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洪昭 《考试周刊》2010,(33):224-224
"双差生"这里是指成绩差、品德差的学生。"差生"班班有、校校有,其区别只是多寡、层次不同而已。"差生"的存在是每一位教师无法回避的一种客观现实。预防和转化"差生",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尤其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转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教学生涯中,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学生,有优等生,他们出类拔萃,引人注目;有中等生,他们踏踏实实,遵守纪律;也会有少数"差生".老师大都喜欢好学生,因为好学生接受知识快,理解能力强,能使老师很有成就感."差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容易被老师同学歧视,常常成为被遗忘的群体--校园里的边缘群体.  相似文献   

3.
对成绩差的学生,应该关心不应该歧视,应该耐心教育不应该丢开不管。我们教师不能只顾成绩好的学生不顾成绩差的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许多老师是这样认识的,在提高差生的成绩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效果。这期刊登的仅是来稿摘编的数例而已。我们对为提高差生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表示钦佩,并希望有更多的老师来重视差生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一个班级,有学习成绩比较好、各方面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则被称之为优生;也有学习基础差、各方面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则被称为弱差生。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期,这些被称之为弱差生的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里都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也不多,甚至被一些老师歧视。如何转化弱差生,则是教育教学中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一、弱差生心理分析在教育教学中,弱差生往往因成绩不好或能力差而成为一片教育者荒弃的土  相似文献   

5.
1.教师对"学困生"的尊重和接纳,是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
  习的重要条件
  一般来说,差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差生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因此,只有对差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差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爱生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比如,在数学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随之对
  差生投去一个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等都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涛.老师心中有"差生","差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感情上的一致性,会引起双方信息的共振,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教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要想提高成绩,必须减少"差生"的人数,这是老师最头痛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透彻分析化学"差生"产生的原因,详细介绍转化"差生"采取的策略。 一、"差生"产生的原因 1.来源复杂,差异悬殊 我校虽然是一所县级重点高中,但建校时间短,地处偏僻,生源差。学生来自农村中学,师资设备差,从目前我县来说,大部分初中无法进行分组实验,甚至演示实验都难进行,本来有趣的学科也变得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7.
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每个班的学生都有好有劣,既有优生也有差生,学习好、品质好的学生每个教师和家长都喜爱,而对于学习差或品质差的学生是所有家长和教师都感到头痛的。所以差生的转化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人的差异性决定,学校中"差生"普遍存在,于是转化"差生"工作是教师责无旁贷的。所谓"差生",就是指某方面表现差,学业成绩低下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做教师的决不能弃之不理,而应满腔热情的帮助他们,给他们加倍的关心爱护,耐心教育诱导,促使他们进步。"差生"是人,不是产品,不能当成次品或废品再回炉,所以,教师转化一个"差生",实际上是一个功德无量的善举,也是给同样头疼的父母雪中送炭。  相似文献   

9.
语文"差生"探因及转化银川农垦中学马家骅语文差生,顾名思义就是语文成绩差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教师不可忽视。要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不能不在这部分学生身上下功夫。语文差生粗略地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语文成绩差,其他科目成绩并不差;一类是语文成绩差,...  相似文献   

10.
谢茂林 《考试周刊》2011,(22):221-222
"差生"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有其特定的条件,如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者不当的施教方式方法,以及学生先天智力发育状况等,都有可能导致"差生"出现,所以转差就成了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特别是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转变"差生"就不可能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现在很多教师都注意做差生转化工作,这是好现象。其效果,有的好有的差,这也是事实。效果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恨铁不成钢,操之过急,教育方法简单。由此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老师教他这样做,他偏要那样做,和老师顶嘴,甚至“对着干”。 问题出在哪里呢?有些教师看人戴着有色眼镜,他们较多地注意差生的缺点和错误,把焦点聚在“差”上,多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批评方法,这就叫做“同位补差”。那么教师为什么喜用同位补差的方法呢?原因有三:其一是跟教师“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有关。责任心强的教师看到差  相似文献   

12.
老师: 您常教育鼓励我们要争取当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生,您也常批评学习成绩差、思想品德差的“双差生”。可是,从您的言行中我们看出,在您的心目中还有一种“三好生”,也有一种“三差生”。您心目中的另一种“三好生”就是长相好、穿着好、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您心目中的“三差生”就是长相差、穿着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令我们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山上树木有高低。”这句极有人生哲理的话值得我们教师反复地思考和仔细地体会。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其中总有几名让老师“头痛”的差生。他们以各种原因形成了学习成绩差、思想行为表现差,或者个性养成的心理素质差。教师面对这些差生应不急不躁,不甩包袱,去努力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这是现代教育对我们的呼唤,是历史交给我们的一种责任。一个创新型的教师,一个能够与时俱进、称职的教师就应该研究和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4.
沈小丽 《考试周刊》2012,(13):174-175
在教育教学中,"不服管教""学业不良"的学生通常被称为"差生"。如今,出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差生"一词被列为教师忌语,而代之以"后进生"。虽然我们尽可能地回避一些消极的字眼,却不能回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差生问题"。后进生一直是教师的困惑,严重影响教学和教育工作,如何转化后进生已成为所有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头等大事,只有转化好后进生才能全面实行素质教育,不让社会产生一个"次品"。  相似文献   

15.
差生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社会环境方面、学校领导方面、教师方面、学生方面,等等。差生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文科差理科好;有的此科差彼科好;有的各门课程都比较差。同是一科差生,有的这方面差,有的那方面差。要对这多因交错、表现不一的差生现象提出比较合理的,比较全面的解释理论,尚嫌为时过早。本文拟从初学者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差生,正在上中学。读了十年书,给我刻骨铭心的印象是,不管小学还是中学,老师总把学生分成两种人——好学生和差学生,泾渭分明。好学生是老师的宠儿,老师一见到他们就会笑容可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班级,不可避免地会有少数学习成绩差,纪律观念不强的学生,即所谓“差生”。“差生”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头疼。笔者从教多年,在“转差”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作为班主任老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来转变差生,这是“转差”成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亲其师,信其道”,对此我深有体会。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感情好,就能听他的话,就爱听他上的课,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自然也会提高。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应注重这种感情投入。 几年来的政治课教学实践告诉我,差生中间品德差的只是极个别,而绝大部分差生则是认识模糊,缺乏上进心,学习无动力;有的则是不会学习,不善于学习,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造成这种差生的原因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我认为初中阶段的差生还是以非智力因素为主。因此,若要改变差生的这些状况,必须从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心理品质,消除影响他们学习的心理障碍入手,而学生良好心态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一片爱心。 一个教师对差生如果能象父母对子女那样望子成龙、寄于良好的期望,学生就会在学习、思想、品德方面表现进步,反之、教师对差生失去信心,放任自流、斥之为愚笨,使他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差生,正在上中学。读了十年书,给我刻骨铭心的印象是,不管小学还是中学,老师总把学生分成两种人——好学生和差学生,泾渭分明。好学生是老师的宠儿,老师一见到他们就会笑容可掬,温言细语;而差学生是老师的心病和烦恼,老师一见到他们就会皱眉,懒得搭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差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差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差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我认为。作为一个好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差生”的成长,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也要从关注“差生”的成长着手,并且把最后的基点落在关注“差生”的成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