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此必须实施包括德、智、体、美、劳在内的综合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保证。由此可见,体育和教育本身就是一体的。当前,体育与教育出现了明显的脱节现象,“体教结合”问题应运而生,但仅从体育与教育的逻辑关系看“体教结合”本身是不符合逻辑的。如何在大教育内涵下有效整合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资源成了当前的热点问题,“体教融合”应该是一条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有效途径。“体教融合”理念的逐步形成与实施,将会为江苏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竞技体育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自新时代体教融合提出以来,学界已围绕其开展了诸多研究。本研究以“2W1H”知识框架为脉络,对现有的体教融合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归纳,并提出相应展望。研究表明:在“何为”层面,既有研究多从体教融合的概念、内涵和价值等维度对进行系统概述;在“为何”层面,体教融合的创设体现出国家、体育和青少年个体三者全面统一的生成逻辑;在“如何”层面,学界则较多关注其实施的影响因素与具体策略。未来可从强化体教融合基本认知的系统性,探索体教融合生成逻辑的多维性和提升体教融合推进策略的实践性三个维度方面进行学术调整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以深化体教融合政策颁布为契机,运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地梳理了过往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实践发展的现实困境,同时总结了新时代信息技术、全球化、顶层设计等方面新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旨在为促进学校体育实践发展、提高学生体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研究表明,目前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存在运动风险法治管理机制缺失、实践发展得不到保障;课程设置零碎化、重复化,“育人逻辑”彰显不足;教师队伍建设有待优化,“育人能力”有待加强;校园竞赛体系不完善、校园体育文化内涵缺失等现实困境。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解决学校体育实践发展问题,顶层设计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民众“体育无用论”观念的逐步转变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了内驱力;信息技术变革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学校体育面向未来发展应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育人逻辑与甄别逻辑的对立统一和本土实践与国际经验的深度接轨的应然逻辑。  相似文献   

4.
在"健康第一"理念的引领下,体教融合旨在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记录会议发言,对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主办的"体教融合:理念·方法·路径"学术研讨会的会议成果进行了述评。研究认为,体教融合可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协调稳步发展。通过正确认识体教融合的全面性、整体性、协同性、特色性和战略性,可以实现对体教融合理念的深层释析与解读。通过从方法学的层面推动体教融合顶层设计的落地化支持,加快体教融合与健康促进之间的协同进程,保障体教融合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对接条件,提升体教融合与育人效应之间的关联水平,优化体教融合与科学方法之间的支持环境,把握体教融合与政策治理之间的现实机遇,将有助于优化体教融合实践路向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5.
体教融合是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体育事业改革的任务。按照"政策分析呈现现实景况、国际镜鉴提供参考经验、中国方案谋划未来蓝图"的逻辑,研究认为实现青少年健康发展是实施《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政策目标,要从学校体育、各级各类体校、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和社会体育组织四类主体,以消解政策壁垒、实现目标融合来承担时代使命。作为我国体教融合镜鉴,英国与我国体育和教育职能部门划分较为相似,且以政府、社会和市场协同实施的《体育、学校体育和俱乐部联合战略》,启示我国体教融合政策执行。从体教融合组织治理、活动开展、赛事运行、人力资源和保障举措五个方面,提出以共促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多元化组织,激发青少年广泛参与的多样化活动,兼顾普及与提高目标的多层级赛事,培育高素质服务能力的复合型师资,整合政府、社会、市场多领域资源为一体化体系,形成体教融合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
“体教融合”现已成为当下全民关注的热点,随着体教融合的第一炮的打响,“怎么融合”、“如何融合”、“融合的效果怎么样”这些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这也是我们体育人应该更为重视的问题。因此,本文引用课例研修的方法对加强体教融合的作用进行探究。基于此,本文以文献梳理为研究起点,以逻辑分析法为主线,探讨了课例研修对学校体育的促进效应,并进一步阐述了课例研修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推动意义以及对体教融合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体教融合”概念的提出,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和学校体育工作问题解决的必经之路,也是对教育和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优化改善。本文从教育理念本质出发,结合文献资料,浅谈“体教融合”现有成果与不足之处,进而深入推进体教融合,提出有效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8.
将体教融合制度置于演进的历史脉络中加以审视,既是发展和完善制度的题中之义与必经之路,也是体教融合理论研究的基础与根基。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结构·历史·行动”经典分析范式,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逻辑层阐释新中国成立以来体教融合制度的变迁逻辑,提出制度发展的实践进路。研究认为,体教融合制度遵循三重复合式演进逻辑,其变迁不仅深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制度环境场域变迁所带来的结构性影响,还受长时间的“路径依赖”以及短时间内关键节点等时间要素影响。长期体教分离模式下的资源分化、利益固化、思维僵化的历史惯习是体教融合“知易行难”的核心原因。体教融合制度演进历程中涌现出三个关键节点,其有效地推动了制度的变迁。同时,微观层面运动员与政府、学生与学校以及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等主体间的行为博弈也深刻形塑了制度变迁的方向。提出体教融合制度的实践进路:顺应时代发展,增强与宏观制度环境耦合程度;重视关键节点,把握好制度变革的有利时机;突破路径依赖,与时俱进大胆变革求新;规范相关主体行为,创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价值共创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发展好学校体育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亦是体育强国高质量建设重要保障。在新时代体教融合的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以赛促学”的思想理念下出发,旨在推动中学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研究发现:中学体育发展存在“以赛促学”的教师观念未建立、“以赛促学”的教学方法未落实、“以赛促学”的竞赛体系未完善等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强化体育教师职能,增强学生竞技意识;创新竞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多元兴趣;完善赛事组织体系,统一学校竞赛标准等针对性建议。希冀为中学体育的高质量发展与体教融合的深入推进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共词、多元统计和战略坐标度等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对2000-2021年5月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中有关“体教融合”主题的论文进行研究。发现有关“体教融合”的研究在我国已有一段历史,政策因素是促进“体教融合”研究的主要动力。体教融合、后备人才、青少年体育、学校体育、体教结合和竞技体育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但关键词之间的整体密度较低,处于研究的初期阶段。当前,体教融合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运动员学训矛盾、体育后备人才现状与模式、新时代学生体质健康与国外业余训练模式、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青少年健康发展研究、学校体育改革5大类,且之间具有强联系性。其中,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青少年健康发展研究是关注重点,学校体育工作改革是关注热点,具有持续关注的趋势。学者在对“体教融合”相关研究的系统性、实证性和机制性等方面,仍需加大研究,以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体教融合”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1.
体教融合作为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理念,关乎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运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与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布迪厄场域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体教融合进程当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准确识别与分析,发现体教融合的制约因素主要有相关部门职能定位模糊、管理层面欠缺网格化调节、主体利益机制大不相同,而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主要是认知惯习的差异性、资本调和的有限性、场域结构的松散性。  相似文献   

12.
刘翔  马晓芳 《体育科技》2023,(6):144-146
体育教育承载着教育不可或缺的精神塑造,品格培养的功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融合到普通教育体系的“体教融合”理念促进了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但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如何充分利用“体教融合”进行发展却并未得到有效落实,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体育教育受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教学手段跟不上时代需求,场地设施条件局限等外因;学生学习兴趣淡薄,教师教学“新”能力有欠缺,政策支持不聚焦等内因。为此对高职体育教学研究提出建议:优化顶层设计,落实五育并举;完善统筹管理,协同政策保障;匹配职业需求,制定体教方案;培育品牌项目,树立特色品牌。以期充分发挥“体教融合”的优势,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创新是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必要环节和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深化体教融合是对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回应和实践探索。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例证法,在分析体教融合协同的核心学理要义、引入协同理论的应然要求和理论预期基础上搭建其理论框架,透视育人目标一致性、正式规范、权利共享和公民体育意识等堵点,提出培育协同社会资本、完善协同治理法规制度、规范责权体系、构建体教融合协同治理运行网络的实施路径,为体教融合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体教结合是体教融合战略的前身,系统回溯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发展的连续各阶段研究,可为进一步深化体育教育回归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对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中1991—2022年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主题呈波浪式增长,峰值出现于2020年;受省部级及以上项目资助最多;载文数量最多的期刊为体育文化导刊;学科视角主要为教育学,文献资料法频次位列第一;核心代表学者为柳鸣毅、刘波和虞重干等人;热点关键词前三为体教结合、体教融合和竞技体育;主题演化包括学理概念、缘起发展、转变融合、政策研究和国际镜鉴等内容。结论 未来应保持对主题的关注度,立足现实国情,积极汲取国际体教融合育人机制和教学理论等方面的经验,加强多元学科交互与实证范式研究,建立融合为导向的学术合作共同体,拓宽我国顶层融合研究的理论边界和深挖我国基层融合实践的微观路径等。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由“体育大国”转为“体育强国”,各大高校作为贯彻落实总体战略、实践体育教育改革的主要阵地,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要在立足于当前高校教育实际的基础之上,深刻理解体教融合内涵与目标,不断探索体教融合“一体化”的实践路向,解决体教融合实践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普通高校在体教融合“一体化”实践路径的过程中,要从体教融点出发理顺培育体系和运行机制,做好资源建设与项目多元化建设,将体育强国战略贯穿体教融合举措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体育志愿服务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工程之一,也是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分支内容。以“体教融合走基层”体育支教志愿服务行动为案例,研究发现:第一,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等战略,成为开展体育支教志愿服务行动的驱动因素。第二,“体教融合走基层”体育支教志愿服务行动形成了以行动项目为驱动、行动组织为主体、行动内容为内核的实践逻辑,在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行动效果,表达了国家促进乡村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善良意愿,既彰显了国家补齐乡村体育资源短板的善治能力,也实现了国家善治的目标。“体教融合走基层”体育支教志愿服务计划由行动项目、行动组织、行动内容、行动效果和行动结果而构成的基本逻辑,为国家及基层体育治理提供了基础性理论支持。第三,“体教融合走基层”体育支教志愿服务行动是通过建立国家动员机制、国家组织机制、国家改造机制及国家发展机制等,从而实现了更高的跨部门行政效率、更低的体育专业资源调配成本、更好的国家和地方多级互动服务,及更多组织机构管理者协同服务乡村青少年体育教育事业的目标,为探索中国特色体育志愿服务行动机制等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深化体教融合是以贯彻“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立足于新时代体育事业转型发展要求,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推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在分析我国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发展理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发展瓶颈,在树立体教协同育人、多元开放融合的现代化治理理念基础上,研究建议从目标、资源、措施的一体化融合上改革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动力、困境和实施路径等问题进行研究。对体育与教育的渊源、体教融合发展的制度与理论基础、体教融合新内涵等问题进行梳理发现,1987—2020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体教融合发展提供了制度根柢,新时代为体教融合在价值、功能及目的等方面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从政策、发展、需求三个方面分析新时代体教融合发展的动力因素。研究发现,体教融合面临以下困境:1)多元主体共治体系尚未建立,融合理念认识模糊,发展领域有限;2)教育功利化,恶化了体教融合改革与发展的社会环境;3)体教融合部门思维尚未破除,缺乏统筹部署,融合活力有待激发。针对以上问题,并结合体教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部门或产业互融互通、边界模糊的特点,提出构建以自生为基础、以共生为常态、以再生为愿景的体教融合发展的生态系统,依循自生—共生—再生的进阶逻辑,提出打造体教融合共享平台和再生体系,拓展体教融合发展领域;变革评价体系,通过加强宣传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营造体教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破除部门思维,强化统筹部署,激发体教融合活力,释放体教融合乘积效应等实施路径。在这一过程中,需给予...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体教融合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立足加强学校体育,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深远意义。以中央深改委关于体教融合重要论述为依据,梳理传统体教融合演进脉络,从政策支撑和现实需求释读新时代体教融合内涵,对比新旧体教融合概念差异,研判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形势,总结现实困境并提出未来发展战略取向。认为新旧体教融合在概念内涵、培养主体、培养目标、关注对象和工作内容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面临协同共治的社会环境、多元共识的体育功能和矛盾重重的培养现实;存在环境失真、制度失灵、机制失衡和模式失新的现实困境;未来发展应注重深化思想融合,营造发展环境;促进目标融合,破除制度壁垒;推动资源融合,畅通培养机制;加快措施融合,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体教融合是新时代体育强国的重大命题,为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青少年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中最基础、最具有战略性的工作,国家提出体教融合新理念来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则成为必然。采取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从体教融合的重大意义、概念、目标价值、发展方向来剖析体教融合这一新时代议题。研究认为:体教融合是新时代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大诉求,是解决青少年体育短板的重要举措。体教融合的概念突破了二元对立,不是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简单融合,而是从青少年成长的视角来回应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以及社会相关部门的不同诉求。新时代体教融合价值在于实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体教融合需形成中国特色,需借鉴国外的经验,需通过顶层设计使政策落地。我国体育学界需对体教融合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吸纳世界体育强国对体教融合的相关研究,在形成中国特色体教融合理论的同时,推动体教融合在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中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