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漳县汪氏家族是元代陇右最为显赫的世家大族,而<汪氏族谱>是研究汪氏家族的最基本文献.通过与传世文献及出土墓志的比对,可知该族谱中有很可宝贵的诏令奏记和史传谱学文献,以及详实的家族世系名号及行迹资料,但该族谱伪造族属冒认宗族祖先,以及元代世系事迹的讹缺,又是不可全信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诸多专家学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满族家族历史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满族家族史、满族谱牒与满族家族史的联系、满族文化习俗与满族家族史的联系这三个方面对满族家族历史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3.
唐李虞仲是“大历十才子”之一李端之子,属赵郡李氏东祖房。墓志详载其出身、仕历、宅葬地等内容,为补订史书内容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近年来李虞仲家族出土墓志二十几方,通过梳理其家族主要人物的事迹,可揭示世家联姻现象,勾勒出李虞仲家族谱系。通过考证家族墓志撰者及书者身份,显示出亲属化特征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苏荫椿是清末民初安徽池州府石埭县的一位生员,长期经营苏氏家族的典当生意,苏氏家族为皖南望族之一,入清以来以经营盐业、典当业享誉省内外。本年谱主要依据馆藏苏荫椿手稿及苏氏族谱等资料,对其生平等加以勾考,以期对转型时期下层士绅的生存状态有大概的考察。  相似文献   

5.
刘撝和雷思都是浑源人,是金代著名的刘、雷两大家族的代表人物,尤其是刘撝娶雷思之女为妻后,使得两家关系更为密切。但笔者在研究了刘、雷两家的族谱后发现,刘撝和雷思的年龄差距较大,结合他们自己及后代中进士的时间及生卒年推算,认为刘撝不可能娶雷思之女为妻,而很可能娶的是雷思之姑或姊。  相似文献   

6.
姓氏是“人所生也”的血统派生出来的家族图腾和族徽符号。姓氏之氏,就是其姓之家族繁衍后的分支。姓氏文化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据统计中国的姓氏约为一万多个,其数量可谓庞大、宗派谱系浩繁,它与正史、地方志构成了中国历史的三大组成部分。天水一郡的姓氏郡望就有19姓之多,研究其源渊及演变,对天水的历史文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常认为武则天家族为周平王少子之后裔,秦末赵王武臣为其直系祖先,这种说法很不可靠。通过对武氏家族从原籍沛县先后迁往梁邹、沛国、江南等地,最后又北上定居于文水的经过进行了考查,认为秦末跟随刘邦起义的沛人武儒才是其最早的祖先。对自武儒以来以武士家族为主的武氏世系及四个支系的繁衍情况进行了详细地考证。对史籍、谱书、碑志记载的讹误进行了鉴别与勘证,重点纠正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的多处讹误。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新近出土的两部著作《雷峰塔》、《易经》延续了其一贯的家庭叙述。而这两部作品所叙述的内容,张氏几乎在早期的作品中都有所涉猎。张氏不断重复书写的动机何在?通过对张氏生平的梳理和文本的解读,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消解家族在“族谱”意义上的崇高以及在“血缘”意义上的温情:从个人潜在的心理因素上来说,这种书写还是一种“复仇”,向曾经带给张氏身心伤害的整个家族的“报复”;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看,又包含了以此来减轻自己童年的痛苦以及找寻自己存在的意义两方面的动机;期待打开美国市场,书写旧日“传奇”;缓解写作焦虑,寻找写作灵感。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社会后期,徽州宗族以《朱子家礼》为标准,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属于自己宗族的家规族谱,对于冠昏丧祭四礼之中的祭礼作了较详细阐述。《茗洲吴氏家典》作为当时众多家规族谱中的一部,对于探究清代徽州宗族祭礼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0.
哈尼人连名谱系的共同始祖均为天母姆玛。连名谱系既是哈尼族关于人类与众生起源变迁、文化事项发明创造、社会制度创制沿革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族群先辈辗转迁徙、宗族家族繁衍根基、个体生命血脉旅程的忠实载录。从传承族群记忆的角度观察,连名谱系是哈尼族记录祖先不朽业绩的群英图谱,它反映出哈尼族以天母骄子嫡传后裔自居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从根本上决定了其传统文化体系构建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姜子牙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是西周齐国的创始人。姜氏在齐国执政 5 0 0多年 ,桓公时达到鼎盛 ,而后国势衰弱 ,终被田氏所取代。然而 ,姜氏失国后其后裔命运如何 ?世系传承怎样 ?现在分布如何 ?近期在鲁西、豫东一带发现的《姜氏族谱》为我们部分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姜氏族谱》是我国目前所记年代最久、世系最长的一部家谱 ,实属罕见和珍贵  相似文献   

12.
刘光琦是唐代著名大宦官,刘氏家族是唐代众多的宦官家族中的一个典型家族。这个家族和唐代大多数宦官家族一样,并不是一开始而是到刘光琦这一代才成为宦官家族,其后又延续四代,形成了宦官世家。通过对这个家族六代的任官情况、社会关系、政治活动以及家族籍贯、聚居地、坟茔地等详尽考证,对刘光琦本人的生平和政治影响作出了客观评价,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3.
家族教育不仅影响着家族的发展和繁盛,更关乎家族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明代温州家族教育十分发达,族学、家训、礼仪等多种教育形式并存。多种家族教育形式的实施,一方面支撑家族繁荣发展的精英人才络绎不绝。而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普通族众能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学养。  相似文献   

14.
仇兆鳌无诗文别集传世,其诗文作品附载于总集、友朋别集、地志、族谱等书之中,较为分散.对此,学界已有相关的辑录成果.新近发见其诗三首、文五篇,为诸家所未及.兹加以整理,以备学界参考.另外,附载待访诗文十篇于后,以便寻访.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家族之一,孔氏家族具有源远流长的家学传承。在清代曲阜孔氏家族获得的成就极其辉煌。孔氏家族学术的发展与特有的孔氏家族制度、科举仕宦的生活阅历、世代相传的家学渊源以及世居曲阜的地域环境等具有一定的关系。清代学术成就最为突出的曲阜孔氏家族中的代表人物为孔广森、孔广林、孔继涵以及孔继汾等四位学者。本文对清代曲阜孔氏家族的学术研究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希望能够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谱序是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纲挈领、概括全谱的作用。程氏家族作为徽州名门望族,在其谱序中则着重记载了其家族迁徙的历史。在安土重迁的古代社会中,程氏各支派迁徙的具体缘由虽然万殊,但都是以家族安居乐业为基本目标,为了家族的生存和发展而背井离乡。对程氏家族迁徙缘由的研究,加深对其家族历史的认识,也丰富了对徽州地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家族叙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叙事模式。笔者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家族小说为主线,通过对家族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地位的阐述,将作家创作心态、人物形象类型做比较研究,从而多角度的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家族小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家族主义民俗是中华民俗的基本构成元素.它成为社会文化遗产,承载着家族成员上代与下代之间产生相生、共存的关系.文章分析了广西柳江县里雍乡黄氏家族的作社、婚嫁、丧葬等民俗事项,并对家族主义民俗作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家族作为文学创作的涵育基地,历来对于一时一地文学之发展丕变具有深重影响。鲜于氏属蜀中名族,隋唐以来,其家族文化由“慕财货”应时衍为“重文翰”,并在父子、兄弟等血缘关系内部建构出文化、文学传承的纵向路径。与此同时,其又借助地缘优势奠定家族交往格局,先后与严氏、颜氏、何氏等族保持世谊或通婚,营构出家族文化发展的横向网络,最终使鲜于家族打通血缘、姻缘、业缘、地缘等壁垒建构出“复式”文学发展网络与图谱。鲜于仲通等与严氏、何氏凭借此种“复式”之社会、文化网络,使资源彼此嫁接,焦点更趋集中,进而为家族仕进与文学发展提供更为优化的平台,此反映出唐代区域性文学家族发展之多元化趋势和力图摆脱地域束缚、追求主流特色、贴近时代方向的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20.
家族主义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指的主要是以某一男性家长为源头所传承下来的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所构成的整体。家族主义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结合中国传统法律重刑轻民的特征,从刑法原则、罪名、执行上可以看到家族主义的影响。家族主义能影响中国传统法律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儒家文化的影响及统治者的选择。现代法治社会仍然需要继续研究家族主义对法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