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初中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因此,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我们的理念是:“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从而将理论与实际很好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得到其原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我们必须强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从实际出发,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3.
王翠苹 《成才之路》2013,(18):49-49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所熟悉的数学空间,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寻找生活感觉,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让教学贴近生活,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海市蜃楼,数学在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数学离不开生活,同样生活也离不开数学,从而消除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正"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小学数学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最紧密的学科之一,故此,"联系生活"成为数学教学理念中的核心要素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那么,  相似文献   

5.
刘霞 《甘肃教育》2008,(7):49-49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数学教育理念:“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使其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更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它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生活融入课堂,让数学走进生活,缩短数学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是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前提.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认识社会: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7.
应用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实际生活的联系“因此在 初中数学教学中,就需要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潜移默化并 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 绩。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有效策略 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8.
杜金莲 《辽宁教育》2013,(11):27-27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9.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数学教学应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效的、活生生的的数学。作为教师,我们应从课堂教学着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阶段,应用题是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一直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根据小学数学新大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们过去的应用题教学,以下八个方面值得注意。一、选材注意贴近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社会、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因此,我们的小学应用题特别要注意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在选材上要特别注意贴紧学生的生活。如在学习“列方程…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应在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善于选择适合的数学问题来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实验和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与理解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2.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现实生活.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时刻联系生活,注重将数学知识生活化,使学生能够更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学会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文将从创设生活化情境,将例题与生活联系起来、利用数学联系生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对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数学教学应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效的、活生生的的数学。作为教师,我们应从课堂教学着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改造生活,应该说,数学知识是生活的一种工具.传统初中数学教学忽略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更注重对学生纯数学理论知识的传授,结果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发生.一些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较低.而新课改下的数学则强调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的技能培养,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阐述过:“生活即教育”,这揭示了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数学教育也是如此。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实施“生活化教学”。怎样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杨艳婷 《新疆教育》2012,(5):119-120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因此,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舌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号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这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教育”的教学方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促进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同样离不开生活,儿童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贴近学生生活,将数学生活、学习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快、渴求、探索的状态,提  相似文献   

18.
张建伟 《甘肃教育》2011,(14):72-72
新课改提倡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活生生的数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生活融入课堂,让数学走进生活,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实施“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20.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实际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