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曙光 《教师》2010,(2):101-101
赞科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中所产生的最崇高的道德情感,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那如何去爱学生呢?结合特级教师和特级优秀班主任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担任校长职务多年,几乎每年都会听到起始年级的教师发出“学生一代不如一代”的无奈感慨,也几乎每年都会看到临近毕业年级时,或多或少总会出现一批后进生。我不禁自问:“难道学生真的一代不如一代?”面对持续出现的后进生们,我们的教育真的无能为力了吗?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不仅仅是活的知识宝库,不仅仅是一名专家——善于把人类的智力财富传播给年青一代,并在他们的心灵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而且还应当是塑造一代新人的“雕塑家”。“教育人,造就真正的人”,就是教师的职业。几年来教育界涌现出来的一大批中学特级教师就是这样一些献身于教育事业的辛勤的探索者,造就真正的人的教育专家,辽宁省语文特级教师欧阳代娜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4.
“师爱”简单地说,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对自己教育对象——学生的热爱,是教师对学生成才的殷切期望而生发的深厚道德情感。教育实践表明:热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广东省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确实是颠扑不破的教育信条。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工作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语道出了教育的神圣和教师的伟大——用爱诠释教育。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进入教育的圣殿。教师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书育人的前提和起点。关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学生才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相似文献   

6.
最近重读吴非先生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笔者很欣赏书中几句话:“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我们教师不一定非得成为教育家、特级教师才会有思想,也不一定非得要拿出几本教育专著才能彰显你的思想。但是我们必须有思想,学会思考,由此我们教师才“有资格”站在学生面前。也只有会思考的有思想的老师才不会“跪着教书”,也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自信的、有思想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当前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课程改革随之而来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学校变革和知识结构的变革。在中国教育改革路途中,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地位不可撼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论著浩瀚如海,他的教育思想响彻国际,更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老师和学生。1919年,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对新教师的期望和要求,为当前新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等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蓝本。  相似文献   

8.
加快名教师队伍建设步伐的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上虞市教体委提出了培养跨世纪教育管理群体和学科带头人的“名师”培养计划。实施4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最近我们就1998年以来名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又做了进一步的专项调研。一、我市名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实施“名师”培养计划以来,全市各学校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把它作为上虞市在2001年实现教育强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培养了一批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有较高师德修养、较高教学水平的教育工作“带头人”,成为市内外颇有声望的“名师”。目前,全市共有省特级教师8人,绍兴市学科带头人46人,省教坛新秀…  相似文献   

9.
全国特级教师丁有宽曾经说过: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热爱学生的感情来源于队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这是一种纯正、无私的高尚情感,也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教师无私奉献,要把“爱”洒在学生的心田里,贯穿于平凡而又艰巨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师爱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正像教科文总干事马约翰先生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一爱的教育。”身为教师对每一个孩子都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地,让教师永远做爱的播撒者。那么,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非凡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瑾 《教育探索》2002,(1):85-87
一、新时期的师德内涵教师职业道德是高层次的道德,它的内容除了德育内容的一般要求外,特别强调要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终生献身教育事业,自觉做到教书育人,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诲人不倦。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对青少年一代的培养工作,才能坚定职业信念和理想,产生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又集中体现为对学生的热爱,这既是教师必备的情感品质和职业道德规范,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性。这一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既要…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教师师德观的内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师德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师德的好坏又直接取决于教师的师德观.通过对86名中小学特级教师的师德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教师的师德观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和个体差异,在"严谨治学"、"有责任心"、"积极性"、"拥有新知识、积极创新"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在"热爱学生"、"有责任心、积极性"方面存在明显的职称差异,在"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本专业方面"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而年龄、教龄和学历对教师的师德观没有显著影响.在中小学教师师德培养中,应加强对教师"严谨治学"、"公平对待学生"、"提高科研水平"等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赞可夫说 :“努力使学生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 ,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自由地呼吸’。”怎样才能呈现这一良好的局面呢 ?我认为教师要做许多工作 ,才能调动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最根本的一条是教师要热爱学生。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没有这个基础 ,师生就缺少共同语言 ,感情就不能融洽 ,教育就难有成效。教师对学生的感情要纯真 ,要深厚 ,切不可有‘烦、难、厌’的情绪 ,一定要丹心一片 ,与学生心心相印。”在教学过程中 ,我的做法是多送蜜 ,少送刺 ,尊…  相似文献   

14.
在半多世纪的教育生涯中,袁“走自己的路”,用实际行动实践自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她热爱学生,真正做到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她创新实验,使她的名字和实验小学一起成了“金字招牌”;她执着探索语教育规律,形成了“细、实、活、深、严”的独特教学风格。她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也从某种意义上影响和引领着整个中国小学语言教育界。  相似文献   

15.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即师魂。教师是否有爱心,这是成功实现爱心教育的关键因素,即必须遵循以爱育爱这一原则。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一位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更要付出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6.
教师要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胜任21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不仅要有精深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重要规范。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在师生关系上所具有的较高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7.
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爱犹如池塘之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涵盖了教师对全体学生的热爱和尊重、理解和期待,这是教师的高尚情操,是教育的灵魂,更是教育的前提。伟大的师爱足以影响学生的终生,绝不能起于心而止于口,它是潜移默化、无声无息的。运用智慧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爱,他们自然会将这种爱反馈,以形成爱的双向交流。“水激则石鸣,人激则志宏”,有了博大的爱,什么教育问题不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8.
自1979年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至今,当年的独生子女如今已成为“独一代”父母、“独一代”教师,他们与“独二代”学生构成了“三独链条”。“独一代”教师是“三独链条”的中间环节,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当“独一代”教师“遭遇”“独二代”学生,擦出了不小的火花,出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石志中 《教书育人》2000,(21):31-32
教师对学生的爱称为师爱,也称教育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教师具有良好师德的突出表现。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和倡导师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爱满天下”,对少年儿童几乎倾注了全身心的爱,他提出“对儿童要有爱”,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是教育的基础”。爱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爱岗敬业,必须通过热爱学生来体现。大量的教育实践表明,师爱有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它既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又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0.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是培养人的职业。“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是教师这一行业古今不尽的话题。干百年来,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衍生出一种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这就是热爱学生。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是的,每个老师都知道热爱学生是我们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可是扪心自问,我们真做到了吗?我们的爱让学生接受、家长赞同、社会认可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