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拉萨市7-18岁藏族学生1965.1995年三十年来生长发育的四次调查所获得的身高、体重、胸围三项形态指标资料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表明藏族学生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年龄阶段性特点和性别差异,符合中国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青少年生长发育21年追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1979年、1985年、1995年和2000年4个时期全国乡村汉族学生体质调查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全国乡村13-17岁汉族青少年身高、体重和胸围3项生长指标进行21年追踪比较分析,其结果:农村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发育迅速,胸围发育缓慢,生长发育水平处于“长期趋势”中的快速增长阶段;农村13~17岁青少年身高、体重和胸围的生长速度逐渐放慢,且2000年略有上升;21年来我国农村青少年身高、体重和胸围生长发育的“突增期”没有明显的变化;幼儿时期的生长发育水平对青少年未来生长发育水平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间,关于学生体质研究较多集中在对不同调研年各地区学生体质现状的描述和比较研究,而针对学生体质水平(如身体形态等)发展规律或动态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198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为基础,重点选择1985年、1995年和2005年7—18岁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身体形态指标为研究内容,在重点比较20年间中国学生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水平和速度的变化的基础上,揭示中国学生身体形态生长发育规律的变化,为进一步改善我国学生体质状况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1)我国中小学生1985—2005年间,身高、体重和胸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生长水平表现出明显的长期趋势,但前10年(1985—1995年)和后10年(1995—2005年)相比,身高、体重和胸围增长值和增长速度呈现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身高“前快后慢”和体重“前慢后快”、胸围保持不变的特点。也就是说,我国学生长度生长水平的高峰期在今后可能速度会放慢,但是重量和围度生长的高峰期将会继续。(2)从1985年到2005年。我国城乡学生身体形态的生长速度具有整体加速、快速增长期提前和持续增长期延长的基本特点。(3)身高、体重和胸围的突增期在20年间没有明显改变。但是,城市和乡村男生胸围突增期延迟的问题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城市青少年生长发育21年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79年、1985年、1995年和2000年4次全国城镇汉族学生体质调查的数据为依据,采用数理统计、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全国城镇13 ̄18岁汉族青少年身高、体重和胸围3项生长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显示:城镇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发育迅速,生长发育水平处于“长期趋势”中的快速增长阶段;城镇13 ̄18岁青少年身高、体重和胸围的生长速度逐渐放慢,且2000年略有上升;21年来我国城镇青少年身高、体重和胸围生长发育的“突增期”没有明显的变化;幼儿时期的生长发育水平对青少年未来生长发育水平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国民体质监测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学生的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继续呈增长趋势,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长期趋势持续存在,学生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学生握力有所改善,但学生部分体能素质、肺活量水平这几年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肥胖学生明显增加,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分析思考其内在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1995年,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五部委联合进行了一次全国性、多民族的较大规模的学生体质调研。这次调查覆盖了全国30个省市。1800所学校,调查了7~22岁的汉族学生25万余人,7~18岁的少数民族学生5万余人。调查结果表明,建国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学生的形态发育水平有所提高,身高、体重明显增长;身体素质指标提高较快;学生中常见病的发病率不同程度地有所控制,少数民族学生生长发育的增长与汉族学生同步,某些指标的增长幅度超过汉族学生平均  相似文献   

7.
在2000年体质调研的基础上,对海南省7~18岁汉、黎族男生身体形态中身高、体重、胸围3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以其均值所存差异进行纵横向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其身体形态3项指标低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1985年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8个民族50余万人的调查资料,以1979年调查的16省(市)省会汉族学生为样本,对7—18岁城乡男女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发育和素质发展进行了多指标的综合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自1979至1985六年间,我国儿童青少年形态、机能发育迅速;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生长发育有提前的趋势;体型继续向“细长型”发展。其中,主要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和胸围每十年平均增长值超过日本同期水平。与日本发育速度较快的十年(1960—1970)比较,城市男女生较接近,乡村男女生均明显超过日本,差距正在缩小。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各时期贵州省汉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调研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比较分析。其目的是动态分析近25年贵州省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展的规律,找到贵州省汉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促进学生健康的策略与对策。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结论:贵州省汉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大幅提高,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城乡差距明显,城市快于乡村,胖瘦比例差异显著。其中身高生长水平明显提高,乡村身高增长速度快于城市,体重和胸围增长速度乡村小于城市。但身高、体重和胸围都与全国水平差距很大。建议:1.强化政府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引导功能,提供学校体育健康促进保障性的支持;2.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加强管理以推动学生营养餐工作,从而提高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3.倡导科学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弘扬多彩贵州文明行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福建省中小学生体质现状、特点及发展规律,为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5年10~11月对本省沿海五市与山区四市7~18岁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7982名男女学生进行了体质调研。指标按统一标准、统一仪器和统一时间进行测试。所测数据经统计处理并与同时期全国和辽宁有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身高、体重和胸围三项指标均值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其绝对增长值沿海男生大于山区男生,山区女生除身高略低于沿海外,胸围、体重大于沿海。2.各形态指标年增长速度,沿海男生10~12  相似文献   

11.
了解维吾尔族青少年身体形态状况、形态发育的变化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为改善维吾尔族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采用专家访谈法、测试和数理统计法,于2012年10—12月,对新疆和田地区中小学7—18岁4800名维吾尔族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和胸围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了解中学生体质发育水平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以西安市第五中学学生(158人,男70人.女88人)为研究对象.1991—1994年连续3年对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13项指标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高于全国城市同龄学生.身体机能的发育水平低于全国城市同龄学生.身体素质水平高于全国城市同龄学生.学生体质发育水平不断增强,说明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3.
运用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郑州市三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以及100米跑和立定跳远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为今后了解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质状况和促进其体质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三所高校的体育专业学生身体形态的发育仍遵循人体生长发育一般规律,与同年龄高校大学生相比,男女各项指标稍优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当前湖南省高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与全国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低于全国水平;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平均值也大大低于全国水平;男女生立定跳远等身体素质指标也与全国水平相差甚远;仅握力成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指标优良率较低,及格及以下水平的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5.
王剑 《体育科技》2013,(5):100-103
目的:总结出导致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部分重要原因,并提出有利于增强我国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的方法及建议,最终期望我国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有所改善.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以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为研究对象,搜集并整理我国各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的测量数据与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四次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结论:自1985年至今,每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都显示:(1)学生身体形态发展良好,身高、体重、胸围都有明显增加.(2)学生生理机能有所下降.(3)8项身体素质指标中800m、1000m、引体向上、1min仰卧起坐等耐力素质明显下降.(4) 2010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出现拐点.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体质测量、数理统计、资料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7~18岁汉族学生2004年体质监测结果中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机能、素质的指标进行调查,对城、乡学生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城、乡男女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均值,各年龄组城市学生均高于乡村学生;肺活量均值,各年龄组城市学生均高于乡村学生,男、女学生脉搏均值没有城乡之间的差别。身体素质七项指标乡村男女生各有优劣。  相似文献   

17.
辽宁师范大学学生体质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雪莹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3):66-67,71
对2000年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高校及全国学生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证明:我校男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与辽宁省高校学生体质调查统计结果基本一致,没有显著性差异。与全国高校学生相比,女生除肺活量,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全国学生,且身高、体重、胸围、50m跑、立定跳远5项指标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我校男生的身高、体重、胸围、50m跑及立定跳远5项指标均优于全国学生,除胸围外其它各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肺活量和1000m跑2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学生,1000m跑与全国男生相比(P<0.01)有着非常显著性的差异。据此提出增强我校大学生体质水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85、1995和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对各时期我国城乡学生形态、机能、体能发展水平进行系统地定量研究,动态分析20年全国城乡学生体质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主要研究结果:(1)近20年城乡学生生长发育持续提前,城市学生各项形态指标生长水平高于乡村,身高城乡差距缩小,体重、胸围城乡差距加大;(2)城市学生肺活量水平高于乡村,城乡学生肺活量20年持续下降,前10年乡村学生下降快、后10年城市学生下降快;(3)乡村学生800m、1000m跑水平高于城市,城市女生50m跑、仰卧起坐水平高于乡村,其他素质城乡学生水平波动较大;(4)城市女生50m跑20年持续下降,城乡学生800m和1000m跑、城市学生50m×8往返跑20年加速下降,其他素质20年间有增有降发展极不平稳。  相似文献   

19.
身高、体重对大学男生身体机能和素质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身高、体重是反映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依据浙江省大学男生体质监测数据库身高、体重2项指标数据,计算其派生指标,分析其与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内在的本质联系,以揭示大学男生这一群体在生长发育中所表现的特有的客观规律,为大学男生的健康教育提供可借鉴的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体质研究在高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内蒙古大学九○级200名女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主要指标的测试与统计分析,探讨影响女生体质水平提高的因素,为大学女生体育教材,教法和体育锻炼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测试的同一人群女生身高、体重与肺活量三项形态、机能指标均值分别为158.75cm、49.86kg、2717ml,而50米跑、立定跳远、铅球、800米跑四项身体素质指标均值分别为9.42″、166.5cm、476.5cm、237.86″。以上测试指标与198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中有关大学女生的同类指标均值相比则无明显变化,个别指标有所下降或略微提高。其中体重、肺活量、铅球三项指标的差距相对较大。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