、疑惑与惊异、宽慰与愤怒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幼儿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及幼儿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教师情感素质的特殊教育功能是由其职业性质所决定,它直接影响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成败.一、教师情绪情感对幼儿思维活动的维持和调节作用情绪惰感是伴随人的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幼儿的情绪随着认知的  相似文献   

19.
岳黎 《教育艺术》2011,(1):42-43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发,且儿童的认识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认识世界就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刻。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语文课堂有效唤起学生情感方法研究,一边加强理论学习和资料的收集,一边在实践中探索,重新认识了情感的内涵。一、语言感染。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因此,教师要用爱憎分明的感情、真挚的语言和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20.
把握学生心理特性进行音乐教学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潘铭春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是指人对事物的喜怒哀乐的情绪表现和爱憎好恶的情感流露,如激情、热情、心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