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周恩来同志是我国最早的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我党一位较早办报,领导报刊工作的新闻活动家。一九二○年底至一九二四年六月,周恩来同志为寻求革命真理到欧洲勤工俭学。在旅欧期间,他积极宣传马列主义,领导勤工俭学工作,并从事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的总支部和旅欧中国共产党总支部的创建工作。与此同时,周恩来同志还不辞辛苦地从事新闻通讯的写作,据统计,周恩来同志旅欧期间写了五六十篇《旅欧通讯》,约有二十多万字。在天津《益世报》、《新民意报》副刊《觉邮》等有影响的报纸  相似文献   

2.
《赤光》是中共旅欧支部和旅欧共青团合办的机关刊物,由周恩来出任首任主编.在他的带领下,《赤光》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办刊之路,赢得了旅欧华人的青睐,在众多中文刊物中脱颖而出.这是周恩来从事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开端,为其党刊宣传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一生经历了民族的苦难和崛起。从五四时期起,他几乎一直处在时代漩涡的中心,并且给时代留下他个人的深深印记,这是十分罕见的。穿过历史的隧洞进行考察,我们发现周恩来的新闻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五四时期、旅欧时期、抗战时期。五四时期周恩来的新闻实践,是热血青年为救国图存的奔走呼唤。  相似文献   

4.
在领导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长期实践中,周恩来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解决中国新闻界的实际问题,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新闻观点。周恩来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早在1923年3月,以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写给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信中,他就提出要继续出版月刊《少年》。他在解释出版原因时说:  相似文献   

5.
小平同志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理论,突出体现在他长期直接从事和领导新闻工作的大量实践中,散见于他的许多作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坚定不移地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期,小平同志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就负责编辑中国共产党旅欧党支部的刊物《赤光》,他认真研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满腔热情地宣传马列主义,并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揭露帝国主义粗暴干涉中国事务的罪恶行径和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7,(9):107-108
<正>邓小平他经历中有两次参加党的报刊工作,一次是1922-1924年在法国参加中共旅欧支部的团刊《少年》和党刊《赤光》的编辑出版工作。一次是1933年8月至1935年1月主编中国工农红军的机关报《红星报》。1922年,邓小平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起参与旅欧中国少共中央委员会机关刊物《少年》的编务工作。1924年2月中共旅欧组织和旅欧共青团的机关刊物《赤光》创办后,他继续负责刊物的编务工作。1924年周恩来回国后,邓小平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的第二篇《两年来宣传工作的回顾》是1926年毛泽东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宣传报告》的一部分。联系现实的新闻工作实践,反复阅读这篇文章,笔者认为重视重要事件的宣传报道,应该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新闻实践 邓小平的一生,与报纸可以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以他与新闻的关系,他的一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身体力行从事新闻实践(遵义会议之前),第二阶段是直接领导新闻工作(遵义会议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第三阶段是在更高的层次上驾驭新闻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邓小平早期参加革命活动就与办报结缘。1922年夏季,年仅18岁的邓小平(当时名邓希贤)在法国加入“旅欧少年共产党”,由于他才思敏捷、责任心强,加之文字严谨,书写工整高效、精力充沛,少共组织分配他负责机关报刊《少年》的刻版和油…  相似文献   

9.
取小平同志的革命生涯像毛泽东同志等许多革命领袖一样,也是从创办革命报刊、宣传革命思想开始的。他对新闻工作十分重视,十分关心,有其独特视角,他的新闻主张也有其独创性。邓小平编辑《少年》和《赤光》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邓小平就在周恩来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中共旅欧支部和共产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少年》的编辑、出版工作。《少年》采用轮流编辑的方法,共出版了13期。  相似文献   

10.
张志新 《今传媒》2006,(1):16-18
2006年1月8日,是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周恩来同志逝世30周年纪念日。缅怀他光辉的一生,特别是他从事新闻工作和领导新闻工作的伟大实践,至今我们深深感受到,周恩来的新闻思想与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的新闻思想一样,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印记,学习、领会和实践周恩来的新闻思想,对于做好当前的新闻工作很有现实意义。报刊是进行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生于1898年的周恩来,早在沈阳东关模范小学上学的时候,就养成了阅读书报的良好习惯,当时的《盛京日报》、《民报》、《苏报》、《新民丛报》就是他常常…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析周恩来同志1921-1922年写的“旅欧通信”中的某些篇章,我从图书馆借来一些书,主要目的是想弄清通信的写作背景。这些书包括:《周恩来早期集》(上下卷)、《周恩来自述》、《周恩来经历记述》、《周恩来思想与实践》、《周恩来研究述评》、《周恩来年谱》、《张申府访谈录》等。不看则已,一看倒发现一个新天地:周恩来早期的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内容相当丰富,相当有特色,大大超出了我原来在这方面的浅薄知识,于是产生了写作章的冲动。最初,我把章定位在单纯介绍周恩来早期有哪些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上。在写作过程中,我又阅读了一些同志写的研究周恩来新闻实践的章,使我发现我要写的章,仅仅定位在“单纯介绍”这一点上,已经不够了,是在炒冷饭了。那么写什么好呢?苦苦思索,夜不能寐。终于有一天,豁然开朗,发现已有的研究章虽然下了很大功夫,但在挖掘材料方面还大有余地,在评价方面还远不能说已到了山穷水尽把话说完的地步。对周恩来早期的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来一番再梳理、再认识,不是很有必要吗?于是,这就有了本现在的样子。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缅怀周恩来总理光辉的一生,特别是他从事新闻工作和领导新闻工作的伟大实践,使我们今天的新闻工作者深深地感受到,周恩来的新闻思想与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的新闻思想一样,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印记的新闻工作指南,学习、领会和实践周恩来的新闻思想,对于我们搞好当前的新闻工作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闻的定义,一直是新闻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我们鞍山报业集团所属的《千山晚报》根据自己的实践工作,将新闻定义为“对新近发生的、对读者有用的事件的报道”。那么,在这里,我所提到的社会新闻,我将其概括为除时政、经济、资讯和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月8日,是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30周年纪念日.缅怀周恩来总理光辉的一生,特别是他从事新闻工作和领导新闻工作的伟大实践,使我们今天的新闻工作者深深地感受到,周恩来的新闻思想与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的新闻思想一样,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印记的新闻工作指南,学习、领会和实践周恩来的新闻思想,对于我们搞好当前的新闻工作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陆恂 《军事记者》2003,(6):46-46
梁必业同志任总政副主任期间,对宣传新闻工作是很关心的。我记得在总政宣传部工作时,有一次和周岩、麻振铎同志到广州军区了解宣传新闻工作情况,梁副主任正在广州视察工作。1981年11月27日,我们去看望他,向他汇报了军区宣传新闻工作改革的情况,他听了很高兴,同我们谈了如何加强宣传新闻工作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是新闻实践经验最丰富的党的领导人之一,他在青少年时代的丰富新闻实践活动,为当代传媒学子树立了敬业乐群、无私奉献、立鸿鹄之志、敢于担负历史重任的标杆。学习、领会和践行周恩来新闻思想,对于提升新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办好新闻学专业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闻报道工作曾一度落后的武警交通二总队八支队、如今已跨进了指挥部、总队先进行列。知情人都说,这军功章里有“新闻主任”的一半。 “新闻主任”指的是交通八支队政治处主任李峡,他主抓政治教育、干部管理等工作。李峡上任伊始,就立下誓言,决心摘掉新闻报道工作落后的帽子。任职以来,他把采写新闻稿件当做自己的第二职业,尽管工作很忙,但工作之余,他坚持白天采访、搜集新闻线索,夜晚伏案“爬格子”,常常通宵达旦,且乐此不疲。为提高新闻写作水平,他坚持自费订阅了《军事记者》、《新闻爱好者》等报纸杂志,边学习边实践,同时,积极向支队、总队、指挥部新闻干事请教学习,主动向报  相似文献   

18.
边江 《新闻春秋》2022,(4):20-26
西安事变发生前,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中做了大量统战工作。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派周恩来前往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主持大计,成立了由周恩来和张学良的秘书长吴家象、杨虎城的秘书长南汉宸参加的联合办公厅,下设宣传委员会、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等,掌握了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红色中华》报加强了西安事变报道,红色中华通讯社建立了红中社西安分社,及时宣传我党主张。充分发挥西救会“新闻发言人”作用,及时发布新闻引导舆论。中共还掌控了《解放日报》《西北文化日报》《西京民报》《工商日报》等重点报刊和广播电台,及时做好报道,并以多种形式发动群众,广泛深入地开展舆论.宣传工作。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自始至终密切关注并指导和谈,周恩来是和谈及新闻舆论工作的前线总指挥。中共打好新闻舆论工作组合拳,积极有效地开展新闻舆论工作,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作出了贡献。在党史教育中回顾总结这段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的日子,为缅怀周总理对我国新闻工作的指导和关怀,发扬他的新闻思想、理念,"周恩来与新闻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方汉奇、中国记协党组副书记赵晨妤、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德、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邵华泽和校领导及新闻业界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言。  相似文献   

20.
社会新闻的采访与写作,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但在当今,以凑者需求为第一要务的新闻市场化运作条件下,如何采写不失新闻本质的社会新闻,则应当引起新闻采编人员的重新认识。日前,《江城晚报》的一些同仁,正在用自己的实际工作演绎着这个话题。《江城晚报》的一些成熟的稿件,也已经在诠释着这个话题,笔者仅就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和对晚报丰十会新闻的一些体会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