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娲角之争讲故事:有个国家住在蜗牛的左角上,名字叫触氏;有个国家住在蜗牛的右角上,被叫做蛮氏。一次它们相互为争夺土地而浴血奋战,倒下的尸体成千上万,胜利者追赶打败的一方,花去整整十五天才撤兵回国。原文: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相似文献   

2.
“环境进入伦理”必然涉及环境伦理学史的基本论争,即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之争。作为两种相互对立的道德哲学方案,其论争是从根本上处理哲学问题和文明问题的尝试。它作为“环境进入伦理”的基本问题之争,实际上指向了文明之演进、哲学之转变、实践哲学与哲学实践之突破、人之类型的转变以及建立在生态基础上的实践方式之确立。从这一意义上看,  相似文献   

3.
陆子书巢     
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客有问曰:“鹊巢于木,巢之远人者;燕巢于梁,巢之袭人者。凤之巢,人瑞之;枭之巢,人覆之。雀不能巢,或夺燕巢,巢之暴者也;鸠不能巢,伺鹊育雏而去,则居其巢,巢之拙者也。上古有有巢氏,是为未有宫室之巢。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前世大山穷谷中,有学道之士,栖木若巢,是为隐居之巢;近时饮家者流,或登木杪①,酣醉叫呼,则又为狂士之巢。今子幸有屋以居,牖户墙垣,犹之比屋也,而谓之巢,何邪?” 陆子曰:“子之辞辩矣,顾未入吾室。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  相似文献   

4.
高考与素质教育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永恒的主题.文明社会的发展总是与教育伟业息息相关,"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领域,有两大热门话题一直倍受社会关注,即:高考、素质教育.高考--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为目的的教育.也许是高考一头系于教育,千秋功业,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攸关;素质教育,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宏伟奠基工程,始终绽放出灿烂的奇光异彩.然而,高考,为之歌颂者有之,为之诟病者亦有之;素质教育,为之呕心沥血者有之,为之敷衍塞责者亦有之;更有甚者,把高考、素质教育视为水火不相容者亦有之.  相似文献   

5.
"两种文化"之争是人类文化逐渐分化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一种历史结果。其中,古代知识的分化是"两种文化"之争的缘由,近代科学主义的兴起则促使了"两种文化"之争的形成,而当代环境问题的出现则使"两种文化"之争消融于新的文明形态建构之中。  相似文献   

6.
普通学校目的,在养成健全之人格,与其生存发展于社会之能力。此为全教育系统之精神,大学校之目的,固亦不外乎是。然大学校之所以异于普通学校而为全国最高之学府者,则因于普通目的以外,尚有特别之目的在,固不仅其程度有等差而已。特别之目的维何?曰研究高深之学理,发挥本国之文明,以贡献于世界之文明是焉。是以施普通教育之学校,其所授之智识,为人类生活上社会上日用所必具之智识;所训练之能力,为人类生活上社会上日用所必具之能力,如是而已。而大学校之所授者,则不仅人类生活上社会上日用所必具之智识能力,而为一切现象之法则,所谓科学者是…  相似文献   

7.
法国大革命的整个过程都贯穿着党派之争,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之间的斗争则是其中最惊心动魄而又极为惨烈的。正是因为如此,史学界对此的评论相当多。以地域界限分析者有之;以心理素质分析者有之;以年龄差异分析者有之;以阶级斗争分析者有之……。本文将以“阶层”的角度作进一步的论述。所谓阶层,是指在一个阶段大范畴内,由于财产收入、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呈现出不同层次的利益集团(group)。这些不同层次的利益集团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和矛盾,但是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并不以暴力出现,而是表现为一种“模仿”  相似文献   

8.
中国之农人,占人口数四之三,试乘滬宁车自上海至南京,自玻窗左右望但见绿树环村,禾麦满野,无非农村也.推之其他铁道两旁所见无非农村也.故中国者农村之积也,既积村而成国。则调查农村经济.即研究国民经济之关键.惟调查农村经济,其事甚难;欲尽中国之农村而调查之,比较之,此决非一手一足之烈,惟有望政府实行之耳.作者前曾以个人名义委托昆山各乡村小学校从事社会状况之调查,以所获甚少,久未发表.兹特就所得材料,略加整理,取其有关农村经济者,分项述之;所谓『慰情聊胜无』,阅者幸勿笑其简陋也.  相似文献   

9.
大学一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 ,溯其源流 ,实自西洋移植而来 ,顾制度为一事 ,而精神又为一事。就制度言 ,中国教育史中固不见有形式相似之组织 ;就精神言 ,则文明人类之经验大致相同 ,而事有可通者。文明人类之生活要不外两大方面 ,曰己 ,曰群 ,或曰个人 ,曰社会。而教育之最大的目的 ,要不外使群中之己与众己所构成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 ,且进以相位相育 ,相方相苞 ;则此地无中外 ,时无古今 ,无往而不可通者也。西洋之大学教育已有八九百年之历史 ,其目的虽鲜有明白揭橥之者 ,然试一探究 ,则知其本源所在 ,实为希腊之人生哲学 ,而希腊人生哲学之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关于高考改革的研究和讨论甚多,主要集中在考试环节的"统分之争"与录取环节的"刚柔之辨"方面。所谓"统"者,即强调应坚持统一考试;所谓"分"者,即主张分区、分省或分校考试。所谓"刚"者,即强调录取中要有硬性指标;所谓"柔"者,即强调录取中要有适度弹性。诚然,上述各论站  相似文献   

11.
在魏晋南北朝骈文史上,有一位见重于当时、埋没于后世的骈文大家,这就是任昉。据《南史·任昉传》载“时人云‘任笔沈诗’”来看,任昉当时在文坛的地位和一代宗匠沈约相埒。只是任昉所专擅的是所谓“笔”。南北朝的文笔之分,颇为繁剧。其大要则无非两种情况。一般的看法是无韵之文为“文”,有韵之文为“笔”。《文心雕龙·总术》云:“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文和笔是指两类不同的文体。梁元帝萧绎在《金楼子·立言》中有一段文字,在区分文笔时超越了是否用韵这个外在形式的标准,接触到了作品审美特性的辨别:  相似文献   

12.
建设生态文明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二者有着深刻而全面的内在联系,主要在于:建设生态文明是统筹兼顾之科学方法的特定实践,可见与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相匹配;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而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适应;建设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之理念的现实展开,显然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相一致。换言之,建设生态文明在方法论、实践目标和核心理念诸方面都与践行科学发展观高度地契合,故而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三个境界     
在教《庖丁解牛》一文时,有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做为寓言是可以的,若真的这样,实在难以理解。”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文化急剧变化,表层上形成了两种矛盾,一是"中西之争",二是"古今之争",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这两种关系的视野来讨论中国近代文化问题。不过,最近清华大学教授秦晖在"中西之争"中提出了"文化之别"与"制度之别"的不同选择论点,指认近代文化发展的实质是"制度之别"的选择问题,这是很有见地的。但是,现实上,"制度之别"的选择并不是撇开了"文化之别"单纯地发生的。实际上,"制度之别"的选择蕴含于"文化之别"的选择之中并形成了"西化"与"近代化"的关系,它是近代中国文化矛盾的核心。但人们因局限于"中西之争",从而辨不出"西化"与"近代化"的关系及其与"中西之争"、"古今之争"的区别,进而也辨不清"西化"与"近代化"的这一关系作为问题的存在,并在实际的论述上往往把"近代化"归结于"西化"去理解,出现理论盲点。诚然,近代文化发展存在着"中西之争"、"古今之争"的不同层面,但二者综合而形成的矛盾是"西化"与"近代化"的关系问题。而基于这一视野对近代文化问题进行科学认识,不是把"现代化"归结于"西化"去理解,只能是相反,这样才能正确辨清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问题和实质。  相似文献   

15.
普通学校目的,在养成健全之人格,与其生存发展于社会之能力;此为全教育系统之精神,大学校之目的,固亦不外乎是。然大学校之所以异于普通学校而为全国最高之学府者,则因于普通目的以外.尚有特别之目的在。固不仅其程度有等差而已,特别之目的维何?曰研究高深之学理,发挥本国之文明,以贡献于世界之文明是焉。  相似文献   

16.
古文今解     
[古文] 孟子日:"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相似文献   

17.
很高兴有机会能与你讨论语文教材问题。新版高中语文教材问世之初 ,可说毁誉参半。誉之者评价其意义“不下于加入世贸” ,毁之者指责其后果近于“误尽苍生”。都不免过甚其辞。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嘛。现在新教材已经试用了两个学年 ,有了一段时间 ,回过头来看问题 ,可能比较客观冷静。你以为如何 ?教材建设兹事体大 ,可以各见仁智 ,当然应该实事求是 ,不能危言耸听。叶老“教材无非是例子”这一论断深为大家服膺 ,也应具体分析。这句话的意思如果是说教材的价值是“发凡起例” ,学习目的不在死记硬背 ,生搬硬套 ,而在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18.
乾隆与书     
靠武力创业,赖专制继统的中国封建帝王中,固然不乏不学无术的莽夫和文盲,但爱好儒雅,乃至故作斯文者,也颇有一些。而作为文明结晶的书籍,历来是经纶睿智的源泉,也是风流儒雅的点缀。于是,在中国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便演出了一幕又一幕皇帝与书的故事。爱书如命者有之,恨书入骨者亦有之;广搜遗逸,积极刊布者有之,随意删之、改之、禁之、焚之者亦有之。有喜剧,亦有悲剧;有正剧,亦有闹剧。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谜语?《辞海》这样解释:"用锻炼智力的、游戏性的简练语句,分为谜底与谜面,出谜者说出谜面、猜谜者猜出谜底。诞生于中国文明社会初期。既有民间文学作品,也有文人之  相似文献   

20.
中国思想史的经验表明,对于来自域外的文明,中国并不惮于接纳。只是不论何种文明,都必须完成中国化的改造,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各种形形色色的思想无不如此。完成中国化,就可以落地生根;拒斥中国化,只能是过眼云烟。最成功的案例,当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艾思奇与叶青之争,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长河中一个极小的浪花,但却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是中国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原点,其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