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我国出版事业的繁荣,编辑学的研究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方面是编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逐步深化;另一方面是它的分化,通过对与编辑学相关学科的结合研究,构建了一些新的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已  相似文献   

2.
浅谈编辑概念及其更迭刘大为【太原】自从八十年代初期我国正式提出要研究编辑学概念和编辑学科以来,至今已超过十年了。尽管有关编辑学概念的论文多达数百篇,但对编辑概念的根本问题,仍然意见分歧很大。王治浩先生在《我国编辑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一文中,综述了19...  相似文献   

3.
编辑学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学理论研究在我国比较有规模地开展,迄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尤其是近年来,这一研究在理论上和组织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不仅相关的理论刊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发表的论文日益深刻,出版了许多学术著作,而且全国已有许多著名大学开设了编辑专业课程,从国家到省市大都已建立了编辑学的学会组织,并且定期举办的编辑学学术研讨会参加者也日益增多,而青年人的比例也在增长,这一切无疑都客观地反映了编辑学理论研究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艾东  吴志刚 《编辑学报》1994,6(4):232-234
也谈编辑学与编辑理论艾东,吴志刚编辑工作的理论研究(有人称编辑学)近几年发展很快,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已有《编辑学报》、《编辑学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之友》、《出版工作》、《出版发行研究》等刊物为编辑学研究提供论坛;有关的论文和著作不...  相似文献   

5.
编辑活动特征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编辑之友》1991,(3):8-11
目前,我国编辑出版界对编辑学的界定不下30种。归纳起来,大致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倾向,即编辑活动是编辑学研究的对象。因此,研究编辑学,就不能不着重研究编辑活动。所谓编辑活动,就是编辑主体对编辑客体所赋予的一切行为总和。它是以精神文化产品物化生产为其最基本行为的一种社会文化建构行为。作为主体的一种社会活动行为,编辑活动必然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深入进行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无论是对于编辑学的建构,还是出版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仅就编辑活动的特征进行一些初步研究,以期就教于学术界同仁。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辑学刍议杨家宽【上海】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空前繁荣,编辑学研究也方兴未艾。通过十余年不懈的努力,编辑有学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①笔者认为,在编辑学的研究对象中,应该列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辑学这一分支。该分支具有很多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7.
编辑学研究与编辑活动的特有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编辑学究竟要研究些什么编辑学能否存在,不取决于有没有人去研究它,也不取决于已有多少篇论文肯定其存在,而在于编辑活动中有没有其特有的、普遍的规律存在,也就是说,有没有那种唯一存在于编辑活动中,其它任何社会实践不涉及此,不仅古今一律,而且中外皆然的规律存在。如果这种规律存在,编辑学这门科学就应当存在,这种规律也就是编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编辑学研究,在宏观方面,诸如它的定义、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及其范畴、研究对象及其内容、学科分类等,均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和明显的分歧。而且这些争论和分歧正在逐步深入。我们认为,任何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学术讨论和争鸣的开展,编辑学研究所以能不断地深入发展,也与不同观点的讨论和争鸣逐步展开密切相关。编辑学是一门研究编辑原理和业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编辑活动的性质、功能和发展规律,编辑活动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特别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等文化领域的编辑实践过程、工作的一般原理和特殊要求,以及编辑组织、编辑队伍、编辑管理等课题。研究和创立编辑学的目的应当是为了系统、科学地总结人类通过编辑手段来缔构文化的历史,研究编辑活动的发展及其规律,以便进一步推动我国编辑学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科学研究,优化人类文化功能,并以此来提高出版物的质量,繁荣社会文化,促进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为此,我刊特别约请了编辑学研究领域的几位专家、学者,在此对编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发表议论。几位专家、学者的议论见地独到、观点新颖、论证严密、阐述深刻,有时代感、新鲜感,当然也不乏相互争论。思想交锋,相信他们的议论会对编辑学研究的人士大有裨益,会引起颇多启示。同时,我们也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发表各自见解,我刊将择优发表。  相似文献   

9.
徐威  王琦  刘飚 《出版科学》2003,(4):20-21,13
人们系统地将编辑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最初表现在图书编辑学研究的活动中。陈景春先生在编辑学研究重“通用编辑学”、多“构筑学科框架”时,主张开展部门编辑学研究。1992年出版的《文艺编辑学》就是作者实践其主张的一部扛鼎之作。现在,联系我国新闻出版行业的改革趋势,梳  相似文献   

10.
编辑学研究自80年代初在我国大规模兴起以来,硕果累累。据中国编辑学会负责同志的不完全的统计,到1999年底,在书名上带“编辑学”字样的专著、教材、论文集、词典、文摘等已出版七十多种。如果加上在书名上不带“编辑学”字样的编辑学研究著作,则要多得多。这些编辑学著作有通论性的,如《编辑学通论》、《编辑学概论》、《编辑学原理》等;有依媒体或学科性质分类的,如《报纸编辑学》、《图书编辑学》、《杂志编辑学》、《学报编辑学》、《新闻编辑学》、《广播编辑学》、《影视编辑学》、《科技编辑学》、《文艺编辑学》等。  相似文献   

11.
编辑学研究近十来年有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在数量上,编辑学类著作已有上百部,论文也有几千篇.表现在内容上,涉及面拓宽,各分支学科纷纷建立并有了各自的初步成果;开掘度加深,普通编辑学的创立提上日程并有了大胆的尝试和艰苦的探索.编辑学研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12.
1949~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发展的60年,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编辑学学科建设的60年。从1949年李次民在广州出版中国第一本命名为《编辑学》的著作起,到现在编辑学学科已初步建成整整60年。60年来,我国的编辑学从无到有,编辑学研究由浅入深,成果由少到多,学科由小到大,经历了从懵懂迷惘、矢志  相似文献   

13.
编辑学的概念在国内的提出,至今已有近十个年头了。然而迄今为止,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所必须解决的一些基本问题,并未在编辑界达成共识,致力于编辑学研究的人经过几番周折也不得不承认编辑学的探索是  相似文献   

14.
编辑学是关于编辑基础理论研究、编辑活动基本规则及编辑工作分片管理的综合性学科,是积累、传播、发展和创新人类文明的理论动力,推进现代出版业持续拓展的主导思想,是贯串于整个出版产业、出版文化中的一种价值理想和理性观念。切实活跃、与时俱进的编辑学理念,以人为主体和中心,以社会的需要和利益为目标,促进出版业获得发展和出新的可能性。编辑学是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  相似文献   

15.
“人类编辑学”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编辑学"评析王华良【上海】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我国编辑学研究,是由出版界的有识之士创导,并在出版界形成热潮的。创导的宗旨和研究的目的,全在于探索出版规律,繁荣出版事业。因此,在出版业的范围内,密切联系出版实践来展开编辑学研究,把编辑学作为出版科...  相似文献   

16.
徐方 《编辑学报》1991,3(3):125-128
控制论与编辑学的结合产生了编辑控制论,它是控制论的一般规律在编辑学中的应用,即以控制论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编辑工作。编辑出版是一可控的信息过程,编辑行为是在编辑系统的控制下实现的。编辑控制论的概念则是以系统、信息、控制等观点,以要素、结构、反馈等概念研究编辑现象。本文扼要地阐述了编辑学控制论最主要的两大概念,其一是编辑学控制论的理论,其二是编辑控制的方式及其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7.
一、引论:当前两种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的相互碰撞 构建公认的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是编辑学理论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对各种传播媒体编辑人员提高理论自觉性,指导编辑工作的实践,对高等学校提高编辑学专业教育质量,培养未来的编辑人才,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何剑秋  伍烈尧 《编辑学报》1996,8(3):166-167
编辑工作古已有之,而编辑学则是一门新兴学科。以往从事编辑职业的人们,并不把编辑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因而有“编辑匠”之说。编辑学研究也只是近十余年才热门起来的话题。刚起步不久的编辑学要深入进行研究有一定的难度。以往的研究大多是个体进行的,至于群体研究,还只有少数几个学术研究团体  相似文献   

19.
围绕编辑学研究的议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省编辑学会建立十年,成绩卓著,可喜可贺。 我也是编辑学会的人。编辑学会的人总是说,编辑学研究如何重要。可是并非所有  相似文献   

20.
呼唤编辑学理论体系早日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编辑学"概念的不同认识 关于"编辑学"的概念,不是一个现成或容易取得一致看法的学术问题.如今在相关编辑学的学术期刊上,我们已很少见到有关这类话题的文章了,而在10多年前、甚至20年前的相关刊物上,倒是刊登过不少这类文章.由于人们对"编辑学"概念的不同认识,必然对编辑学研究对象和范畴有不同认识,结果则导致许多人坐在一起来讨论编辑学,可彼此间居然毫无共同语言,各自所说的都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