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井安 《软科学》1998,(4):53-55
知识经济(theKnowledge-basedEconomy)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以往的经济形态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和人的体力为主要依托,而知识经济则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高技术产业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令人吃惊的表现,已经发出了一个“知识经济”社会正在到来的强烈信号。“知识经济”这种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新经济形式刚一出现,就开始替代或逐步替代工业经济。例如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92年的6万亿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7万亿美元,四年增加了一万亿,其中“知识经济”已占相当大的比重;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要成员国的“知识经济”已占  相似文献   

3.
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经济相继进入低谷,金融危机频频发生,唯独美国经济一枝独秀,“两高一低”(即高经济增长率、高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同时,美国经济从1991年3月到现在,已维持了很长时间的经济增长。美国经济之所以有这样强劲的增长,得益于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对于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5%,而传统的工业经济支柱的建筑业和汽车业的贡献率分别为14%和4%。高技术产业的作  相似文献   

4.
当前,经济、科技全球化加快发展有两大特点:第一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革命取得重大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猛增,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美国经济已连续10年保持增长态势,这主要得益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促使美国经济的繁荣。如美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超过50%。除美国以外,经合组织国家平均也接近30%。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将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作为战略重点或新的增长点。第二特点就是产业结构调…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内涵来看,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按照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相似文献   

6.
高技术领域急需专利保驾护航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的新生产力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主要特征和基础的经济,而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制度在知识经济中的重要角色无法替代。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专利保护不利,外国跑马圈地,我国高技术领域发展急需专利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与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和通信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型产业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生长点,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一个以知识、信息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相对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言,它是一种以高科技产业为第一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知识密集型、智慧型的经济形态。它的突出特征是:知识产业化和知识与经济一体化。其主要标志:一是知识、信息和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大提高,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已达70%~80%,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提高到90%以上;二是人才…  相似文献   

8.
论新经济背景下的科技创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新经济的成就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欧盟、日本、印度,甚至肯尼亚等非洲国家,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突出科技创新,推动本国经济不断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我国199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总体上来看我国产业技术含量偏低,高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小,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已势在必行.我们认为,适应新经济浪潮,为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提供科技支撑,推动我国由工业经济不断向知识经济转轨,其根本途径是不断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预测》1984,(6)
一、服务产业正在经历一次变革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中,服务产业已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部门。以服务产业为主的第三次产业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美国自1967年起超过60%,英国1978年达60.5%,日本为59.5%。随着科技进步以及社会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10.
张锦锐 《学会》2001,(8):8-10
一、引言 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社会中的根本特征,就是经济的发展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知识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产生的飞跃.知识经济社会的出现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一是工业经济充分发展,二是整个社会的知识化水平较高,三是有一个相对强大的国家创新体系.知识经济的支柱是高技术产业,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过早去工业化问题。对此,基于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高技术产业发展对过早去工业化的阻滞作用及其机制。理论析表明,高技术产业发展能够促进制造业升级、提升制造业投资和就业吸引力,阻滞过早去工业化:一方面通过促进制造业规模扩张和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避免劳动力过度流入传统服务业即抑制逆库兹涅茨化;另一方面通过抑制虚拟经济过度发展,防止脱实向虚。进一步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4—2021年数据,以工业增加值占比作为去工业化的代理变量、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代表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运用带有倒“U”型曲线的调节效应检验模型,构造转移份额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问题,以及替换解释变量为实体经济比重、被解释变量为二三产劳动生产率比值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发展能够使得工业比重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的倒“U”型曲线转折点右移,并使得曲线变得更为平滑;高技术产业发展通过抑制经济脱实向虚和经济结构逆库兹涅茨化阻滞过早去工业化。  相似文献   

12.
发展咨询产业 提升山东省知识经济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时候,一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指出,在所有产业中,最能代表知识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部门就是咨询产业,咨询业是比高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度更高、对经济社会发展辐射作用更大的产业部门,理应受到高度重视。事实上,美国的咨询业不  相似文献   

13.
<正> 美国犹他州(Utah)政府非常重视发展高技术产业,仅用五、六年的时间就在其首府盐湖城(Salt Lake City)到第二大都市普洛渥(Provo)之间.建起了一条六七二公里长的高技术产业带——软件工业谷。这条高技术产业带带动犹他州的经济每年以7%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美国1.5%的平均增长速度。犹他州因此成为美国的第一个高技术产业州。犹他州的成功,对于山东省建立齐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调整产业结构,尽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鞍钢  任皓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2):1355-1365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做出战略决策,国家制定"863计划",中国高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开始起步。在经历30年的成长期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9%,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高技术产业呈现出增加值高增长、就业高增长的态势,并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产品出口额、出口增加值各方面都实现了对美国的追赶和超越。这主要得益于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与互补带动,表现为经济发展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生命周期趋势的一致性。此外,高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外部性,起到了促进制造业高增长、改善经济结构、推动贸易发展转型、发挥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高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重要的支柱产业与新的增长引擎。展望未来,实现高技术产业由大变强,由多变优,由粗变精,由跟随变为引领,在质量创新等方面赶超美国。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是继工业文明即以资本生产为中心的时代之后的一次深刻变革。其明显的标志是以物品为基础的生产明显地转向高技能、高技术和以服务为基础的增长。在新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企业已不能通过用低技能、低工资的雇员不断重复生产商品来保证增长,今天,企业的发展依靠创新,创新依靠知识。(达尔.尼夫知识经济,导言)  相似文献   

16.
潘伯华 《软科学》2000,14(1):39-4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以信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因特网的出现与网络化,通讯与计算机的数字化等,导致了工业社会的结构调整和重新组合,促进了经济结构知识化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冷战结束后,国家间的竞争也转变为经济竞争,集中表现在对一体化国际市场的占有、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其决定因素是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创新已成为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有人预言在…  相似文献   

17.
<正> 一、知识经济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技术产业成为经济的核心 新经济的实质就是新兴的知识经济对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经济的一场革命,革命的生产力基础,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包括了生命科学、基因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环境科技等“高新科技”。  相似文献   

18.
肖勇 《现代情报》2003,23(12):218-219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美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新经济”现象。通过对新经济形态的历史逻辑分析。较完整地描绘出了知识经济概念产生与演绎的发展历程:从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高技术经济,最后到知识经济。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知识经济概念对信息经济概念与高技术经济概念的超越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技术产业已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步形成并日益发展。我国高技术发展虽说起步不晚,但是产业化进程缓慢,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在拉大。如何加快我国高技术发展的步伐,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美国、西欧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分析我国的高科技发展的实际后认为,建立以高校为中心的高技术产业集团是发展我国高技术的一条有效途径。(一)以高校为中心是发展高技术产业集团的基本条件。高技术产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它涉及到许多学科的理论、工艺和技术,是人类大量新知识和高技术的结晶。高技术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不是几项产品之间的竞争,更重要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的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高技术产业的高劳动生产率、高效益和高附加值,推动了西方经济的发展。而西方国家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历史也不过20余年,他们的许多经验和教训,为我们提供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借鉴。一、美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关键高技术产业在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占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12%,其就业人数约占全国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