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皇太后、皇帝、皇后万寿、元旦、冬至清朝定为三大节。其制沿袭明朝礼制。自乾隆始,每年皇太后、皇帝、皇后生日期间,按例上演万寿节戏。万寿盛典戏主要演佛道等以某种形式向帝后祝寿之剧。在清朝大型的万寿庆典戏演出一共有五次:乾隆五十五年(1790)八月十三日八旬万寿、乾隆十六年(1751)和乾隆三十六年(1771)十一月二十五日崇庆皇太后(乾隆之母)六旬八旬慈寿;嘉庆二十四年(1819)十月六日六旬万寿;慈禧太后五旬六旬慈寿。  相似文献   

2.
乾隆三十六年(1771)十一月初四日江苏布政使萨载(?-1786)向皇帝汇报寻访吴江名医徐灵胎(1693-1771)经过的奏折引起笔者的好奇.徐灵胎何许人?他生前两度奉旨入京,死后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为其立传,苏州状元彭启丰为其撰写墓志铭,《清史稿》有其介绍,想来徐灵胎必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吧.  相似文献   

3.
2012年现世的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功格、恳泽画像以及迄今尚未现世的舍楞、默们图、沙喇扣肯、雅兰丕勒、德勒德什、达木拜扎勒桑画像,均系乾隆三十六年九月下旬清宫西洋画家艾启蒙在避暑山庄绘制。策伯克多尔济为渥巴锡的堂侄而非其婿,且年长于渥巴锡。布彦楚克、策伯克扎布、奇里布、诺海、蒙滚画像以及迄今尚未现世的巴木巴尔画像,则是乾隆三十七年秋首次到热河瞻觐时所绘,是否艾启蒙绘制,尚难定论。布彦楚克画像将其封爵题为"和硕特贝勒"属错误,应为"和硕特贝子"。阿喇克巴画像当系乾隆四十七年秋首次到热河瞻觐时所绘,艾启蒙决非其绘制者。2012年现世的渥巴锡等十人画像,既与乾隆三十六年艾启蒙所绘福隆安等"脸像八幅"无关,也不完全等同于艾启蒙同年所绘渥巴锡等"脸像十幅"。  相似文献   

4.
一梁运昌,初名雷,字慎中,一字曼云,又字叔曼(梁章钜《曼云先兄家传》云"曼叔",后人多从之,但运昌自署"叔曼"),成进士后改名运昌,晚号江田田父。福建长乐人。生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卒于道光七年(1827),享年五十七岁。为梁章钜堂兄。  相似文献   

5.
承德避暑山庄有康熙三十六景、乾隆三十六景,而且每景都有一首御制诗,合称康乾七十二景或康乾七十二景诗。康熙三十六景多以四字命名,如烟波致爽、芝径云堤;乾隆三十六景多以三字命名,如丽正门、春好轩等。然而避暑山庄苑景区之“戒得堂”、宫殿区之“四知书屋”虽是三字或四字题名,却非康乾七十二景范围。但从“戒得堂”、“四知书屋”题名可反映康熙乾隆为政之道。  相似文献   

6.
一、清代的书籍贸易清代的书籍出版、交易事业在明代的基础上延续、发展。其时,随着福建建阳书业的急剧衰落,全国形成了苏州、北京、南京三大书籍出版与贸易中心。苏州,在清初特别是中期,书坊林立,书业生意兴隆异常。八方商贾、藏书家奔走贩运,幅射全国,极一时之盛。连清帝乾隆对此亦有深刻印象,乾隆三十八年(1773)三月初七曾谕:“又闻苏州有一种贾客,惟事修卖旧书,如山塘开  相似文献   

7.
清乾隆年间江西禁毁书查缴始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乾隆年间正式开馆纂修《四库全书)的第二年,即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八月,在全国范围开始了一场长达19年的查缴、销毁所谓"违碍、悖逆"书籍的活动.这场从"寓禁于征"到彻底清查禁书,涉及面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其结果使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遭到一次空前浩劫.据统计,此次禁毁书籍3100多种,共151000余部,销毁书板8万块以上.全国按现行省份统计,禁书数量第1位是江苏省,共63000余部,第2位是江西省约27000余部.  相似文献   

8.
刊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琉球入学见闻录》是现存唯一系统全面记载国子监琉球官学教育的文献。此书卷二记有当时潘相所见琉球国之书籍,其中述及琉球大儒蔡温所著《澹园集》时,云此书有"紫金大夫曾恂德侯跋、闽人刘敬輿两序"。我们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考察发现,其中的闽人"刘敬輿"当为"刘敬與"之误刊。  相似文献   

9.
清陆钟辉将元陶宗仪抄《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并为四卷,刻于乾隆八年(1743),有初、后印之别。江春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用后印版重印。嘉庆初,鲍廷博据陆刻后印本影刻,校改18处,也有初、后印之分,后印本有补版和异文。晚清刻本多据鲍刻重刊,其中倪鸿本以鲍刻初印本为底本,扫叶山房本石印抄录倪鸿本,宣古愚本、王鹏运本和四川官书局本以鲍刻后印本为底本。  相似文献   

10.
塔尔岱出生年份不祥,卒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他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正黄旗(后改为镶蓝旗)满族瓜尔佳氏人,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生征战沙场,为大清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始至终为大清王朝立下不朽的战功。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总目》的总编辑纪昀清代的纪昀,是一位有名的总编辑,他主编了《四库全书总目》。乾隆为了表示自己的文治,从三十七年(1772)开始,动用了4168人,运用了巨大的物力,用了15年时间,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编纂成了一部规模巨大、世界有名的丛书《四库全书》,在编辑《四库全书》时,编辑人员将搜集到的书籍都编写了内容提要,后来,将这些提要辑成一本书,叫《四库全书总目》。纪昀是《四库全书》的总纂官,也是《四库全书总目》的总纂官。总纂官就是现在的总编辑。  相似文献   

12.
蒙书在中国古代书籍社会中较易为人忽视,却问题颇多。如清代的《廿一史提纲歌》,长久以来都被认为是清代学者李兆洛所著,而经考证,其作者当为上海人李兆六。就版本而言,上海图书馆著录的道光五年江楚书局本实为光绪二十八年刻本,而其同治十年御香书屋本则是乾隆五年御香书屋本的盗版。通过考察还原《廿一史提纲歌》的作者及其生平,可以重现书籍流通中的蒙书盗版行为,进而从书籍史的角度考察清代书籍的作伪现象。  相似文献   

13.
孙明 《历史档案》2012,(2):135-138
清代,商人是经济权的执行者,皇帝是专制皇权的代表和执行者。彼此的利益关系,使两股权利纠合在一起,形成了历史上经济权与政治权同流的现象。本文所涉乾隆朝盐务"三案"指分别发生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两淮预提盐引案"、乾隆五十一年的"盐法策案"及乾隆五十九年的"交结联宗案"。"三案"中对官、商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反映出清代盐商与皇权间  相似文献   

14.
王钊 《历史档案》2020,(1):123-126
乾隆十二年(1747)、十三年间,皇七子永琮、皇后富察氏先后病故,使乾隆帝深受打击。乾隆十三年时,大金川之役进展不顺,清军久攻不胜。直到乾隆十四年,清廷才获得了表面上的胜利。无论从家庭,还是统治方面,乾隆帝都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他在上谕中说:"朕御极之初,尝意至十三年时,国家必有拂意之事,非计料所及者。"(1)于是,乾隆帝的统治风格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宽松而变为严苛。正当乾隆帝处于这个"拂意"之事频发的时候,乾隆十五年年初,从遥远的东北边疆传来了"天降祥瑞"的消息——一棵汇集八种不同植物于一身的瑞树秘密地生长在乌苏里江支流毕歆河畔。对乾隆帝来说,这无疑是上天对王朝的庇佑。于是,他组织了一次瑞树察访活动,派遣画家将原生地的瑞树准确地描绘下来。  相似文献   

15.
王贞 《北京档案》2017,(11):44-46
"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历史悠久,连绵不断,而志书记载了某一地区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内容. 清乾隆十九年(1754)曾编修刊印了《乾隆直隶通州志》,共二十二卷,详细记述了清王朝建立以来通州八十余年的历史.同治六年(1867)续修通州志,并于光绪元年(1875)刊印问世.  相似文献   

16.
宁阳县档案馆现藏有康熙三十六年(1698)七月十九日皇帝诰封(圣旨)一轴。该件康熙圣旨全长5米,宽0.3米,用绫锦制成,红、黄、白等七色相间,织锦上还均匀地分布着朵朵祥云图案,圣旨全文共241个字,分满汉两种文字。从内容上看,这是康熙三十六年(1698)七月十九日,皇帝表彰石匣副将刘虎的祖父刘大文并追赠他为荣禄大夫左都督石匣副将,  相似文献   

17.
乾隆年间查办长芦盐商王至德父子亏欠帑银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史料选自馆藏内务府全宗档案,记录了乾隆二十年暨乾隆三十六年、三十七年期间,追查审办长芦盐商、正白旗包衣旗鼓佐领下人王至德、同文父子亏欠帑银的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内务府皇商世家的经济状况及败落原因。现予公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水浒传》中,晁盖是他在梁山事业蓬勃发展之时,过早地死了,这让人深思.在宋末元初的画家龚开(龚圣予)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有关晁盖的文字说明晁盖没有早死.龚开在《赞》中将晁盖列在三十六人中第三十四位,对他的赞语是:"铁天王晁盖.毗沙天人,证紫金躯;顽铁铸汝,亦出洪炉",而且强调三十六人是同生死的,他们的歌是"来时三十六,去时十八双,若然少一个,定是不还乡"(《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载宋江在旗上题有此诗)[1]29.  相似文献   

19.
纪晓岚姓纪,名昀,字晓岚.生于1724年,卒于1805年.河北献县人.清乾隆十二年,他24岁中顺天府乡试第一名(解元),乾隆十九年,31岁中进士.历任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国务大臣)等职.是清朝著名学者、文学家.  相似文献   

20.
乾隆三十三年(1768)的两淮预提盐引案,是涉及两淮盐政、盐运使和盐商没有将预提盐引上缴国库的重大案件,史学界广泛将其认定为特大经济贪污案,亦是乾隆朝三大案件之一.该案是两淮盐官与盐商相互勾结贪污的产物,揭露出乾隆中期盐务腐败、贿赂成风的社会现象.本文从案件办理过程中乾隆颁发的一道上谕着手,考察其中言辞,联系其他相关历史档案,谈谈乾隆如何治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