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张春玲 《情报杂志》1999,18(3):6-7,10
通过对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比较研究,详细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知识经济是在信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及更高层次后产生的新阶段与新概念。  相似文献   

2.
<正> 一、知识经济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技术产业成为经济的核心 新经济的实质就是新兴的知识经济对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经济的一场革命,革命的生产力基础,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包括了生命科学、基因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环境科技等“高新科技”。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的基础是信息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有人称为"信息经济"、"高技术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或"网络化经济".知识经济的核心是信息经济,它是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为先导,以全球市场为导向,以网络为载体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当今正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以知识和信息为依托的新兴经济结构正在形成和发展,这就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4.
新经济 (知识经济 )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新时代的概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其 1 996年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基础 ,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条件 ,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首要生产要素等 ,知识将在社会生产和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主体作用 ,并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并使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其中对传统的会计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1 新经济与会计理论由于新经济的出现 ,带来了会计环境的…  相似文献   

5.
一、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1、 新经济以高技术作为支撑。在世纪之交,传统产业在全球性遭遇到“增长极限”,并且这种“极限”的危机程度和对经济的破坏性还在加速延伸,我们从世纪之交所发生的产业兼并破产浪潮和数度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而决定经济发展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却以惊人的速度向以高技术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新经济形态转移。新经济正逐步摆脱建立在物质生活数量供需关系的传统模式,逐步转向主要以提高人们物质生活质量、满足精神生活需求,建立与自然相和谐的供需关系新模式。高技术在新经济形态中起到了主体…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21世纪经济主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赋  李建民 《软科学》1998,(3):68-69,72
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说法。1970年,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了“后工业经济”的问题,1982年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提出“信息经济”的概念,1986年英国的福斯特在《高技术社会》中提出了“高技术经济”的说...  相似文献   

7.
国家知识经济体系的理论建构及其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其国民经济不仅要真正转移到知识的基础上,而且要使知识进展,技术进步和智力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起第一位的作用,并形成涵盖第一、二、三产业的国家知识经济体系,所要建立的国家知识经济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知识产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高技术工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高技术工业、知识农业等以知识为基础的部门,并尝试对其进行了初步测度。  相似文献   

8.
信息经济是信息革命的产物,它以信息技术为物质基础,由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靠信息、知识和智力来发展;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在总体上是一致的,但也不能忽视两者在层次上的差异。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我国必须采取与发展工业经济不同的非常战略。  相似文献   

9.
缪晓燕 《科技广场》2006,(12):14-15
信息产业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将人类带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主导经济增长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西方发达国家早就认识到知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的知识和信息越多,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就越快。本文就知识经济的概念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在知识管理、信息产业等方面分析了知识经济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类社会正从传统的以资本、劳动力、土地等为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时代走向了新兴的以知识为核心生产要素的第三次经济革命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处于社会中心地位,智力资源被视为财富和资本,高技术产业已成为第一支柱产业。知识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以保护新知识、新经济中蕴含的先进生产力。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由此应运而生,它从产权的角度,赋予权利人以一定时期的独占权,以此鼓励知识的创新,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立,为“知识”走向“权利”提供了…  相似文献   

11.
张锦锐 《学会》2001,(8):8-10
一、引言 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社会中的根本特征,就是经济的发展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知识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产生的飞跃.知识经济社会的出现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一是工业经济充分发展,二是整个社会的知识化水平较高,三是有一个相对强大的国家创新体系.知识经济的支柱是高技术产业,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  相似文献   

12.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面临着在实现工业化,在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迎接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与此同时,建立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基础之上的新经济,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为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新经济对我国"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发展创业投资 建设知识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创业投资对发展商技术产业的促进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高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目前主要工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已超过40%,高技术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已达到40%-50%。在美国,以微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主要力量。 高技术的迅猛发展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崛起。与传统的工业经济相比,在知识经济下,社会财富的创造更多地依赖于无形的智力资本,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美国之所以从1991年3月以…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息人"与"经济人"的经济信息分析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贤春 《情报杂志》2004,23(12):31-32
引入“信息人”和“经济人”的概念,提出经济信息分析以控制为手段、以效用为目的的定义,并由此得出其新时期特征,对经济信息分析作出了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高技术领域急需专利保驾护航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的新生产力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主要特征和基础的经济,而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制度在知识经济中的重要角色无法替代。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专利保护不利,外国跑马圈地,我国高技术领域发展急需专利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正 《情报杂志》1999,18(5):3-5
对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形成和理论发展作了阐述,并就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概念、内涵特征进行辨析,揭示其联系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内涵来看,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按照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令人吃惊的表现,已经发出了一个“知识经济”社会正在到来的强烈信号。“知识经济”这种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新经济形式刚一出现,就开始替代或逐步替代工业经济。例如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92年的6万亿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7万亿美元,四年增加了一万亿,其中“知识经济”已占相当大的比重;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要成员国的“知识经济”已占  相似文献   

19.
论新经济背景下的科技创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新经济的成就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欧盟、日本、印度,甚至肯尼亚等非洲国家,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突出科技创新,推动本国经济不断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我国199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总体上来看我国产业技术含量偏低,高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小,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已势在必行.我们认为,适应新经济浪潮,为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提供科技支撑,推动我国由工业经济不断向知识经济转轨,其根本途径是不断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泛系观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泛系观看: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智力和高新科技,作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并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的新型经济系统。知识经济的母体是工业经济,依托是智力资源,支柱是高技术产业,关键是高素质人才,灵魂是科技创新,基础是创新教育。 可见,积极提高人才素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快速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知识经济强国的重要保证。 为了避免概念上的迷离,本文立足于泛系育才。对素质与创新教育的涵义和本源,作相对普适、确切、具体地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