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朝钦 《新闻界》2006,(1):125-126
我国近代新闻教育发端于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而高校正式设立新闻系科从事新闻教育则始于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报学系的设立,至今已走过八十五个春秋。在这大半个世纪里,新闻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建国后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受多种因素影响,新闻教育一直保持着小规模和低速发展;近十来,在高等教育快速扩张的背景下,新闻教育迅猛发展。据统计,1994年以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包括新闻学、广电新闻学、  相似文献   

2.
北大的新闻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起止于1918至1920年,先是在政治系开设新闻学课程,继而又成立了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举办了有关新闻学理论和新闻实践的讲习活动,成为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端。第二个阶段是北大中文系新  相似文献   

3.
陈虹虹 《今传媒》2004,(3):58-59
经济学的供求关系理论似乎无法解释今天新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新闻专业毕业生在求职市场上屡屡碰壁,而新闻教育却乐此不疲。没有新闻学专业点的高校纷纷要求上马设点,而拥有新闻学类专业点的院校,则想方设法要扩大专业点数量和规模,力争“做大做强”。从本科到研究生、博士生,新闻学教育的各个层次都在  相似文献   

4.
闻娱 《传媒观察》2005,(7):59-60
新闻采访与写作在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三大分支中,处于应用新闻学的中心地位,历来是中西方新闻传播学科的核心课程。现有新闻采访和写作方面的诸多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新闻教育的需要。但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前行的新闻传播业仍迫切需要能与时俱进且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闻采写教材。  相似文献   

5.
何天云 《新闻界》2006,(6):115-116
一、外语院校创办新闻学专业——新闻教育专业化的产物 孔祥军先生认为.20多年来.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已经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兴起于80年代初。此前,新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经过建国初期的调整充实和“文化大革命”后的拨乱反正.规模变化不大.“文革”前全国有新闻专业点14个.到1982年,数量基本持平。1983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新闻教育上作座谈会.会上作出了大力发展新闻教育工作的决定。  相似文献   

6.
吴建 《新闻界》2000,(4):64-64
在走向新世纪之际 ,随着新闻摄影在报刊上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新闻传媒和读者都对新闻摄影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急需有更多的高素质的摄影记者来充实队伍。那么作为新闻人才来源的主渠道———高校的新闻摄影教育又处于怎样的状况呢?一、我国高校新闻摄影教育简况目前 ,我国已没有新闻摄影专业本科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曾开设这一专业 ,但久未招生。1998年国家教育部作专业调整后 ,就不再设新闻摄影专业。现有的高校新闻摄影教育归属于新闻学专业中 ,主要有两类。一是新闻学研究生教育 ,除开设有新闻摄影研究课程外 ,个别学校还有新…  相似文献   

7.
郑保卫 《新闻前哨》2010,(10):14-17
一、设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意义新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新闻学教育的典型模式是职业培训。国外的新闻教育注重以实务导向为主的办学方向,因此,培养专业型硕士是新闻学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严格区分学术型硕士学位与应用型硕士学位,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香港等地已成为新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常态。  相似文献   

8.
新闻教育错在哪里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文章以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新闻教育为线索 ,探讨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新闻学教育、职业伦理教育过多地倾向于政治和意识形态 ;新闻教育中缺乏新闻实践技能。文章批判了传播学以功利主义的眼光审视新闻 ,而不能深入研究其内涵 ,并指出了新闻学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新闻学教育开始发轫,此间,国内创办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上海圣约翰大学报学系,燕京大学新闻系等一批新闻学教育机构,本文通过对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的历史辩证分析,探讨了在新闻职业化和"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下,中国新闻学教育兴起的原因,并对早期新闻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作了详细分析,表明了新闻学思想的变革和新闻职业化与早期新闻学教育形成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十月下旬,来自全国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的新闻业务、新闻科研、新闻教育单位和部门的6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华中理工大学,举行了首届新闻学新学科学术讨论会,旨在开拓新闻学新的研究领域,探索新闻学的发展前景,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闻理论体系,从而把新闻学新学科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水平。与会代表就讨论会预选出的50篇论文,内容包括新闻心理学、报业管理学、比较新闻学、新闻文学、新闻文化学、记者交际学、新闻美学、新闻未来学、新闻舆论监督等等,在为期五天的会议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总体设计应该突出通识教育 新闻学的课程体系设计是为新闻教育服务的,它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新闻学教育的总体目标。目前,世界各国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有4种模式:  相似文献   

12.
高职新闻专业学生采编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学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从西方的新闻教育模式来看,美国的新闻学教育是典型的实用教育。他们在大学新闻专业教育上,走的是以实践环节为主的路子。我国早在1918年新闻教育发轫之时,"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就聘请当时的《京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闻教育的四大缺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据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教授介绍。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编辑出版学专业和传播学专业统称新闻学类专业点)开始了“超常规”发展。据统计,1994年以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1995年~1999年。5年共增加58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10个左右:2000年~2004年,5年又增加335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170个;  相似文献   

14.
高职新闻专业学生采编能办培养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学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从西方的新闻教育模式来看,美国的新闻学教育是典型的实用教育.他们在大学新闻专业教育上,走的是以实践环节为主的路子.我国早在1918年新闻教育发轫之时,"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就聘请当时的<京报>社长、名记者邵飘萍为导师,以"增长新闻经验","谋求新闻事业之发展",可见在那时新闻教育中实践教育之重要性已经被有识之士所认识.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成绩:新闻教育的办学规模空前扩大,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地位显著提高,新闻学学科教学与科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新闻学学科培养的毕业生基本满足了新闻媒体需要等.但是,新闻教育事业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郭冲 《编辑之友》2024,(4):103-112
自1921年湖南自修大学拟设新闻科起,中国共产党即开始进行新闻教育的构想与实践。考察发现,在新中国成立前近三十年间,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通过新建教育基础、重构教育形式、再造教育内容等举措,逐步实践了一种有别于自由主义新闻教育的无产阶级新闻教育新范式。这一实践既是无产阶级新闻人才的培养机制,也是无产阶级新闻学得以生成的重要场域。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新范式修正了自由主义新闻教育长期以来的本土不适,为新中国新闻教育的展开提供了前驱探索与经验来源。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学教育的火种是在北大点燃的。1918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在中国的高等学校中第一个开设新闻学课程:该研究会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新闻学专业期刊、所以说,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摇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专业教育方式面临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原有的几个“老大”如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新闻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各地方院校也纷纷开办新闻教育,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中国最名的两所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相继创办新闻与传播学院。1994年以前,国内有新闻学类专业点66个,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实践已逾百年,相关的教育理论研究也在开展中。张昆教授的新作《新闻传播教育导论》正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理论的一次全面系统梳理,为当下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创见。1921年11月,创办仅半年的厦门大学就以其远见卓识决定开办“新闻学部”,并于次年正式招生。当时,国内的新闻教育还不是学历教育,而是类似于职业教育。可以说,厦门大学新闻学部是我国高等新闻教育的肇始,具有里程碑意义。百年来,伴随着中国新闻事业的腾飞,中国新闻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探析当前新闻学教育专业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教育活动当中,能够承担设计和教学组织任务的最重要的主体无疑是新闻学专业的院系机构,新闻专业教育目标的制定、整体教育内容的确定、不同教育方法的选择以及整体教育程序的设计都取决于院系机构的决策。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学发展的专业性规范都要通过新闻院系的专业决策来实现。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强劲发展,新闻学专业的教育机构却陷入了难以克服的矛盾之中,专业化与宽口径的悖逆,师资建设与教育产业化的冲突,学理性与技能性的两难,都将高校新闻教育推向了整个新闻教育危机的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